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7月的岛国。
由于夏日炎热的气氛,而变得有些燥热起来。
在即将踏入新世纪的这一年里,许多年轻人的举动变得愈发新潮,标新立异。
娱乐圈的男星女星们也逐渐加快了更新换代的速度,许多年轻的演员和歌手开始崭露头角。
7月初,岛国新生代女歌手仲间由纪惠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同月,岛国新生代女演员上户彩和中村友理参演电视剧《昼颜》,也开始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
娱乐圈的新人接连涌现,小说界也同样如此,有不少的作家开始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作,并配合出版社开始宣传造势。
对于岛国御宅一族而言,今年最大的事就是《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第三册的发售。
1997年,《春物》第一次发售,随即引起销售狂潮。《春物》的销量很快就跃升至排行榜前十,并且有不断冲击第一的势头。
1998年,《春物》第二册发售,很快便跃升至轻小说销量排行榜第一名,并常年稳居榜首,独占鳌头。
1999年也就是今年,按照原定的计划《春物》即将发售第三册,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馆出版社才邀请李峰前往岛国配合出版社的发售计划。
在得到了李峰肯定的答复之后,7月中旬小学馆发布公告。
“所有喜欢《春物》的读者们,你们想当面聆听大老师的谆谆教诲吗?7月20号,16岁天才轻小说作家李峰,邀您一起开启《春物》最新篇。”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数岛国的御宅一族都是一愣。
如果说当今岛国御宅一族中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毫无疑问,那肯定是大老师比企谷八幡。
但是如果要问岛国御宅一族心中最崇拜最佩服的人是谁?那肯定是《春物》的作者李峰。
比企谷八幡的热门是因为他那一句极具颠覆性的简言警句,是无数御宅一族,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共鸣。
而李峰之所以能让这么多人崇拜和敬佩,则主要是因为他的年龄、他的神秘以及他那让人惊叹的才华。
其实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很多杂志和期刊对李峰发出了邀约,甚至还有些报社发起了寻找李峰的活动。
然而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再加上御宅一族本来在网络世界就有极强的影响力,此类话题的不断刷屏,导致无数书迷对这位来自夏国的李峰充满了好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话题的发酵,使读者对李峰的真实身份愈发好奇,这种求而不得的心理,让李峰获得了非凡的人气和关注。
所以当小学馆宣布立峰即将在岛国举办签售会,参加记者采访会的时候,岛国御宅一族们纷纷欢欣雀跃,表示届时一定会到场聆听李桑的教诲。
还有不少御宅族们在2ch论坛上发表帖子,号召大家一起参加李桑的签售会和新闻发布会。
此类帖子,往往一经发布就会引起无数网名友的讨论顶帖和支持。
然而与岛国御宅族的狂热不同的是,岛国的轻小说作家群体,却对李峰的到来态度暧昧。
当有记者向一些岛国轻小说作家问起这件事的时候,这些作家竟然都不约而同的表示:”他是谁?轻小说界有这么一个人吗?不好意思,我恐怕谈不了看法,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如果仅仅只是一两个轻小说作家这样说,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很关注外界讯息的,但是当记者问了一圈下来发现,就连同样在小学馆发布轻小说的作家群体也都异口同声的说,“没听说过李峰这个人。”八壹中文網
这时候,岛国的读者们才意识到,原来《春物》的作者本人已经和他书中的主角一样,在同行中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受欢迎的存在。
对于这种现象,他们心中十分愤慨。
要知道,《春物》的书迷们大多都是岛国的御宅一族。
他们其实大多数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交障碍恐惧症,有很多人都常年闭门不出,不善与人交往,
在岛国的社会舆论和主流媒体的观点中,对这部分人群都是以贬损居多,所以岛国的御宅一族一直以来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主流媒体一般把他们定义为不思进取,精神颓废,垮掉的一代。
在这种声音的包围下,岛国的御宅一族们艰难的生活着,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当他们看到《春物》一书中的主角,和他们同样具备御宅属性,性格也与他们高度类似,总能说出各种引发他们共鸣和认同的话语的时候,他们心中的认同感非常强烈。
对于岛国的御宅一族而言,《春物》这本书就是精神共鸣之书。
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图腾。
与此同时,李峰也就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崇拜和最仰慕的存在。
李峰被这些轻小说作家们无视,给他们的感觉就好像是御宅一族整个群体都被无视了一般,这种感觉令他们十分难受,也让他们非常愤慨。
就在无数的《春物》书迷们愤愤不平的时候,岛国的主流媒体却在不约而同的偏帮着本土作家群体。
因为在岛国的出版界,对于这个来自于夏国的轻小说作家同样也不怎么欢迎的。
这其中,有来自于岛国人仿佛根植于血液中的对夏国人的成见,也有岛国的军国主义思想复苏抬头的政治影响。
虽然在90年代夏国和岛国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转好,贸易上的往来也逐渐增多,但实际上在精神层面,两国国民之间,还是有不小的抵触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无数对于《春物》和李峰的诋毁之词,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媒体。
事情在不断的发酵着,关注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
各种极端的言论,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
或许是因为这股热烈的氛围怂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