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西蜀霸王 > 第17章 诸葛亮是累死的

第17章 诸葛亮是累死的(1 / 1)

南安郡府衙大堂。

刘谌召集了近三十个人,来见诸葛瞻和姜维。

这是刘谌能团结到的人了,其他蜀汉旧臣,比如巴东太守罗宪,都遵刘禅旨意归降魏国了!

刘谌穿黑色玄鸟图案的王袍,腰挎汉天子锏,彰显出汉帝的威严。

“各位爱卿!今国家残破动荡之际,大将军姜维突破重围,历经艰难返回朝廷,孤深感欣慰。”

“各位爱卿!汉帝国正是有了你们的辅佐,才能支撑到现在。以后更是有你们的努力,才能匡扶汉室,重现强汉荣耀!”

“各位爱卿!国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是因为我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斗潜力也不够。后期人才匮乏,再加上我父皇腐败无能,灭亡是必然的。”

“国家破败,谁之过错?各位爱卿不要再自责了,做臣子的有臣子的责任,为君王者有君王的责任。”

府衙大堂里鸦雀无声。

姜维、诸葛瞻和霍戈深居高位,能听出来刘谌在承揽国家破灭的主要责任。

战争失败了,总要有一个人出来背锅!

刘谌勇敢的站了出来。

“各位爱卿,诸葛丞相和姜维几十年的北伐,确实使得国家耗损巨大,大家都看在眼里,但这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魏国比我们强大太多了!去年,姜维得到消息,钟会大军压境,上表我父皇调遣将领来驻守险要,但是黄皓却说敌人不会来。

我父皇没有做防守,直到魏军攻入汉中才去救援,但这个时候已经于事无补,我父皇决定投降。邓艾于是率军进入成都,汉帝国灭亡。

什么原因?魏国为什么就敢打我们?

首先是宦官黄皓长期掌权,排挤大将军姜维,混乱朝纲!这一点我是亲眼目睹!

算了!我把国家破灭归罪于一个太监也不对!自汉灵帝起,宦官专权祸乱朝政,君王就无法摆脱宦官干预国家大事!

我在今日下诏!汉帝国不在任用宦官!

我效仿霸王项羽,不要太监服侍!我有昭妃一个皇后就行了!”

大厅里的官员听得目瞪口呆!三宫六院那是皇帝的特权!

皇帝是真龙天子!如果没有子嗣传承血脉,国家又该怎么办?

论官职就是姜维最高!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姜维已经六十多岁了!养儿防老的道理都懂,国家也是一样!

一个皇帝没有继承人,做臣子的都不知道向谁效忠!

姜维打断刘谌的话说:“大王,百善孝为先,你要为先帝考虑……”

刘谌急忙说:“我意已决,大将军无需多言。你看我父皇,我们家七个儿子有什么用?国家还不是破灭了?”

“各位爱卿,还是来谈国事。我父皇刘被黄皓弄的昏庸,自己没有治国经验,慢慢开始只想享乐。

大家想想,我国土地很小,不管人民多富有,钱粮也超不过曹魏和孙吴。

我国缺少将领,五虎大将离世之后,渐渐可用的将领很少。

还有根本原因是国力差距,早晚要败。我们除了钱多之外,城池太少,远远比不上汉武帝时期的国力。

我国连年征战人口减少,国家发展不起来,就成都一个大城,其他城池都比较小。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就是弱,人也少。人口是个至关重要的物资。多数人口都还在中原地区。魏国以逸待劳国力蒸蒸日上,结局肯定是被他们打败了。

朝廷上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治理理念的问题。

以后我们要把百姓的利益都和国家绑定了,董家父子出来一下。”

“喏。”人群中,董康父子出列作揖拜王。

刘谌考虑到董家父子是本地人,心里想的就是本地人要和国家同在,让蜀人与汉帝国同心。

作为一名穿越者,刘谌明白蜀汉国家富而姓也得不到好处,该挨饿还是挨饿,所以,都是作袖手旁观的看客,这样国力大减,被灭成自然。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刘备是外来政权,在汉末士族兴起的年代,刘备带入益州的荆州系官员,就是指诸葛亮、庞统、马谡等人,没能与益州本地士族相融合作,反而是连年征战,内部集团斗争。

当第一代较为优秀的荆州籍官员离去后,当然后继无人,因为本地士族压根就不支持这个外来政权,所以蜀后期人才凋零,这个缺点不能算到诸葛亮头上。

诸葛亮依然是完美无缺的军事家,神一样的存在!

刘谌作为一名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混合体,感叹三国末期汉帝国的风雨飘零!

感叹父皇刘禅的软弱无力,当最终邓艾灭蜀时,蜀地纷纷投降,毫无抵抗,包括巴郡、巴东郡、涪陵郡都投降了!

谁来背叛徒这个黑锅?蜀国大儒学家谯周!

谯周误国啊!在他眼里,谁来当皇帝不是当,总比姓刘的强。

谯周影响了一批人,很多川籍官员形成一个小集团,到处拖诸葛亮的后腿!害得诸葛亮一个人分成八份忙工作,活活累死了!

蜀汉内部存在的集团多,而曹魏少。蜀汉的地域小,量产不足,这样经济实力小,集团利益分配不足,整体的矛盾加剧,抵御能力受限导致蜀汉羸弱。

这些矛盾,刘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凭借现代科学管理制度,一定能扭转乾坤!

再创汉帝国辉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之最强孙策 神捕乱宋 吕氏外戚 我为王 穿入中世纪 调教贞观 极品家将 刀笔吏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华夏邪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