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和谈(1 / 1)

“太师当真不知?”

王允配合张恒做出吃惊模样,今天他要知道张恒到底要干嘛?

若张恒真是要一意孤行,那就不能慢刀子切肉,必须快刀斩乱麻了。

“子师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本相躺在府内的确不知。”

张恒演戏演全套一问三不知,他要看王允是怎么个说法,世家又是什么态度?

“既如此,王允便大胆告诉太师实情,以免太师蒙在鼓里还不自知。”

王允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张恒,包括校尉伍琼被张秀差点刺死,所有官兵出不得洛阳城。

还有城外粮食收割混乱,以及城内遍布的谣言。

“竟有此事?

不过本相早就说了,手下人有一顿没一顿,他们饿极了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也理所当然。

不过那些粮食,到底是周家的还是卫家的?

本相也好知道,就是赔罪该向何人吧!”

张恒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直奔主题,关于河东卫家漏税,这件事情是躲不过去的。

“是河东卫家的,只不过尚书周毖当年于卫家有恩,卫家把地借予周尚书数年,后来卫家也忘了这事!

周尚书已经补齐了这些年税银,他找到王允希望王允求情,求太师把粮食送回去。

他家里大小十七口,都靠秋收的那些粮食过日子。”

王允叹息一声如实说出,世家啃食大汉骨血这件事无可避免,被收割的粮食里还有他太原王家产业。

不过王允是如数交税的,没有像河东卫家那么无耻,世家的脸面都被他们丢尽了,省钱也不是这么省的!

“既是河东卫家粮食,那就让卫家人来取,该有多少本相就赔他多少!

不过本相听说河东卫家卫仲道素有才名,想不到他家中做事竟是这样,他好像还被举孝廉了是吗?”

张恒点点头答应,要粮食可以叫卫仲道自己来,顺便聊聊他这个孝廉,还要不要了?

“哎!

卫家做事的确有失考虑,那些粮食就送于太师部下,造成损失由王允承担好了。”

王允听到张恒的威胁也是头疼,大汉的举孝廉严格来说,真没有几个家世清白的。

而举孝廉的考核制度之一,家世清白是首要的,你家里偷税纳税上失信人了,你们孩子还想当公务员?

“那怎么好意思?

不过本相听说,好像有很多官员弹劾本相,想不到本相在官场,人缘竟然这么差。”

卫仲道的问题解决之后,张恒和王允谈起了自己的立场问题。

不管为何西凉军这次行为的确过火,如果世家准备追究下去的话,张恒也必须给世家一个交代。

“听说这次犯事的几位,都是太师底下的能人干将,若过于苛责有损太师体面。

让他们去廷尉府认个错,走个过程到时候再从轻处理,太师你看意下如何?”

王允也是认真的谈起这个问题,如果说这次事情世家没反应的话,以后董卓随意进出皇宫,也都不需要找什么借口。

“子师你说的很对,本相也觉得他们做的过火了!

不过本相的部下名额人数,朝廷还没有检查清楚,严格来说他们只是本相私兵。

所谓私兵嘛,有奶就是娘。

现在本相这个老母鸡不下蛋了,他们不甩本相,本相也没办法!

不如我给下个诏书,子师大可叫廷尉他们去拿人,本相保证绝不阻拦!”

张恒很热心的给了个解决方案,你要搜查令、你要逮捕令、我都签字。

只要你能拿走人就行。

“太师,这不是为难王允吗?

温候等人部下何止数万精兵,莫说是小小一个廷尉,便是禁军出动也未必拿得下他们。

要是这事情拖久了,他人可不管,私兵是否归属太师部下?

对太师你的名声也颇有损失!”

王允听到张恒放任的态度,瞳孔紧缩了几下。如果张恒不管不顾的话,那他必须要想办法联系其他诸侯。

“不是本相不想管,而是没法管。

朝廷不拨粮,本相又不会变出粮食。

那些士兵不反本相,就已经够给本相面子了。

而且朝廷对于本相统率人数不清,若是能确定人数,本相统一归属那就方便的多。

便是无钱无粮,本相也要让他们听话,毕竟那是大汉的兵不是。”

张恒也给出了两个选择,你要么给钱粮我去安抚、

要么给我一个名义,但下次作战胜利的话,可就要如实按人数奖赏给我。

这就是一次性买断,和月月领工资的区别。

只要朝廷确定名义,张恒马上去欺负一下王匡,顺便把河内司马家那几个妖孽抓过来。

“事关重大王允做不了决断,还望太师先约束部众,莫要再引起纠纷。

三日之内,王允必给出一个答复。

而且陛下登基大典在即,如今洛阳百姓人心惶惶,我等三公脸上也无光不是!”

王允思索了一番,决定还是先稳住张恒,钱粮世家们都有。

只不过不是自己的手下,为什么要出这个钱?

但指望刘协又指望不上,他就是个傀儡皇帝,国库空虚的不得了。

“子师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本相肯定要给你这个面子。

我马上派人去约束温侯他们,谁不听话我打谁,只不过时日不可过长。”

张恒连连点头答应,似乎殷切希望下一秒就拿到钱财,让王允宽心的同时心中不住冷笑。

终归是手里没粮心里慌慌,没有养这么多兵马的能力,就拉这么多兵马的队伍,活该董卓你今日如此。

“那一切拜托太师了,王允一定速速给太师回复,太师也要安心养病,身体为重!”

王允又关心的说了几句,双方互相客套一下,然后王允起身离去。

“太师情况如何?”

李儒和贾诩本就在偏房等待,等王允离开后走了进来,张恒盘坐在榻上若有所思。

“这一次应该是混过去了,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我估计世家应该会给我们一大笔钱粮。

不过袁绍打败韩馥的速度,应该会变快一点,世家不可能长期容忍,我们这样不可控的存在!”

张恒点点头,迁都最关键的,其实就在于耕作百姓和刘协。

百姓现在基本稳了,虽然有了存粮,但大多和主家有了纠纷。

加上能干事的佃农,张恒掌握了大致信息,到时候哪怕是强行驱赶,也要把他们带到长安。

刘协那边有张让和董璜看着,登基大典之后直接带走,也不怕有太多纠缠。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便是董旻那边!

如果董旻一直不来消息,张恒只能在洛阳一直拖着,现在就是时间的赛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邪王束手就情 三国之北汉燕王 我就是要做皇帝 豪门神婿 最强小山民 皇上我真的只想做平民百姓 十国千娇 红楼:我的姑姑是元春 大唐没想到吧我是李二 两位皇兄请上路,大唐有朕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