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最后一周工作时间。
徐戎打算去看看淀粉工厂实际生产情况,这也算是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给全国人民送上的一份大礼。
袁老让大家靠天能吃上一碗饱饭,那徐戎就想着能让大家无论在多恶劣的情况下都能吃上一顿饱饭。
袁老一生奉献给天下众生饭碗的精神可敬。
作为袁老的后辈,徐戎没有道理不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听说今天徐戎要来,整个淀粉工厂都群情激奋,全部都到大门口迎接徐戎的到来。
如今这座工厂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正处于军方的管控之中。
“首长,您好,可算是没有辜负您的信任。”蒋教授站在众人的前面,与徐戎热切的握手道。
蒋教授的脸上满是激动的神色。
“蒋教授,我得跟你说声谢谢啊,没有你这种专业的人士领头,我们这个投产可没有这么快啊。”徐戎笑着道。
“首长,我可是真的要给您跪了。”蒋教授面上何止是激动,简直是虔诚。
凭借一己之力,打通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流程合成路线,而且还能有如此高的产率,比自然界植物生产对能量的利用率还要高。、
这是什么?
这是当代神农!
“那我可不要你跪,我要你把这淀粉工厂建得满华国都是,让华国的所有百姓都再无饿肚子的困扰。”徐戎拍拍蒋教授的胳膊。
“好,好,好。”蒋教授也是四十好几的人物了,此时竟然是热泪盈眶。
如果说之前在工程院大楼里是开玩笑要给徐戎跪下的话,此时蒋教授是真的对徐戎五体投地。
蒋教授做向导,跟徐戎一一介绍淀粉合成工厂里的每道工序。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在远处的高楼中,在狙击射程之外,有远程超高清摄像头正远远地观察着淀粉工厂中的一切。
而这拍到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加密的卫星频道隐秘地传向大洋彼岸。
此时的大洋彼岸已经是深夜,可是五角大楼中某个部门仍然是灯火通明。
中情局的局长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通过隐秘渠道发来的各种信息,一帧一帧地检索其中的有用信息。
这段时间米国通过钝刀子割肉的手段遏制华国的粮食购进渠道,想要给华国进行极限施压。
既然能源方面没办法拿捏你华国,那粮食方面你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纵使你华国的粮食安全库存备得很足,能扛得住一时半刻,但是你能扛得住我一年两年?
开始的时候,米国能观察到华国的高层对于粮食安全问题还是比较焦虑的,可是最近几个月好像突然间就淡定下来了。
米国的情报部门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淀粉生产工厂。
米国的科研界通过中情局了解到华国已经可以工业化生产淀粉的时候,都有些懵,这特娘的有些逆天吧?
最近华国的学术界是吃了大力丸吗?
怎么这么生猛?
可控核聚变率先突破也就算了,这工业化合成淀粉的技术怎么也搞得这么快?
出于对技术的渴望,米国科研界要求米国情报部门抓紧把这项技术给弄到手。
于是就有了这全天候无死角的渗透观察计划。
只是,时间尚短,还未找到合适的机会打进这座淀粉工厂的内部。
米国中情局的局长看到传回来的画面,眼睛骤然一缩,眼中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
看着画面上正在淀粉工厂技术负责人蒋教授带领下参观工厂的那道年轻的身影,中情局长全身的肌肉紧绷。
如临大敌。
中情局长的机要秘书从来没见过自己的领导有如此的姿态。
哪怕当年双子楼被撞,就在现场紧急处理突发事务的局长也没有如此吃惊的表情。
即便局长当年只是个小队长。
“sir,您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吗?”机要秘书紧张地问道。
中情局局长摆摆手,没说什么。
机要秘书顺着局长的目光看向他对面的玻璃幕墙,一张年轻人的照片贴在正中央,围绕着这位年轻人有一系列的事件。
可控核聚变?
燕都大学?
......
秘书摇摇头,正准备将门关上退出去,传来了局长森冷的声音。
“传达我的命令,华国境内在这座化工厂周围所有的力量,务必在不引起任何关注的前提下埋伏到这座淀粉厂周围,等待我的下一步指令。”
秘书重重地点了点头。
“还有,必须是毫无痕迹,绝对不能引起华国的警觉。要是有人敢办砸了,那就等着去见上帝去吧。”
秘书心中凛然,局长的手段自己可是太清楚了,若是落在他的手里,就算是想求死也难。
......
“首长,这个是我们原料仓,这都是罐装的二氧化碳。”蒋教授一边走一边介绍每个厂房不同的作用。
徐戎感叹,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才能做好。
“蒋教授,现在我们二氧化碳的来源还充足吧?”徐戎随口问道。
“首长,您就别叫我教授了,我听着臊得慌。您叫我小蒋就行。”蒋教授谦虚道。
今天陪着徐戎一同前来参观的还有刘教授和齐教授,两人对蒋教授这番姿态都有些嗤之以鼻。
老蒋啊,你这浓眉大眼的怎么也这幅姿态?
这不像你啊。
忘记了那天在工程院实验室里的倨傲样子了?
“首长,现在能源非常便宜,从空气中抽离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首长,多亏了您这个技术啊,我国的低碳战略算是补上了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徐戎点点头,在可控核聚变近乎免费的能源加持下,这二氧化碳简直就跟不要钱一样。
两者相互配合,这对于减排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首长,这两个有三层楼高的罐子就是反应釜了。”蒋教授指着面前这个金属罐子道。
说着,蒋教授非常感慨。
不知道这首长是怎么有如此恐怖的科研能力的,简直就好像是没有能够难倒他的问题。
这反应釜对设计和材料的要求非常高,要承受几千个大气压强,蒋教授带着一整个团队紧急攻关了半个月都没完成。
没想到汇报给首长以后,仅仅只是两天后就带来了完整的设计图,还有反应釜需要的特种金属的样品。
简直就是神仙般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