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欣涨红了脸,大声反驳他的话。“我才不是打秋风的,我爹可是青州知府!”
“那奇怪了,无亲无故你找我们作甚?”凌瑾可不像池云白那样绕圈子,双手叉腰道。“我看姑娘还是早些离去,免得把官府的人招来那可就麻烦了!”
“你们少吓唬我,我要见姐姐,她不见我,我就不走了。”
“嘿,你这人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凌瑾挽起袖子,正要好好与她理论一番,闻风而动的明雅走到她身侧,柔柔的按住凌瑾的手,转身对柳欣道。“该说的我都跟你说清楚了,可你不依不饶我也没有办法。金盏,去衙门找官差来,反正咱们柳姑娘不怕丢人,我也不怕,反正要参加选妃的也不是我,名声什么的我最不在乎。”
闻言,柳欣脸色大变,明雅不在乎名声可她在乎,若是她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官府的人带走了,怕是选妃初轮都进不了。
银盏将扶着明雅的手递给金盏,毫不留情的走出去,柳欣见状一把拉住了人,泪眼婆娑的对上明雅的眼道。“姐姐为何这样绝情?你可曾念过我们是姐妹?”
“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你没说厌烦我都听的厌烦了。我再跟你说一遍,你姓柳,我姓明,别一口一个姐姐,你若真心当我是姐姐就别摆出一副我欠呢,就应该帮你做任何事的样子。”明雅说完,也无心听下去,拉着凌瑾夫妇进门去。
柳欣跺脚,冲着明雅的背影大喊。“柳意,你还记得这个名字吗?”
明雅脚下一顿,嘴角抿的紧紧的。
池云白怒不可遏,转身骂道。“你若再叫一遍这个名字,你信不信我——”
一道清越的男性声音打断池云白的话,“这位姑娘是不是认错人了?”
众人回头望着,指尖明落与人群中徐徐走来,他在柳欣面前站定,一贯冷清道。“她是我我明落的妹妹,而非你柳欣的姐姐,她叫明雅,而非柳意。”
方才柳欣这是冲动言语,话已出口便觉得不妥当,此刻骑虎难下,只能装作兀自镇定。“便是你当她是亲妹妹,可事实上她并非你的亲妹妹,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人否认这个事实。”明落负手而立,她月白色的袍子衬得人丰神俊朗,气宇轩昂,引得许多女子暗自痴狂爱慕。
少年状元,自古至今屈指可数,何况明落继承明澈与柏氏所有优点,容色出挑,风采极少有人可与之匹敌。唯一遗憾的便是如今也有妻子,听说明家向韩家提亲的时候,就许诺终生不纳妾,这般痴情男儿英年早婚,真是太可惜了,不然她们还真想争上一争。
听他承认,柳欣瞬间露出喜悦的笑容,她承认自己是嫉妒明雅的。嫉妒她虽然是柳源遗弃的孩子,可见她日子顺风顺水,又有这么多人护着、爱着。
命运对她却格外不公平,她出生时就是青州知府家的小姐,到如今十几年过去,她还是青州知府的小姐,眼看着昔日的好友家中不断升迁,形成一个她难以融入的圈子,她就想为何当初被明家收养的人不是她?
这样她就是未来皇帝和怀宁世子一起长大,还拥有所有人的疼爱,说不定她如今的身份可比明雅还要尊贵呢!
柳欣做着美梦,可明落接下来的话打破她的幻想。
他说,“可抛妻弃女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做我雅雅的父亲?当初是你父亲决意要和雅雅断绝父女之情,如今又来寻回,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柳欣姑娘年纪小不懂事,我理解,不过你有空的时候不妨去衙门看看存档。二十年前柳源亲手写下断绝父女之情的文契,此契约一旦存档留案,一概不许反悔,毁约那一方可是要被判刑的。”
听闻要被判刑,柳欣脸色一白,只是她不确定是真是假,只当明落是在骗她,反驳道。“你胡说八道!”
池云白嗤笑道,“是不是胡说八道,你去衙门问问便知。”
柳欣依旧不相信,此时围观了一场好戏的书生上前对柳欣道。“我朝确是有这条律法,不过一般人家谁会闹得要断绝关系的地步,所以不知道也正常。要我说你们柳家做事太没章法,当初既然同意要把世子妃过继到明家也就罢了,非要断绝父女关系,这无疑是给自己寻了条死路,如今想反悔那是万万不能的了。”
柳欣或许不信明落,可听这人言之凿凿,顿生疑惑。而此时明展去衙门寻了官差来,她指着柳欣道。“官爷就是她在我们酒楼门口闹事。”
带头的官差二话不说就把柳欣抓起来,笑话,谁不知道百味楼的老板是怀宁世子妃,如今怀宁世子可是他们大人的顶头上司,他们可不敢怠慢了她。
柳欣几番挣扎,可惜她一个姑娘家,手无缚鸡之力,自然是抵不过官府的人。围观的人看柳欣被带走纷纷散去,明雅走上前去。“哥,你怎么来了?”
明落叮嘱她脚下慢些道,“别着急,当心脚下。我盯着她好几天了,听说她来找你,有些担心,就过来看看。”
明落抬头望了眼池云白,“以往看你口齿伶俐的很,正事用不上,羞不羞?”
凌瑾掩嘴偷笑,池云白没好气的瞪着她,锤了明落一拳头。“你给我机会发挥了没?”
明落捂着胸口忍俊不禁。
傅稳收到明落传递的消息,马不停蹄赶到百味楼,见明雅无碍狠狠松了口气。有些话明落不想当着明雅的面儿说,找了个借口将傅稳支出去,让凌瑾他们陪明雅说话,暗地给池云白使了个眼神。
池云白了然,轻轻点了下头,借机转移明雅的注意力。
两人来到隔壁房间,明落关上门道。“最近别让雅雅出门。”
即便明落不说,傅稳也有这个意思,柳家打的什么主意,他一清二楚。他们上下蹦跶,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把主意打到明雅身上,他就不能坐视不理。
“虽说当年过继一事,柳源理亏在先,多嘴多舌的人也不少。众口铄金,看热闹的大有人在,舆论最是杀人不眨眼,可别叫人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