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次呼叫。"
"这里是方舟殖民舰03号,收到请回答。重复,这里是方舟殖民舰03号,收到请回答......有人在么......”
那个虫洞确实将方舟殖民舰送到了未知的恒星系里面,并且让这群殖民舰上不冬眠的船员十分兴奋的是,这个未知的恒星系里面居然有一颗在宜居带里面的星球!
随着方舟殖民舰上的观测设备全力运行,船员也收集到了关于这颗星球更多的信息。
这颗行星外观是绿色的,质量是地球的1.2倍,体积相差不大,人站上去会感觉稍微有点沉重,但问题不大。
这颗行星也有一颗和月球质量相似,但体积是月球的三分之四大小的卫星,并且轨道高度,运转周期和月球十分相似。
如果这颗星球上有海洋,那么这颗行星也可能会产生和地球相似的潮汐。
同时这颗行星也有一层浓厚的大气层,氧气含量约为35%,比地球高了不少。
虽然因为这个恒星系的主序星特殊的光谱和行星大气特殊的构成,导致这颗星球上的海洋在远处看起来是绿色的,但并没有什么关系,探测仪器很快就探测出,行星表面上绿色的是海洋。
这颗行星上,海洋的覆盖面积达到了惊人的95%,剩余的面积,则是一块完整的陆地,由于海洋太大了,这片星球上唯一的陆地,看起来像是一片岛屿一样。
这颗行星上,陆地是黄色的,海洋是绿色的,从地球的角度上来看是相当环保的一颗行星。
行星质量中等,有天然卫星,有液态水组成的海洋,行星也处在恒星的宜居带内,并且有浓厚的大气层,有充足的氧气,等等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无疑都在激励着船员们,其他的殖民者就算还在冬眠,等他们被唤醒后,绝对会喜欢这颗星球的。
行星合适的质量,意味着上面的可能出现的生物不会受到太多的重力束缚,导致早期的生命沉在水底上不来,进而延缓了生命的发展周期。
有天然卫星,意味着行星有一块天然的盾牌,在生命初生,环境十分脆弱的时候,卫星可以帮忙挡住一部分陨石,避免一颗陨石下来导致初始生态圈直接毁灭。
行星在恒星的宜居带内,意味着行星会有合适的环境温度,不会太冷导致水结冰,从而冻死早期生命,也不会太热将行星上的水加的太热,将早期生命热死。
有液态水组成的海洋,意味着行星上各种的物质都会被溶解在海洋里面,形成一锅基本的元素汤,有卫星造成的潮汐,意味着海洋里面的元素会被搅动,翻转,互相碰撞。
有浓厚的大气层,意味着行星上会有复杂的天气系统,海洋也会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物质交换,在闪电等等极端的自然条件下,海洋中的元素汤会被激发,可能产生氮氧物质,乃至是简单的氨基酸。
在概率论下,以至于在这种原始的搅动与翻转中,早期的,原始的生命就可能会被诞生出来,由海洋组成的元素汤为早期生命提供了营养物质,让它们能够不断地繁衍,发展。
大气层内充足的氧气,代表着这颗星球内有和地球蓝藻相似的,以光和作用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简单单细胞生物,因为氧气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和其他物质结合,从而导致大气含氧量降低。
只有光和作用不断地产生氧气,大气层中的氧含量才不会降低。
有如此充足的氧气,意味着这颗星球在生态系统的最底层和地球是完全一样的。
这颗星球的一切,让船员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问题:这颗星球上,有生命吗?
从远处来看,这颗星球已经有基本的底层生态系统了,基本的生命是绝对存在的,但是,这颗星球有没有跟人类相似,有智慧的高级生命呢?
如果没有高级生命,那么殖民者皆大欢喜,直接拎包入住行星,连环境改造都不需要,这颗星球上的环境条件可以说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条件。
但要是有高级生命呢?这意味着人类很有可能要第一次接触外星生命了。
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语言体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什么样的?我们该怎么和他们交流?......
还有等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殖民者们去解决。
但现在方舟殖民舰还在这个恒星系的奥尔特云处,想这些问题暂时是没用的,只有接近这颗星球,才能得到答案。
鉴于这颗星球和地球的高度相似,以及可能诞生高级生命,乃至是文明的可能性。殖民者们将这颗星球命名为:弗兰特米[frenemy]
这个恒星系被命名为:帕瑞克森[paracosm]
在对虫洞进行探查的时候,就发现了虫洞内部时空流速和外部时空流速有差距。
地联曾经向虫洞派出过探测器,探测器上的设备记录显示探测器穿过虫洞用的时间是三天,但外部记录的时间是五天。
这中间产生的时间差可以理解为是相对论在起作用,毕竟通过虫洞来穿越宇宙空间,这可是超光速航行。
在相对论下,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其自身时空的变化就会越慢,当物体达到光速的时候,外部观测物体就会完全静止,物体本身的时间流动也会停止。
但速度越快,加速所需要的能量就越高,有质量的物体达到光速所需要的能量,理论上是无限,即有质量就不可能达到光速。
在大一统理论下,这句话要稍微更改一下:有正质量的物体不可能达到光速。
光子是一种波,但也是一种粒子,光子的波粒二相性导致其没有静止质量,即光子在静止的情况下没有质量体现,但光子能够携带能量,所以光子能够一直维持光速。
一切基本和正物质反过来的反物质,还有相当特殊的负物质,这两种物质只存在于光速之上。
反物质和负物质粒子的质量永远为负,并且运动速度永远在光速之上,所以无法被绝大部分普通观测设备所直接探测。
因为大部分探测仪器,都是用的电磁波来进行观测,电磁波也是以光速运动的,无法探测到光速之上的反物质和负物质粒子。
要探测到反物质和负物质粒子,一般都是用引力波探测器,因为这两种粒子引力在宏观上表现为斥力,所以可以被引力波探测器给探测到。
反物质和负物质宏观表现质量为负,在负数质量之内,反物质和负物质粒子都会保持在光速以上运动,负数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一些极端的负物质快子能够达到几千万倍光速。星耀的一些研究表明,量子通讯技术的核心量子纠缠现象,就有可能是快子在两个量子之间传递信息。
当你给反物质“增加”质量的时候,反物质粒子的速度反而会下降,质量越接近零,速度就越接近光速,但永远不可能到达光速。
所以探测器前后产生的时间差,被解释为虫洞内部的正物质超光速航行导致的相对论时空加速效应,当时地球联合国急于探索其他恒星系,就没太在意这个问题。
但方舟殖民舰穿过虫洞的时候,在虫洞内部空间呆了三年才成功到达目的地,成功穿越虫洞并和地球联合国的时间校准后,他们才发现外部时空整整过去了九年。
这中间的时间差是整整的三倍!
第一批方舟殖民舰穿过虫洞,并和地联取得联系的时候,第二批方舟殖民舰已经到达虫洞口,并准备穿越虫洞了!
03号方舟殖民舰上的船员们还没有来得及警告地联虫洞异常的时空加速效应,就见到了虫洞不断地缩小,在几分钟内归于虚无。
03号方舟殖民舰和地球之间的虫洞通信,也完全断开。
无奈之下,只能继续殖民计划,以求在未来这个虫洞会再次打开。
然而对于03号方舟殖民舰的船员来说,虫洞消失,和地联失联,才他们的噩梦刚刚开始。
当殖民船向着弗兰特米航行了大约两年后,稍微出了一些小问题,一颗尖锐状的小行星躲过了方舟殖民舰的探测雷达,直接击中了方舟殖民舰的后部。
殖民舰的主推进器连带着储备着大量化学推进燃料的燃料仓被直接击毁,燃料仓直接发生了爆炸。
所幸殖民舰各个区段互相封闭,并且殖民舰的电脑及时的将燃料仓区段脱离主体,燃料仓的爆炸对方舟殖民舰上的殖民者的影响并不大。
核裂变反应堆也没有问题,运行一切正常。
只是失去了主推进器的方舟殖民舰,无法进行大幅度的航向改变了。
并且以方舟的辅助推进器的功率来计算,想要进入弗兰特米的轨道,并安全着陆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提前好几年进行减速,然后多花费接近五十年的时间慢慢进入弗兰特米的轨道。
就算是这样,殖民舰的舰体也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影响,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不受控制的加速,无法减速的殖民舰最终只能坠毁在弗兰特米的海洋上。
殖民舰坠毁的压力,长期呆在外太空孤暗的环境,和地球联合国失联的情况,以及对有不安心理的船员心理指导。
最终,原本是殖民舰上心理素质最强大的殖民舰舰长,心理先崩溃了。
殖民舰上其他船员发现舰长的时候,他死在了自己的卧室里面。
尸检报告显示一颗9mm子弹从他的口腔上部打了进去,从颈椎和大脑的连接处,人类重要神经最密集的地方穿了过去,将那边搅了个稀巴烂。
舰长几乎是瞬间毙命,没有任何痛苦。尸检报告将舰长的死定义为吞枪自杀。
舰长自杀后,两名副舰长也拿不定主意,最终选择将03号殖民舰上最具有人气,最具威望的虫洞发现者,地球联合国顶级计算机和物理科学家西格玛[sigma]唤醒,并将他推举为新的殖民舰舰长。
西格玛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也没有推辞舰长职位,开始想办法让方舟殖民舰安全着陆弗兰特米。
西格玛再三衡量后,最后选择了用行星大气层来“打水漂”的方式,来让飞船成功减速。
一般来说行星大气层内圈的物质密度要比宇宙空间中物质密度高得多。
这种密度差距就有点像是空气和水一样。
当殖民舰以极高的速度拍向行星大气层的时候,并不会直接落下去,而是像是石头撞到水面上一样,被一下子反弹了起来,这个过程吸收了石头不少的动能,减慢了石头的速度。
(注:一般来说行星大气层和宇宙空间之间是没有明显边界线的,随着离行星表面越远,行星大气层的密度逐渐减少,最后变成宇宙空间。拿行星大气层来打水漂,理论上可行,但是相当赌的一种手段)
虽然方舟殖民舰是一整条长方形的的球舱连接构成的,这个外形不太适合打水漂,但这并不妨碍西格玛进行打水漂操作。
方舟殖民舰到达弗兰特米轨道的时候,速度已经达到了光速的1.5%。
西格玛坐在操控舱里直接操控着殖民舰,他让殖民舰以超大的角度腹部拍向行星大气层。
西格玛都是将方舟殖民舰的性能和弗兰特米大气层构造的构成事先调查好了的,大气层什么高度的大气密度最为合适,殖民舰最高能承受多少冲击。
以西格玛现在的速度,就算接触的是大气层内圈的空气,就犹如石块拍在水里一样。在方舟殖民舰一阵剧烈的晃动中,第一次星球大气层打水漂成功了。
殖民舰没有直接进入大气层,而是被高速和高密度气体相撞产生的应力给弹了回去。
速度从光速的0.15%下降到了光速的0.11%,不过这个速度依旧超过了这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如果西格玛什么也不管,殖民舰会直接飞出弗兰特米的轨道。
在西格玛的操作下,辅助推进器被启动,硬生生的又把殖民舰摁回了大气层内,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抖动,殖民舰又被大气层弹了回来,不过速度已经下降到了光速的0.08%
随后又是不断重复上述的操作,西格玛又进行了九次大气层打水漂,成功的把飞船速度降到了光速的0.001%,即300千米每秒,这个速度已经无法支持殖民舰继续打水漂了。
于是西格玛利用最后一次打水漂产生的应力,将殖民舰拉起。利用辅助推进器不断调整殖民舰的环绕轨道,让殖民舰有从行星大气层上高速掠过的机会。
每一次殖民舰掠过行星大气层,大气层的摩擦力都会将殖民舰减速,而殖民舰速度又很快,不会直接坠入大气层里面。
西格玛就利用行星大气层减速,将殖民舰速度降到了8千米每秒,这个速度低于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在最后一次掠过行星大气层的时候,速度降到了7.1千米每秒,随后殖民舰坠入行星大气层中。
方舟殖民舰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在行星表面紧急迫降的情况,所以具有一定的气动外型。
西格玛就操控着方舟,在行星大气层内尽可能多的滞留,让飞船气动外形在行星大气层内飘着,不至于直接以高速撞向星球海面。
要知道在这种速度下,海面和一块超合金钢板没什么区别,直接撞上去就是船毁人亡。
最后西格玛让方舟殖民舰在行星大气层内飞行了两圈,速度降到了1km每秒以下,以大约两倍半音速迫降在了弗兰特米的海面上。
降落十分成功,方舟殖民舰的外壳没有严重受损,核裂变反应堆也没有发生核泄漏,殖民者们安然无恙。
只是,方舟殖民舰在降落的时候,直接撞上了本土的,一艘外貌像是游艇的,正在移动的一艘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