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三吏(1 / 1)

只有亲眼见过世间的丑恶一面,才有人能站出来去面对,去谴责这一切。

“乾元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

“这同样也是杜甫诗风的代表作品,他在这组作品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也是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的重要原因。”

视频画面再度放在了杜甫的身上,但这次却是以杜甫的视角来见证眼前的一切:

杜甫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但刚躺身还没有睡安稳,就听到了官吏的声音。

这么晚了,官吏来这种小村庄要做什么呢?从门口的吵闹中,杜甫才听到了一丝端倪:原来他们是来抓人做劳役的。

可是这家人不是只剩一对老夫妇了吗?为什么还要来征役呢?

克制住内心的不解与愤怒,杜甫继续听了下去。

不过在这之前,杜甫听到墙边有动静,起身一看,原来是在他进村时招待他的那位老翁,已经翻墙逃走了。

不过这样也好,老翁走了的话,这家人就只剩下妇孺了,官吏应该就不会再做什么了吧?

抱着这样的心情,杜甫才轻松了一些,能够继续听刚才走出去老妇应对官吏的话语。

可情况与他想的恰恰相反,杜甫还是听到了官吏凶恶的喊叫声,以及老妇啼哭的哀鸣声。

“征人丁,抓劳役!你们这些刁民谁都别想逃!一家必须派出一人去,否则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

杜甫看不到官吏此时的表情,但脑海里已经有了画面:

一个凶恶的小吏围着一个老妪逼问着要人,还不断给周围的官兵打着眼色,要是没人站出来的话恐怕一家人都无法幸免于难。

老妪哭哭啼啼的声音让杜甫听着揪心:

“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余两个儿子最近刚战死了。”

“死去的人永远逝去,不能再复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全家人没有一条完好的衣服,官爷啊,求求你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家吧!”

可官吏依旧不依不挠:

“你家里剩几口人与我何干?但这劳役的份额每家都是跑不了的,你要是再不决定的话,就别怪我们直接进去搜人了!”

杜甫此刻很想站出去同这些官吏理论一番,但他一个没有背景的文人在此刻站出去的结果他也是清楚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何况是在这乱世之中穷凶极恶的官兵?

逞一时的匹夫之勇是没有用的,只有将这些事情揭露出来,引起关注,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可,就这样看这些官兵继续为非作歹下去?

杜甫的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最后还是决定站出去,无论结局如何,最起码自己的良知不会受到谴责。

可杜甫还没来得及走出去,老妪已经开口了:

“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但请允许我跟从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还赶得上做早饭。”

老妪话一出,官吏这才满意的带着人离开去往下一家。

一夜无语,可杜甫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都无法入眠。

凛冽的风声从窗外传来,杜甫在风声中能隐约听到伴随着的低声抽噎。

天亮了,杜甫急急忙忙的离开了这一家,他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妇孺悲伤的神情,但是在半路上遇到了逃走的老翁,只能强忍着情绪与他打声招呼道别。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转而来到了杜甫的家中,杜甫愤然而写: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史”成,杜甫叹。

视频以杜甫的视角展现,万朝观看的文人此时感触更深。

“原来民间是这种情况,真是惭愧,我从小生活在府邸里,家里的仆人也没这么惨,我还以为外界一片祥和。”

“为什么那些官吏对待我的态度一直那么好?”

“楼上的你家里是不是有人?”

“惭愧惭愧,家父尚书,也算不得上有人。”

“你这话太过分了,你去装作普通百姓试试他们对你的态度。”

“这些官吏怎么敢这么嚣张的?将国法置于何地?”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的百姓生活竟然能惨烈至此,以往我都不敢去想,杜少陵把这些直接摆在了我眼前,看着面前的美食,我甚至有些难以下咽了。”

“不行,我也一样,坐不住了,我要去帮助百姓。”

在评论区的讨论中,视频再度转化,杜甫来到新安县和潼关,再次将自己眼前的所见牢记下来,写下另外两首诗: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三吏”成,家国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斗兽 穿越美利坚: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玛雅1441 梦起出云 景泰太子 三国:开局被喂毒酒,触发神级选择A如焰学长 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局 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卧底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