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永乐 > 第138章 百姓的爱戴

第138章 百姓的爱戴(1 / 1)

“不是,不是。”

“臣只是觉得此事太过离奇,臣绝没有怀疑太子爷的意思。”

“臣等会就派人去跟进此事,一定完成太子爷的旨意。”

司才英一脸的尴尬的说道,自己确实之前对太子爷态度不太好,但还真没有怀疑太子爷真会做出这些欺世盗名之事来。

只不过是认为太子爷是被人欺骗了,大明的太子爷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司才英知道太子爷心中是装有百姓的,也真的在为大明的百姓做事。

这也是司才英会来到大明报社的原因,若是换成汉王和赵王等人司才英即使罢官不做也不会来到大明报社。

也只是因为是太子爷,自己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愿意为太子爷做些事,为太子爷分忧,更是为了大明的百姓。

“好,此事就麻烦司社长了。”

“孤今日就告辞了,希望司社长能够把大明报社发展的更好,能够为大明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

朱高炽凝重的说道。

“太子爷放心,臣一定会管理好报社,为大明的百姓造福。”

司才英挺直腰板说道,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

舆论的力量若不是去占领,那就只能等着别人占领了。

而且往往舆论的力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好,孤相信司社长。”

朱高炽鼓励一番后便离开了。

“臣恭送太子爷。”

司才英在身后拱手高声道,心中也是下定了决心把报社弄好。

“朴吉,去钦天山。”

车内的朱高炽声音传出来道。

“是。”

车外的朴吉应声回道,心中也有了丝波澜。

太子爷今日驾临报社,如今又要去钦天山,看来这天下要变天了。

钦天山又称鸡笼山,北依城墙,玄武湖,在南朝是皇家禽兽的圈养之地。

但是如今的却是许多大明学子心中圣地。

因为大明的国子监就是设立在钦天山,旁边就是玄武湖的京营。

朱高炽坐在车内也是沉思许久。

红薯和土豆这些作物毕竟不是大明原有之物,刚开始肯定会出现口味不适的原因。

但是经过引导和朝廷的推动,朱高炽很有信心能够让百姓乐意种植这些作物,实在不行就是强行颁布政令也要推行下去。

若是真的发生什么灾难,大明的粮食不足够的话,那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更为关键的是朱高炽知道最近草原方面很不平静,父皇北巡也有震慑草原方面的原因在其中。

但朱高炽心中猜测顶多也就是让那些蛮夷忌惮多些时日罢了,特别是鞑靼扣留大明的使臣、经常袭扰北平。

已经激起了父皇的杀心。

虽然后人都知道太祖狠辣,但是太祖更多的是对自己人。

在朱高炽看来要说明朝最狠的皇帝的话,父皇绝对不次于太祖,父皇是对敌人更狠,五征漠北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而且朱高炽可知道父皇这几年对漠北可投入不少的精力,先是不断的让蒙古三个部落鞑靼、瓦剌、兀良哈团结不起来。

让他们互相消耗。

还暗中关注着漠北的动向,这也是朱高炽这两年急于稳定国内的原因,父皇快要压不住心中那颗好战之心了。

大明也到了不得不打的地步了。

自己只能快些把大明的内部稳定下来,打造一个强盛的大明,才能够有能力征战外邦。

至于儒家所谓的那套礼制,在朱高炽看来从未有什么不征之国,现在不征只不过没到时机罢了。

同情弱者?

别可笑了,国家之间只有弱肉强食,跟别人讲礼法那只会可笑至极,这是朱高炽从历史中学到的。

朱高炽已经内心已经有预感了,无论是蒙古还是大明,这几年之内必定要一场大战。

蒙古急需一场战争来转移内部的矛盾,而大明也需要稳固边关,两方都有不得不打的理由。

大明太子爷的车马在京城之中行走。

京城的百姓远远看到,急忙避让到两旁跪下行礼,不敢冲撞。

“太子爷驾临了!”

“大家快让开,不要耽搁了太子爷的行程。”

行人们远远看到朱高炽的车驾,大声的呼喊道。

即使没有人开路,百姓听闻太子爷的车架即将到来时就早早的退到路旁。

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敬重,这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百姓们对太子爷那是出自内心的敬重,不像面对其他人一样只有敬畏,那是因为权势而不得不低头的无奈。

百姓的异样自然也是让朱高炽察觉了。

不过朱高炽没有出来,而是让人快速的经过,不便太过扰民。

看着车外那些百姓,朱高炽心中却是异常的温暖。

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些自己身为大明储君应做之事,却能够得到百姓如此的爱戴,让朱高炽内心是羞愧不已。

自己是有为大明百姓着想的目的,但先前也不过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势罢了,但百姓的内心里却是那样的淳朴。

让朱高炽在经历过那些勾心斗角后,心中对这片土地,这样淳朴的百姓更多的炽爱。

这一世定要大明伫立在世界之巅,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受任何人的欺凌。

车外的百姓虽是跪着,但眼睛却是时刻的盯着太子爷的车驾,想要一睹太子爷的容貌。

要是其他人百姓不敢如此,但是他们知道车内的太子爷不会怪罪自己等人。

朱高炽看着车外的百姓各种姿态,眼中有对自己的敬仰和敬重,每个人眼中都是和善的眼神,似乎能够为大明拥有这样一个储君而自豪。

不知觉间朱高炽的眼中却是红了一片,眼角似是有泪水要喷涌而出,抬手擦了擦,把心中之情放入内心深处。

而朝中的大臣听闻太子爷出了外宫后,个个急忙派人关注朱高炽的行踪。

若是朱高炽敢出京师,这些人心中早已下定主意,就算是死谏也不能让太子爷离开京城半步。

这是这些大臣心中最大的忍耐,一个监国太子爷,丢下朝中诸多之事跑路了,这未免太过离谱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女谍 人在汉末是兄弟就来砍我 三国之公子曹丕 大明1644,我来自未来 现代大唐 陛下何故造反 三国之志在千里 明末之七海为王 再见,达瓦里希! 穿越之盛唐小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