要知道如今的御驾亲征,可是李元庆和朝中各个势力的交换换过来的。
如今一点功绩好处都没拿到,就灰溜溜地返回去,恐怕会被群臣耻笑。
于是李元庆斩钉截铁地说道:“李将军无须多言!在战场上,朕绝不会后退半步!”
刚说完这话,李元庆突然发现有一条青蛇爬到他的鞋面上,把他吓得哑然失色,当即便后退了三步。
李顺见状一脚将青蛇踢开:“陛下!青蛇已被除掉......”
李元庆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李,李将军,刚才朕就只是一个比喻。
不过你就不要再劝朕了,既然来到了战场上,朕自然是清楚的,战场上马革裹尸便是家常便饭。
但是朕绝不会因此退缩,朕要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一同打下这片土地!”
李元庆说的很坚决。
李顺听到这话,便知道自己的劝说肯定是没用的,只好依着皇帝。
不过他倒是悄无声息地把自己身边几个说得过去的侍卫又调给了陛下,以报其万无一失。
过了一会儿,李顺下令整兵出发。
不过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他更加关注周边的形势,还特意将探子放了出去。
但是令他惊异的是,探子才放出去没多久。
东北方向竟然又扬起了一片黄土。
又是敌袭!
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侧翼兵马做的很好,很快就将敌人消灭。
只是李顺觉得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寻常。
他甚至担心起了已经安营扎寨的前军。
前军的任务其中一条便是清扫沿途的敌军。
可是这会儿已经来了两拨敌军,数量相加起来甚至已经过千。
这么多的并且有建制的敌人绝不会是漏网之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前军的任务并没有做好!
可是李顺清楚,他的士兵不是酒囊饭袋,如果任务没有完成的话,而且前军还已经顺利地安营扎寨,这就说明或许是敌人故意放走前军,以此来达到他们的战略目标。
......
细细品来,李顺越想越心惊,他已经猜出了敌人的战略意图。
那就是引君入瓮,吃掉他所有的兵马!
想要做到这一点,仅凭兰城那些乌合之众是不可能的。
这么说北魏的援兵早就在四周埋伏起来了?
可是锦州地界的特点便是山少树少,几乎可以一览无余。
这茫茫的大地上并没有敌军啊!
所以他们躲到哪了?
难道说这些只是我的疑神疑鬼?北魏根本就没有派来太多援兵?
李顺想不清楚,他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
虽然丁苟旦是皇帝亲封的先锋官,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指挥前军。
所有军队的整体部署还是掌握在李顺手里,此时率领前军的是新军中的一个年轻将领——周海。
周海也是赵湛培养出来的。
李顺相信他的能力,所以这一次便让他指挥前军。
他依照指示,一路上既急行军,又小心谨慎地查探四周,力图为后面的军队清扫干净障碍。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路上直到他在兰城前十里处安营扎寨,也没有遇到丝毫抵抗。
当然他也把探子放出去搜查了一番,结果就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以他这才安心地在兰城前安营。
等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他就开始等待李顺大军的到来。
原本李顺就把进攻计划告知了他,只是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导致李顺的计划搁浅。
只不过此时周海还不清楚这件事,他看着时辰,估摸着时间也快到了。
可就是没看到丝毫大军的影子。
他担心李顺那边出事,于是便派了几个探子返回去看看情况。
两拨探子终于对接上了。
得知缘由后,周海这才放心不已。
就在这时,前方探子又来报。
说是兰城派出数千兵马正在朝大营杀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周海先是一愣,他下意识地问道:“消息没错?”
前军好歹还有几万人马。而且还已经安营扎寨。
虽然天气不好,但终归只是有几片乌云罢了。
所以他搞不明白兰城杀过来的那几千兵马到底想做什么?
完全达不到偷袭的效果啊!
难不成就只是来送死的?
周海冷言说道:“既然他们找死,那咱们也不能太小气,就遂了他们的愿吧!
杀!一个不留!”
周海也是个杀伐果断之人,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杀人,并且还要求不要俘虏,不接受投降。
只要是敌人全都杀掉!
果然如周海所料,那数千兰城兵马在大安精锐面前就像是土鸡瓦狗,双方一接触,他们就被打的人仰马翻。
根本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机制,单纯地就像个无头苍蝇。
只知道扯着脖子乱吼,提着武器驾着马往拒马架和长枪上撞。
很快数千人死的零零散散,剩下的人想逃,但是后路早就被周海安排的兵马堵上。
虽然兰城距离营寨只有十里远。
可是却丝毫不见兰城中有任何一支援军冲出来。
兰城大门紧闭,无视了刚才那群士兵的哀嚎。
“噼里啪啦!”
突然天空中劈下一声惊雷。
瞬间倾盆大雨洒落在地。
大雨将士兵们身上的血迹冲刷干净,
雨水混合着血水,将土地浇的泥泞不堪。
周海下令鸣金收兵,大安士兵有序退入营寨中。
此时周海担忧地看向南边,李顺大军还没有出现!
李顺望着大雨,愁闷不已。
而士兵们也叫苦不迭。
雨水浸湿了衣裳,实在是太难受了。
伍公公担忧地看着李元庆,在一旁劝道:“陛下,奴才早就为您准备好了马车,现在下着大雨,打湿了可是要生病的。
陛下就赶快进马车里躲躲雨吧。”
李元庆闻言眉头一皱:“朕来此便是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的,如今将士们都要忍受着风吹雨打,朕怎么弃他们不顾,独自躲进马车里呢!”
说完便不再搭理伍公公。
李元庆大声呼喊着:“将士们!朕和你们在一起!”
周围的士兵听到这番话,心中一阵亢奋!
皇帝的亲兵们非常会来事,帮着李元庆大声呼喊:“弟兄们!陛下和我们同甘共苦,一起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