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文此言所说当真?”两人大惊失色。
“然也。两位居庙堂之高,不知其事,晚辈处江湖之远,恰有所闻。太平道已秘密组建军队,号黄巾军,黄巾军分大小方,大方者,万余人,小方者,六七千人。各方首领,皆为渠帅。据我所知,中常侍就不止一人是太平道中人。黄巾一旦起事,里应外合,大汉危矣。”
“子文这个消息太重要了,明日我就上书陛下,彻查十常侍,打击太平道。”卢植以掌砸拳,豁然起身。
张正摇了摇头,看着卢植,却不说话。
卢植瞧见,问道:“子文为何摇头,难道我说的不妥。”
“卢公所言,正不敢苟同。”张正看着卢植的眼睛,认真的道:“卢公以为,你上书之后,陛下和重臣就会高度重视,甚至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斩杀与黄巾勾连的中常侍,批捕太平道教徒,还天下一个靖平吗。你错了。陛下不但不会相信,还会再次斥责你妖言惑众,十常侍更会诬陷你陷害忠良,甚至连那些尸位素餐的大臣们都会说你卢植是杞人忧天。举世独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外如是。”
面对张正毫不客气的话语,卢植,皇甫嵩无言以对。他们知道张正所说乃是实情,连自己人,那些公卿大臣都不相信,又怎能让陛下相信,何况还要直面十常侍。
“那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不做吗?”二人对朝廷彻底失望了,他们深深地理解了当年屈大夫是如何地无奈,为何投江而死。
张正慢悠悠地说道,语气不急不缓:“不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黄巾壮大,遗祸天下。”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二人满心不甘。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张正猛地提高声音喝道。
“非这样不可?”
“然也。我知道二位对大汉的感情,我也不忍黎民苍生受难。但我问二位,各州郡官吏皆有从黄巾者,若是朝廷愿意信任二位,派人稽查这些官员,你们能保证派出去的人能克己奉公?不会打击报复,收受贿赂?再则,太平道教徒甚众,很多人只是信奉太平道教义,并无反心,那你是抓还是不抓?若抓的话,百万之众,抓哪些?”
“我们再说说势。天下为何会有这么多百姓从贼?他们大字都不识一个,他们为什么会反?那些朝堂上的官老爷们恐怕永远不会知道。但凡有一口饭吃,百姓们也不会反;但凡能活下去,谁又愿意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从贼反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大汉现在虽未病入膏肓,但也不远矣,你们想救也救不了。如今的大汉需要当头一棒,让陛下和有志之士警醒起来,否则,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是大势,非人力可以阻挡。就算二位提前化解了这次危机,那也是饮鸩止渴,下次也会有更大的危机等着大汉。”
卢植和皇甫嵩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神情萧索地点了点头,眸中含泪:“子文所言,我们明白了。枉我们自认为大汉忠良,没想到临了临了,我们却做了一次助贼之人。”
“临患不忘国,忠也。只要能让这大汉回归正轨,二位所为就是大义。至于青史,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就是。”张正给了被忽悠瘸了的两位忠臣一顶高帽。
“好一个,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不错,我们问心无愧即可,至于史书怎么写,那都是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