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烟雨至 > 第十章 青梅嗅

第十章 青梅嗅(1 / 1)

君至已经回到了定西府,墨宝阁也重新开张起来。当年在云松镇的人又聚齐了,日子倒也有难得的惬意。临海国虽然在圣都有眼线和势力,但是君至还是想着以应试的路子,先去圣都探探虚实。其实,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思。

在临海待了那么多年,君程程和老李他们又回到定西府,只觉得仿若又过了一生。不过孩子们有抱负,他们也乐意陪着。

只是可怜了礼小书和李莫问,还是得在临海国待着。

这日初秋,天仍然暖和。

君至携了书,到了白马寺后山,依旧要脱了衣服,要去泡着澡背书文。

但是却发现自己的水潭被人占了,那人裸着上身,正泡在水里,头靠在后面大石闭目养神。

君至正犹豫着要不要打扰还是再另外找地方时,那人抬头朝他看来,“来了?”

君至这才细细打量了一眼,眼前是中年男子,比李叔能小几岁,眉梢眼角透着几分读书人的神色和姿态,但也颇放浪形骸,“阁下是?”君至听其语气,难道对方认识自己?

“你又来背书?”那人如问着晚辈的语气,让君至放松了些。

“是,”君至有些疑惑,他是如何得知。

那人指了指不远处山腰的一个草屋,君至看去,才发现那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茅草屋。

“时常在那草屋里打坐修禅,见你近日常来,羡慕得很,不介意就一起洗吧。”那人解释道。

君至呆愣片刻,还是问道:“阁下如何称呼?”

“百里池。”百里池言简意赅。

“驸马?百里大人?”君至有些诧异,“您如何在白马寺?”

“定西府几多无趣,还是白马寺难得闲适。”百里池边说边做了个请的姿势,“没打扰你吧?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君至,”君至见如此,这也是意外之喜,百里池,倒是个有趣的存在,或许是打开圣都局面的另一张牌。因此也脱了外裳。选了水潭另一边靠了,跟他说着话。

“你天天背书,可是要准备明年的国考?”自然还是百里池先开口。

君至点了点头。

“玄国······”百里池欲言又止。

君至岂能不知,从临海国回到定西府,便又回到了那个民间疾苦官吏贪腐的玄国。犹如撕裂成两个世界。君至又仿佛回到了和莫问一起闯过的天下,见过西北的旱灾,历过北境的烽烟四起,见过西南的饿殍遍野,见过东面的虚华。

“百里叔,可有后悔当年圣都赋诗?”君至问得小心翼翼,因为在眼前人的所经所历,他此时尚不能去切身体会。

百里池闻言不语,所有悲愤终究化在了击打在石上的那一拳,片刻便有鲜血渗出,缓缓流入清池。百里池看了看伤口,终究叹了一口气,“若为国,为一腔热血,一死又如何?但终究也不过徒劳罢了,这玄国,没救了。”

君至不知如何作答,其实,据他了解,百里池在西境,也算是尽力保全民生,怎奈大势已去,倾吞之时,杯水车薪而已。

“若是你,你会如何抉择?”百里池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年的回答,末了又加了句,“你多大?”

“啊···”君至没想好先回答哪个问题,“二十有三。”

百里池听完边摇头边笑了起来,“为何此时才报考?可是考了几次?”

“未曾报考,这几年母亲身体不好,陪着她四处走了走,又去东边天佑城游学,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君至缓缓解释道。

百里池点了点头,颇为赞赏:“二十有三又如何?也正当年少,明年国试,刚好,你刚才问我可有悔,若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君至想了想,“我会护家人安全,然后徐徐图之。”

“若忍无可忍呢?”百里池继续问。

“忍无可忍时,也必是我有把握绝对赢的时候,不然,就还是能忍。”君至想到和莫问杀的一个极其聪明的贪官,莫问几次想直接动手,但是君至知道贪官背后的势力,才是真正要摧毁的,所以便让莫问忍。

百里池听完,沉默半晌。

君至见他一时不语,也不催促,过一会觉得水有些凉,便起身穿衣坐在了大石上,“百里叔,夏天过去了,水开始冷起来了。”

百里池便也穿衣出了水潭,两人静静地晒了会太阳,又说了会话,中途百里池一度狠命咳嗽起来。

“百里叔怎么不回圣都养伤?”君至问道。

“回不去了。”

“百里叔一直要在定西府待着吗?不回圣都了?”

“也许吧,君至以后可以多来白马寺,我虽不擅权谋,但是国试,还是知道一二。”百里池仿佛对君至很感兴趣,也或许是无聊。

“好,”君至自然有这想法,如今见他主动提出来,更是求之不得,毕竟,他所掌的这西境,是必争之地,“多谢百里叔!”

“白马寺都是素菜······”百里池看着眼前年少,提示道。

“明白,”君至笑了,“姨娘做的饭菜最是可口,我以后午饭时分过来!”

百里池便起身,朝着自己的草屋走去,“孺子可教也,那晚饭了?”

君至哑然,白马寺里墨宝阁还有些距离,若是一天来回两趟?

“好好想想,年轻人。”百里池说着,已经走远。

君至想想,便也携了书,在白马寺牵了马,又问了方丈关于百里池的伤势的事情,那方丈以前便知道君至,虽然别了这些年,但还是认得。想了想,便如实告知了,也告诉了忌口的相关,又细细问了君至这些年的去处,君至一一作答。

那天回家,君至便央求了姨娘和老厨,教他做饭。

白马寺方丈到了百里池的草屋,看他正躺着休息,一张简单的桌子上放的斋饭还没用动,大概是真的吃厌烦了,不然不会自己搭个草屋篷,说是俗世俗身俗物,怕扰佛门清净。

“你是真心想教这孩子,还是想找个帮你做饭的人?”方丈问。

“都是吧。”百里池眼睛没睁开,“看他人物出众,又是读书的,今日交谈,也算有胆识。”

“那孩子不错,你如何教?”方丈向来开门见山。

“如何教?”百里池起身,看着他,“什么叫如何教?”

“相国病重,七王爷已经推荐了戴论,你与戴论的心思,不难猜,只是他还是高估了你。”

“哈哈,你说话总是如此狠,不过,他都走到相国的位置了。”百里池自嘲一笑,“这西境,是那砧板上的肉,圣都几方势力,包括那临海,怕都是要开始动了。”

“贤后很看重明年的国试,各地的人都已经在寻人才,”方丈说道:“难怪你看重这孩子,他心细稳重,看得透全局。”

百里池看了看方丈,道:“你很少夸人的。”

“这孩子·······”方丈欲言又止,“我替他算了一卦。”

“哦?”百里池有些诧异,“何解?”

方丈仿佛不想说,但还是点道:“你的抱负,或许都可以教给这个孩子,还有,戴论此人,善恶难分,虽然选了七王爷,但是他的性情很难猜,即使你们二人有什么,也不可太过倚重,圣都的那方天地,化人心为鬼魅,你二人这许多年没见,人心难测。”

百里池想到戴论,他的同窗,两人曾经所有的骄傲和轻狂,“七王爷如今权重,但是他的性情,和承欢殿那人,有什么区别?戴论为人古板固执,他不可能选贤后这边,贤后当年杀了他的父母,他又清高孤傲,只怕行事比国相更偏执,我又算什么,不过这洪流中的一滴污浊而已,这西境,谁要谁来拿吧,我没兴趣,对了,这孩子的底细查明白了?”

“查了,边境云松镇来的,母亲很注重他的学习,自己考到定西府,家里有两个仆人,如今在定西府开了个墨宝阁,之前母亲娘家里变故,陪着母亲守了三年的孝,又游学了一年,如今回来参加国考,很清白的底。”

“方丈很少管这些的。”戴论还是惊讶于方丈的坦白。

“国之将乱,倾覆之时,苍生难。”

百里池闻言,朝着那山下大喊了三声,仿佛将一世的悲苦都散了去,“那就听方丈的,我们再做最后一谋!”

“终究是你我,相伴到了最后。”方丈感慨。

“本以为会软香暖玉入怀,结果伴了你,了残生。”百里池仿佛很遗憾。

“软香暖玉?大公主?”方丈道,“你和她之间的姻缘,便是你此生悲惨的开端。”

百里池脸上有无奈的笑,“我,何尝不知?只是情字一字,我一生也没看懂。”

方丈不再接话,两人眺望着山下,仿佛在回顾自己的前半生。

“过些时日,那人还要来。”方丈想起刚刚收到的消息,说道。

“她,终究不是男儿,”百里池叹了口气,“不然,或许玄国,还能一救。”

方丈闻言不语,陷入深思。

“我也······我已经是不求之人了,不过,可以让她看看君至这个孩子,或许她会答应培植。”

“好。”

一开始几日,是君至携了饭盒来,过一段时间,君至便可以自己做起饭来了,也懒得天天拿着饭盒来回跑。百里池的手早已经挑断了手筋,已经无力再握笔,亦无心再赋诗。

百里池很喜欢君至,君至每天都去,与他辩论时政,百里池看着君至,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培植之心更盛。

转眼已经好几个月过去,这天下了大雪,君至骑了马,用食盒装了阿娘和姨娘做的点心,又装了两大袋的精炭,因担心雪大路难行,便牵着马走着,好不容易到了百里池的小木屋,对,这几个月君至和几个僧人一起,将百里池的茅草屋,改成了一个小木屋,还设了小厨房。百里池虽为城主,但善用人,自己懒得管陵城的事情,都是执笔官和武将代管。

那执笔官和武将,君至都见过,也交过手,算是也服了人心,他们再来时,对君至倒也有几分臣服。

君至到了白马寺后山,系好了马,拿了食盒,扛了炭,往小屋走去,“百里叔,醒着了吗?”

君至正要推开门,没想到那门却开了,“百里···”

开门的却是一个长得甚是好看的姑娘,与君至年岁相当,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兀,穿着白狐披风,衬得脸如粉妆玉琢般可爱,但脸上贵气不容侵犯,君至虽已贵为临海国少君,但是不觉也往后退了两步。

“啊!”

君至的后脑勺被使劲拍了一下,没控制住地喊出了声,不过不用回头也知道是百里池。

那姑娘看着,一笑。

在君至眼里,是倾城之色。

不知为何,总觉得眼前姑娘,很是眼熟。

这可奇了怪了,怎么自己总是看姑娘很眼熟,可又偏偏记不起来。

君至如此想着,自己也觉得好笑,嘴角便也忍不住扬起,笑了起来,便又被拍了一掌。

“看够了吗?”百里池接过他手中食盒,“把炭放在厨间,生了火来,然后去做饭,心儿姑娘喜欢吃清淡些。”

生火?不是从来不用火吗?

心儿?

好听的名字。

君至想了想,便去生火,先点了炭,炭都是上好的精炭,并无烟,送去了里屋,不见百里叔,但果然见心儿姑娘坐在床边,把那洁白的白狐披风裹得很紧,有些冷,见君至生了火来,十分高兴。

“你就是君至?”心儿姑娘走到火边,伸出一双白嫩纤细的手在炭火边取着热,十分好看。

君至看着她忍着冷的样子,有些怜惜,“小木屋太冷,姑娘为何不在白马寺里,择一间暖房住了?”

心儿姑娘温柔一笑,“陪城主一会,再去那边。”

“你知道我?”君至刚才想起她叫自己。

“城主多提到你,闻名多时,只是一直未见,”心儿姑娘坦言道,然后拿着双手盖住嘴鼻,轻轻呼吸,“这是炭火的味道吗?”

君至看着,只觉她行为举止间几多动人,脸上不觉红晕了几分,“是,心儿姑娘如此贵气,服饰又不是陵城样式?远处来的吧?”

“嗯,”心儿姑娘淡淡答道:“自圣都而来。”

“自己来的吗?”君至见她连个丫鬟都没带,因此疑惑道。

“带了些丫鬟仆从,在白马寺了,知道白马寺冬日风光袭人,每年都会来看看的。”心儿姑娘依旧淡淡道,双眼淡然而宁静,就着眼前的柴火,映着脸颊更是明艳,樱唇更是自然饱满而红晕,看得君至站了起来,起身到门外看窗外的白雪,脑海里却想着要是心儿姑娘立于那雪中,又该是何等风姿?

“可惜了,君至这几年在外,早知心儿姑娘每年来,待在这定西府也不错。”君至想到什么,便也说出什么。

心儿微笑地看着他,“君至这几年,都在哪里?”

君至回想了这几年的历程,此时看来,颇觉不可置信,“就是陪着娘亲,到处走了走。”

心儿点了点头,“甚好,心性如此坚定。”

君至听得赞美,颇觉开心。此时不远处,百里池手中拿了个暖炉,想必是去白马寺那边拿的,稍微有些急切地走来,看着站在门边的君至,直接无视,走进去将暖炉放到了心儿姑娘的手里,“不能待太久了,早点去东城过冬去,免得引起怀疑。”

“是,城主,”心儿姑娘应到,“待几天就走。”

君至闻言,听说起东城,问道:“心儿姑娘还要去东城吗?”

“对,每年也去的。”心儿抬头看着他,脸上笑容明媚,“君至去过吗?”

“去过,”君至朗笑,“遇见了两位有趣的人,只是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去见,颇觉遗憾。”

君至还待说什么,百里池给了他一个眼神。君至领会,才出去开始做饭,不一会,热乎的饭就好了,又炒了几个清心的小菜,君至摆好,便去了白马寺找方丈,留给他二人好好说说话。

君至找到了方丈,方丈正在一颗古松下积雪上练着拳脚,见君至来,看了他一眼。君至便乖乖地站在他身旁跟着练了起来。平时都是等香客们都走了才练,今日大雪也无人,何况心儿姑娘在陪着百里池,君至也无事可做。

“拳脚都是基本功,一个动作练到熟练,生死之际,才能救自己。”方丈见他有板有眼,很是赞赏。

“是,”君至应道,故意减了自己的力道,藏了功夫。

“通晓百家,应对之时,知道对方的拳势,便可以先发制人,走的时候将案上那两本书带着,回去熟读通晓,想出对应之策。”

“知道了。”

方丈说完,便进去了,留下君至自己一个人接着练。

君至反复练着新得的拳法,一时不觉忘了时间,待听得一阵拍手时,方才停下,见心儿姑娘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一旁,此时正满脸笑意的看着他,正拍着手叫好,“阿至还会拳脚?”

君至停下,闻得那声‘阿至’的时候,拳脚上就松了几分偏了几步,此时看去,心不觉又跳快了几分。

君至眉眼间有些不好意思,手足间有些无措,转移话题,“百里叔呢?”

心儿姑娘看了看方丈的屋子。

君至明了,回头看着心儿姑娘,“外面太冷,你去屋里吧。”

心儿姑娘摇了摇头,“我想看看白马寺,阿至能带我去吗?”

君至点了点头,“心儿姑娘想去看什么地方?”

“我也不知道,阿至天天来,带我到处去看看吧。”心儿姑娘的眉眼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动人。

今日大雪封山,白马寺根本没有香客,便索性封了寺,但大概也有心儿姑娘的缘故,百里池早已有意无意之间,说了对自己的培养和期许,从圣都而来的这位心儿姑娘,身份大概也不低。

君至站在佛殿外,看着里面虔诚拜佛许愿的人,静静地打量着,脑海里不知为何,却想到了东城的洛公子,给人的感觉都是如此,这么一想,也是真的很多年没有见到洛公子了,还有冷清秋。

君至正看着,就见心儿姑娘已经起身,转身出了佛殿,俯瞰而去,开心地道:“白马寺这个地方真的挺好的,又有佛音在耳,城主一定住得很好,难怪乐不思归。”

君至见她自己感慨,无需自己多言,因此也只是静静陪着。

“走吧,带我回去吧,”心儿姑娘又裹紧了披风,“有些冷了。”

君至应允,便带着她往回走。但是雪路难行,心儿姑娘好几次险些滑落山道,君至便把自己的袖子给了她,“路滑。”

心儿看着递给自己的那只袖子,脸上露出明亮的笑容,在这漫天雪地里,格外美丽,伸手握了袖子,发现还暖暖的,跟着他走过了这段难走的山道。

到了佛寺后院,心儿姑娘见过百里池和方丈,便去了暖房,君至依旧在树下练武,到了入夜时分,百里池便让君至先回去,说这几日也不用过来了。君至告别了几人,牵了马往下走,路途遇一队人马,领头的是一貌美男子,尊贵高洁,仿若不是人间之人,那人与君至擦身而过。

君至也向来高傲,从没有在男人堆里自惭形秽过,不过此时,倒有了好几分这样的意思。

怎么能有这么······干净的男的·······?

就是纯粹的气韵。

君至想了想,还是跟了过去,到了佛寺,见心儿亲自接了,知道是心儿的护卫,才又重新出发。

心想着,这人到底是谁?

等到了墨宝阁,已经有些晚了。

阿娘看着他换了衣服,沐完浴,将热汤热饭端了上来,君至吃完饭,和阿娘一起收拾了碗筷,一起下着棋。

过了几日,百里池着人来唤君至,等到了白马寺,却见着了另一人,此人正是冷清秋。

冷清秋见到他,也很是惊讶。

“原来君兄竟在定西府,”冷清秋先开口道。

君至回过神来,施了一礼,“是冷兄,好久不见。”

“多年不见,君兄可好?”

“还好,冷兄一定早就高中了吧,隐约听得冷兄拔了前几年的头筹。”君至说道。

“我以为那时,能见着你。”冷清秋貌似有些可惜,“那一年,颇无趣。”

君至听完笑了,“想必是冷兄才高,曲高和寡,难觅知音。”

“别人取笑倒也罢了,君兄也如此?”

“冷兄勿怪,不是取笑,是赞叹冷兄的才学,没能与冷兄争个高低,我也颇觉遗憾,只是家母身体有恙,又遇重孝,君至便陪了家母好些年,又在实仓府待了半年,如今回来,赶明年的国考。”

冷清秋听完,点了点头,原来还有这些曲折,君至这人,他是有意深交的,“那此一别,我们圣都再见。”

“此次一定,”君至想起几日前的思索,便问了一句,“不知洛兄如今在何处?”

冷清秋不察地看向身后,那里,心儿正徐徐而来,冷清秋回头,答道:“洛公子如今在东城,他闲云野鹤惯了,不喜入仕。”

君至明了,“以为洛公子也会参加国考呢。”

“要不有机会,君兄再去东城一趟,劝劝也行。”冷清秋打趣道,见人已来,说道:“准备好了,该回圣都了。”

君至见冷清秋与心儿相熟,想想大概都是在圣都,何况如今清秋还在官场。

心儿姑娘看了看二人,点了点头,“阿至,我们圣都再见。”

“圣都再见。”君至说完,发现自己有些不舍。

本已转身的心儿,听得他语气里的异样,再次转了身来,看着他,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君至看得那双眸子,不觉陷了进去。

冷清秋轻轻咳了两声,心儿终究转过身。

不远处,上次擦肩而过的那个神仙一般好看的男子,正等着心儿过去。

君至的一颗心,因为那个男子,倒也镇定了几分,是啊,这女子身边多是如此人物,自己又算什么?

心儿到了那人眼前后,扶了他的手,共进了马车。

冷清秋上了马,远远地对着君至挥了挥手,算是道别。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蜜爱新婚:简少的独家占有 穿越八零:御厨福宝赚翻啦 有风吹来 团宠玄学大佬她又美又飒 凤临天下:倾世女丞相 震惊!陆爷的重生小妻是亿万富婆 带崽归来,我被帝国大佬追着宠 重生医妃她美又飒 全家被流放,她从怀里掏出一亩田 反派老公绑定甜宠系统后,我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