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噘嘴,就这样她也觉得很危险。
林冉不再理她,一双好看的凤眸在田间巡视,偶尔蹲在田埂上扒拉着靠近田埂处的小麦苗看。
“姑娘,都长蚜虫了。”雪花凉声道。
林冉点头:“里面的应该也长了虫。”
“你们做什么?”
一道稚嫩的尖锐的爆喝声自前方传来,林冉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快步行走在田里向林冉走近。
林冉松开小麦苗:“就随便看看。”
小男孩看着林冉跟前的麦苗如临大敌,淡着一张脸,紧抿唇角:“这些,是我家一年的粮食。”
林冉点头表示知道。
“今年大旱,长了蚜虫,今年很可能长不出来多少粮食了。”小男孩继续道:“还请贵人们高抬贵手,放我家的小麦一条生路。”
林冉:“......。”
“嗐——你这小孩儿怎么说话呢。”林冉自己不辩解,梨花却不忍心自家姑娘被冤枉,“我家姑娘就是看看麦苗罢了,又不会少一块肉......”
林冉拦住喋喋不休和准备小朋友讲道理的梨花:“梨花,算了。”
又看向那个小男孩儿,“你家几亩小麦?都长虫了吗?”
那小男孩看着林冉,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点了点头。
林冉:“没有喷药吗?”
“喷药?”那男孩儿想了想这才摇头,粮食都不够吃,哪里有闲钱去买药来喷。
林冉:“.......。”
瞧着小男孩儿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林冉带着人继续走在田里。
“你们发现什么没有?”林冉问。
梨花一头雾水:“都长虫了?”
“还有呢?”
还有,梨花不知道。
雪花想了想夷犹道,“这些麦苗,看着比军屯、北疆县的细小。”
“对了!”林冉扭着头四处环顾,“又细又小,且,虫害看着更加严重得多。”
村长夫人说了,他们这一阵子忙着浇水拔草呢。
不像屯田司那群人非得等到二月中旬才开始,就说明他们之间有经验丰富的老农。
一般来说,蚜虫不耐湿度,提前浇了水可以有效预防蚜虫的繁殖。
【六筒:都不是同一品种,自然小了。】
林冉忽然停住步子,田里农作的村民惊恐地看着她,生怕这个贵人要下地游玩。
“不是同一个种子?屯田司不是往各地发放种子了吗?怎么可能不一样呢?”
【六筒:我检测出来的能有假?】
林冉就不做声了,系统检测出的东西不会有假,那就是有人作假了呗。
林冉沉着一张脸,也不再巡视,带着人往回走。
田间的村民时刻注意着这突发奇想下地来玩的贵人,见他们回转,皆在心里叹了口气。
太阳已经落下一大半,落日余晖撒满整个天际,天空中层叠的云朵染上霞彩,山谷内已经暗凉下来。
落日很美,山谷很凉。
就像疲惫的村民们的心情一样。
三三两两的村民挑着锄头,锄头上挂着簸箕,亦或者挑着担子。
见到林冉等人,特意走慢些,距离他们远些,生怕不小心得罪了贵人。
林冉能察觉到他们的心理,因此走得更快了些。
回到家中,村长夫人刚杀好一只鸡。
“贵人,我们家这只鸡去年刚养的,肉嫩,和白菜炖着吃鲜着呢。”
林冉有些诧异地看着村长夫人,村长夫人是个聪明的,微微瞪大了那双三角眼,“你们给了几百个钱呢,我虽想赚钱,也不能太贪心。”
虽然杀了一只鸡确实很心疼,不过这只鸡小,也还没有到下蛋的时候,想想也不是那么心疼。
那一串钱,足有两百个铜板呢。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一年也就存几百个铜钱罢了。
将鸡肚子里的内脏掏出来放在一边的碗里,又用水冲洗干净了那只鸡,拿着钝刀咔咔咔一顿砍,只斩下一根鸭脖子。
林冉:“......。”
连一向内敛的桃花都忍不住道:“......这刀钝成什么样了。”
村长家的厨房搭在院子角落里,只有一个顶,属于半开放式厨房。
林冉她们就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看老妇人使劲儿地砍了又砍,砍得村长夫人都尴尬了:“这刀久不用,钝了,钝了。”
林冉看着她用钝刀在骨头上来来回回磨,眼皮子跟着一跳一跳,看了眼雪花:“花儿,去把我的铲子拿来砍。”
雪花顿了顿,起身去拿出铲子,冲洗干净,接过村长夫人的活儿,咔咔咔一顿砍,一整只鸡瞬间变成小小一块。
村长夫人震惊地瞪圆了眼睛,嘴巴大张,能塞下一个圆鸡蛋的那种。
“好刀....呃......好铲子!”村长夫人感谢了一通,想开始煮鸡汤,桃花先一步接下来。
“大娘,您帮着烧火吧,我来做。”
梨花去盘羊身上的袋子里拿来各种调味料给桃花用。
村长夫人看着那细白的盐和糖,无比眼热,心想:“贵人们吃东西就是精贵哟。”
村长家的小娃娃们呼啦啦围着厨房为了一圈,吸溜着口水鼻涕。
桃花:“......。”
村长夫人:“一边玩去,惹了贵人看我不饿你们三天。”
一听要饿肚子,孩子们做鸟兽散,乌拉拉跑出院子,“走,接爷爷去。”
林冉:“桃花,多煮些汤,汤菜吃。”
她瞧了,村长家的笸箩里只有一颗大白菜和一根萝卜。
桃花瞬间就领悟了自家姑娘的意思,点点头,掀开锅盖,一个大黑窟窿出现在眼前。
桃花静默一晌,村长夫人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腿,“贵人别介意,我们穷苦人家有一口锅不容易,用完都放起来了。”
她家虽然人多,不过都是白水煮菜,用瓦罐一煮呼啦啦吃完就完事了。
林冉呼出一口气,“平民百姓过日子,真的太难了。”
想了想,拿出纸和炭笔,在村长家的大方桌子上开始作画。
天色越来越暗,周乙点了一个火把插在院墙上,因着要赶夜路,他们出行都带足了东西。
村长夫人看得稀奇,“哎哟,这就是桐油火把吧,真亮堂。”
真是有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