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永乐 > 第81章 安南后置事宜,班师回京

第81章 安南后置事宜,班师回京(1 / 1)

在征服安南一个多月后,诸多的事宜都在按照朱高炽的设想在进行,有着张辅等人的辅助,倒也轻松不少。

朝廷的旨意也下来了,随之还有诸多的官员和读书人。

都是来安南上任或者传播大明文化的,当然朱高炽也提拔了不少安南的有才之士,总布不能都任用大明派来之人,给安南百姓留些希望。

安南置交趾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分十七府,曰交州、北江、谅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宣化、太原、镇蛮、谅山、新平、义安、顺化、升华。

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县,卫十一,市舶司一,改鸡陵关为镇彝关。

敕尚书黄福兼掌布、按二司事,又以侍郎张显宗为左布政使,以都督吕毅掌都司事,黄中为副都指挥使,统辖交趾各卫所之兵。

还修建港口并派遣了大明水师长期驻训,以维护南洋的航海安全。

在大军的威慑下,安南等地的改制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有顽抗之人皆是被军队直接镇压了。

所有的一切都在正轨上,不怕死敢于抵抗大明政策的,都只能去地下抗议了。

移民工作也在逐步的进行中,在威逼利诱之下还是有不少的人移民。

为此朱高炽还把安南之前的降军派了一部分跟随安南的移民到广西,云南等地进行驻防。

这样一来可是让安南百姓安心不少,二来也是为了削弱当地的土司势力,增强朝廷的控制力。

在安南所有的事宜都按设想进行时,朱高炽也有了回京的想法,自己再待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

安南的改制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出成效的,就像上好的田也是需要牛好好的深耕,才能孕育出生命,.....啊不是,才能出成绩。

自己出征也已经半年了,是时候回去了,一个月前朱高炽也收到了太子妃生了个大胖小子的消息。

朱高炽还没有取名字,打算着等自己回去商议商议,毕竟这可是自己跟太子妃真正全程造出来的第一个孩子。

朱高炽把安南等地的事宜都交给了新任的布政使兼按察使的黄福,还跟其深入交流了一番,把自己对于安南的治理想法都说了出来。

沐晟则是仍然留在安南坐镇,把之前沐晟带领的大军编入交趾布政使司的卫所中,这将是日后交趾的守卫军。

这些大多都是从土司和藩王中召集的,留在交趾最为合适。

永乐四年六月初。

朱高炽跟张辅带着不到十几万的大军班师回京,其中还带着数万的俘虏,这些大多都是多邦城一战的俘虏。

对于俘虏朱高炽可就没有那么好相处了,大明如今地方上修建水泥路正愁没人。

如今有数万的免费劳力,自是好好利用一番,不修个一两年的绝对不放回去。

当然若是表现好也可以赐予他们大明的户籍。

一路上安南的百姓还是比较热情欢送的,主要还是朝廷下令免了一半的税收,还有诸多的优惠政策,收拢了不少的民心。

同样也有一些敌视的目光,不过朱高炽相信时间会慢慢让他们消失的,大明交趾会慢慢代替他们心中的安南。

经过快一个月的行军,终于是快要到达京城了,一路上朱高炽把安南的俘虏都交给了各地管理,物尽其用。

半年未见,朱高炽心中甚是想念自己的东宫了,主要那里有着自己深爱之人,还有自己未见面的儿子。

当大军到达京郊,隐约看得到京城时,朱高炽看到了前方百官皆是在城郊相迎,后面还有诸多的百姓。

“臣等恭迎太子爷凯旋。”

“臣等恭迎太子爷凯旋。”

当朱高炽来到时,文武百官皆是跪下来祝贺道。

身后的百姓也纷纷跪下,不过难掩脸上的兴奋之色,这是身为大明子民的自豪。

”太子爷千岁,陛下万岁,大明昌盛。”

.......................

百姓的高呼声似是能够震撼山岳,后面的京城看似都被百姓的呐喊声震的抖了抖。

嘈杂却异常动听。

“平身。”朱高炽连忙让百官起身,身边的侍卫也大声传太子爷的命令。

朱高炽跟夏原吉等人推诿一番才坐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没有出来露脸。

大军在百官和诸多的百姓的欢呼下进城,每个人大多带着激动喜悦的心情。

不过却也是有些人心情异常沉重,因为他们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自豪的走在大军行列之中迎接着百姓的欢呼。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虎贲 重返大隋 男儿行 我家后院是唐朝 混在初唐 崛起美洲1620 大唐音乐人,唱哭各朝皇帝 驰骋大宋 极品驸马 战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