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先更着……
我还在进行调整修改
各位书友暂时可以先不看
……
尽管经纪公司的业绩在集团的比重,从五年前上市时的三分之一缩减到了不到八分之一,创造利润稳定在每年几千万,但普通人提起晔谊公司,首先想到的还是明星。
晔谊的经纪公司从2000年创建到现在,一共签约和服务过三百多位艺人,基本涵盖了内地70%到80%后来成为一线二线的明星。很多明星的创业初期都是在晔谊度过的,比如还没有成为“范爷”的范冰冰——她从“丫鬟金锁”的阴影里走出的决定性一部戏是晔谊投资的《手机》,据说范冰冰当时并不想演那个妖冶狐媚的小三武月,时任晔谊金牌经纪人的王京花劝她,她身上流露出的攻击性很有潜质。
在晔谊明星最辉煌的时期,旗下拥有周迅、李冰冰、范冰冰、黄晓明、邓超、张涵予等一众明星,“一哥”“一姐”之争即来源于此,几乎隔一段时间这几个人就得在新闻报道里打得不可开交。公司每年拍台历,为了平衡谁前谁后,都是按照明星的生日排。王中磊甚至亲自上阵帮周迅做过一段时间经纪人,“之前她拍了很多文艺片,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精灵。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也必须要有商业代表作,所以帮她量身定做了很多规划。”2008年,《画皮》《女人不坏》《李米的猜想》三部周迅主演的电影接连上映,成为史无前例的“周迅电影季”。尤其《李米的猜想》用了张涵予、邓超、王宝强老中青三代晔谊小生去捧,一举帮她拿下当年十个中外影后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满贯”。不过,随着2010年周迅、黄晓明相继离开晔谊,这一名词也逐渐很少被提及。
“明星之间的竞争肯定有的,‘一姐一哥’之争,都是媒体说的,我相信会有,但我肯定不参与,我也不知道。因为没有标准,‘一哥’是收入最高的,还是别的什么?这不像总经理是总经理副总经理就是副总经理那样一目了然,可能这部戏你是主角,下部戏就不是了。”王忠珲承认这是件蛮苦恼的事,“演员前几年可能是我生活当中比较牵扯精力的一个事,主要是在戏上。”
“其实晔谊内部没有人评‘一姐’,‘一哥’倒是很好评,就是王忠珲。”晔谊电影发行市场部总监孙奡很认真地表示,“在晔谊就是这样,王忠珲是最大的老大,不像有些经纪公司,老板管不了艺人,艺人会比老板牛,我们的老板是hold得住的。”
孙奡加入公司已经13年了,整个晔谊集团除了音乐公司其它部门都呆过,也负责过一段时间的艺人经纪。外界传言当时晔谊一到走红毯,女明星都抢着给大小王打电话,都想跟他们一起走,孙奡开玩笑说都是打给自己。“我们会有照顾,比如说你是新人,第一年加入晔谊,那当年老板就会带着她走。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公益活动,提前都会说好。其实最大的好处在于我们活动多,一年那么多红毯,你走一个别人走一个,轮着来就是了。”
“一哥”、“一姐”之争演变的高潮出现在电影《风声》的宣传期,这部戏云集了周迅、李冰冰、张涵予、黄晓明、苏有朋、段奕宏等晔谊一线明星,两大女星间的争斗几乎白热化。据说每次两人同时出席一个活动时,经纪人都会先去测量化妆间大小,谁比谁大了一点都不行。更有一经纪人随身携带只印有自家明星的易拉宝和人形立牌,到了某偏僻影城做活动,“嗤啦”一下打开放在身后,众人目瞪口呆。甚至上红毯也要比谁更大牌,掐准了最后时间出休息室下楼,以致有次两人在电梯里刚好碰到,面面相觑。
“那年华表奖我想了个特别好的办法。我让小周跟中磊先走,我说保证咱们七点红毯结束,你七点上红毯行不行?小周答应了。这时冰冰找我,说我怎么办呢?我说你别着急,成龙大哥晚点了,你等会儿他。”孙奡回忆起当时还狡黠地一笑。
同样,《风声》当时的路演,孙奡也想了一招,“我分组,大家不一起走。一组奔上海、深圳,另一组奔南京、重庆。一组是李冰冰、黄晓明、陈国富,我这组是周迅、苏有朋、高群书,谁也不挨着谁,所以挺开心的。有时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没外界传得那么严重。”
外界都知道晔谊兄弟是靠广告起家,却很少知道公司并不是王忠珲和王中磊一手创建。1994年北京有三大广告公司:晔谊、长城、海润,王忠珲当时揣着在美国打工攒下的10万美金回来创业,买下了前者,然后因为是兄弟一起创业,所以改名成了“晔谊兄弟”,之前公司的财务高明也留了下来,成为比王忠珲工龄更长的员工。
其实王氏兄弟一共四人,老大王中义开了家毛家菜,夫妻店,做着跟影视娱乐完全无关的工作,丰衣足食,偶尔去看看电影首映。有顾客来店里问到了老板名字,会惊奇地问:那你跟王忠珲、王中磊什么关系?王中义轻描淡写地回答,哦,那是我弟弟们。对方大惊,又问:那晔谊兄弟的事能找你吗?答:不行。
1960年出生的王忠珲是老二,下面有个弟弟王中方在创业几年后死于车祸,这才把小他十岁的老四王中磊拉过来一起做晔谊。王中磊也回忆说,因为跟哥哥年纪相差太大,小时候读书经常见不到他。事实上,大小王的年龄差距也使两人身边聚拢了不同年龄段的公司高管。晔谊电视剧事业部总裁杨善朴比王忠珲还大五岁,他被问及1999年和王忠珲刚接触探讨业务,有没有王中磊时回答,“那时小王总可能也刚到公司,很年轻,大学刚毕业吧。他现在也很年轻,才30多岁。”事实上王中磊今年已经44岁,只是成名过早,几乎是被年长的晔谊老员工看着成长的。他在一次采访中表达过这种惶恐,“我26岁就已经做了这个公司的主管,那时整个公司差不多有两亿人民币在我的手里,一个26岁的小男生管那么多人,那么多钱,这就是催化成熟。”
但是兄弟俩的性格互补几乎使两人成为天生的完美搭档。性格强势的王忠珲主外,负责公司的整个战略布局,善于跟人打交道的王中磊则要落实公司的各项具体事务。甚至跟公司最重要的招牌导演冯小刚打交道的方式也如此——1958年生的冯小刚和王忠珲几乎是同步恢复了画画。“往往是我和小刚一起坐着讨论新戏的具体筹划时,中军打来电话,小刚就会马上转变语气说那什么时候来画室看一下?”王中磊大笑。曾有记者问过王中磊,“作为弟弟,是否觉得受兄长的压榨是应该的,进而习惯成自然了呢?”王中磊当时的回答是,“被压榨的感觉挺强烈的,但是幸福感也挺强烈的。这也和每个人的职业习惯有关。”
事实是,在外人看来兄弟俩似乎从不争吵,或许也跟两人的脾气有关。“他俩保持过一个纪录,就是从没开过人。一般面试时老板觉得你人品ok,又有能力,那就绝对信任你。”孙奡回忆,“而且晔谊有一点特别神奇,就是走了很多人,但是无论谁想再回晔谊,也没有问题。反正就是跟他俩相处很舒服。”晔谊实景娱乐副总经理史芳霏是公司成立元老之一,曾经离开两年后又回来。经纪公司联席总经理刘娜是王京花一手带入行的,在王京花出走后去了caa,后来又去了橙天娱乐,兜兜转转了一圈也回来了。
合作稳定的冯小刚也有过同样的经历。拍摄完《大腕》后,冯小刚想和张国立、刘震云一起创业,三人一起成立了一个影业公司,刘震云抓管理、是总裁,张国立抓电视剧,冯小刚抓电影,两人都是执行董事。“特别不靠谱。”王忠珲想起这三个人的组合哈哈大笑,“话不能直说,就说试试挺好的。但是他们只试了一年,两个执行董事没有找到感觉,这个公司怎么散的我不知道,反正一年后冯小刚又回到晔谊了。朋友之间不要太讲面子。”冯小刚则告诉王忠珲,在晔谊最省心,自己创业要操心的太多了,预算、利润,还签了徐峥、陶虹、苗圃等艺人。
在员工眼里,王忠珲更像个甩手掌柜,“他连高层名字都叫不上来。经常手一指,你怎样怎样——这可是个来了三四年的高管啊!”而王中磊则明显心思细腻得多,跟员工打成一片。今年36岁的孙奡还记得毕业刚来北京时,房子都是王中磊帮忙租的。“一个月一千块,房东是张涵予。每到年底时他会拿出一万二给我,说你把钱给涵予,别说我给的,我就跑到望京给他打电话,说涵予哥,你的一万二。后来他成名后,我还老拿这事挤兑他。”
王中磊在多年前孙奡的婚礼上见过他的父母,就一面。但只要老人家去看电影首映被他碰到,每次都会主动打招呼聊天。
要说晔谊二十年来遭遇的最大困境,可能要算王京花2005年带着艺人出走。王忠珲一向反应淡然,现在回忆起来也一样,据传他的原话是“谁也别想威胁我”。当时的现场也不过是“你要走啊,那你走吧”。然后叫来王中磊,让他去跟艺人谈谈谁留下。王中磊把身高一米九像山一样壮的孙奡叫来,让他去问经纪人。“其实他们早就谈好了,聊深了没用,大局已定。中军和中磊是神经挺大条的,经常很多事在公司他俩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晔谊和王京花签的合约是五年,在即将满五年的时候,王忠珲没有注意到合约到期,王京花找到他,说自己找不到感觉了,累得够呛,想转行往制片方向发展。“就这么简单。”王忠珲甚至颇大度地认为自己没有及时发现合约快到期了是个失误:“这是一个经验问题,原来我和高管的沟通没有那么细致,如果在合约到期的前一年就跟她谈,她未必走,京花去了橙天嘉禾我认为没有做好,也没有她想象的更多话语权,在我公司她是有百分之百的话语权的,离开后她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那次出走发生在晔谊上市之前,法律上的事情轻描淡写就过去了。艺人没有交高额解约金,去留看个人意愿。“我没有法律观念,我对朋友、合伙人没有那么较真。要是现在艺人没有到期她带走了,不可能,先要高额解约金。我这个人比较简单,谁愿意跟你走,解约金要的超级少。我印象里,佟大为交几万块解约金,要是现在,没有上百万别想这个事了,郭晓冬五万块钱都不舍得交,说老板我们挺穷的,大概类似这样的话。后来就算了。”
王忠珲一直把王京花亲切地唤作“京花”:“京花离开公司,到现在十年了,我们见面从来不会尴尬。所有离开的明星,像佟大为,见到我一样喊老板。黄晓明、邓超,这些明星离开晔谊很多年了,大家还记得他是晔谊的,这是一个符号。你的员工、导演、明星……都是合作关系,不是卖给你了,人家有自己的创业想法,这太正常了。尤其是演员现在对公司来说没有过去那么大的依赖。”
晔谊也是最早开始跟导演签约的,但现在更多是松散合作。和明星一样,很多导演未成名时的第一次也献给了晔谊,比如陆川早期的作品《寻枪》《可可西里》,投拍出《失恋33天》的滕华涛在2007年耗费巨资把黎明、范冰冰、刘若英请到一起拍了部《心中有鬼》,口碑票房双失利。
提到晔谊电影,两个绕不开的名字是冯小刚和陈国富。前者从1999年《没完没了》时和晔谊合作至今,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后者后来成为内地首屈一指的金牌监制,被业内人士视为“有助于晔谊兄弟摆脱单靠冯小刚的状态”。合作七年,他参与的晔谊电影累计贡献了约35亿票房,去年离职也一度把晔谊推到舆论担忧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