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想让同安侯带着孤的令牌去辽东指挥使司走一趟,盯住兀良哈三卫。”
“若是三卫有任何异动,可以调动该司和边镇所辖的大明军队阻拦。”
“若是阻拦不了,那就把这些部落之人全部杀尽。”
“孤不希望被人堵在草原上。”
朱高炽说道,语气无比的冷漠,或许辽东指挥使司是不可能拦下所有人。
但是这些部落的那些百姓注定短时间跑不掉,朱高炽就不相信把部落之人屠杀了。
这三卫的士兵会放弃不管。
按理来说自己令牌一般是调动不了如此多的军队的。
不过在来北京之前父皇就已经把北防所有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
见到自己的令牌,这些将领自然不敢不听。
“太子爷放心,属下一定不会让兀良哈三卫出现在大军的身后。”
火真保证道,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若是到时候大军深入草原之中,这三卫出现在身后。
那么对于这六万大军来说可就是一个灾难,注定会损失惨重。
甚至一个不慎会全军覆没,这绝对是大明不可接受的,更不用说其中还有着大明的储君,这可是大明的国本。
至于向平民开刀,对于火真来说更没有心理压力了。
不说自己本来就是草原之人,草原上的杀戮可残忍多了。
就是几个部落一向跟大明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享受着大明和朝廷的诸多待遇。
另一边又心向鞑靼和瓦剌,让火真也是不齿。
任何战争都没有无辜,当兀良哈三卫出动背刺大明军队的话,那么注定要付出代价的。
而这代价就是用他们部落所有人的生命来换的!
“嗯,此行只需要盯住三卫即可,不用节外生枝。”
朱高炽说着从怀中解下了令牌交到火真手中,叮嘱道。
这些武将对于兀良哈三卫不满是非常常见的,因为这三卫的待遇太丰厚了。
但就是享受着朝廷的恩宠,这些人对于大明不仅不感恩,甚至还想着投靠鞑靼和瓦剌。
自然会引起朝廷武将的不满。
“放心吧太子爷,属下知道轻重。”
火真笑着说道,心中知道太子爷这是信任自己。
不然这个重任为何不选择赵王,淇国公,甚至让其他三位侯爷。
这几位都比自己合适,更不用说自己还是蒙古人出身。
太子爷既然不选择那几位,偏偏选择了自己,说明太子爷更信任的还是自己。
“嗯,下去准备吧。”朱高炽拍了拍火真的肩膀说道。
“属下告赐。”
火真抱拳说道,也是转身下去着手准备了。
而这也拉开了此次北征,后面有赵王朱高燧坐镇,随时策应。
东北那边又有火真盯着,朱高炽可以放心的让大军出征了。
三日过后,朱高炽,淇国公丘福带领着六万多的大军跨过边关向草原而去。
六万大军足足有一半都是骑兵,这就是专门应对草原部落准备的。
这次的大军带的粮草也只够三个月所需,不多也不少。
但是在草原之中,谁知道又会发生什么意外呢。
大军自大同府出关以来已经行军了足足七日,但是在茫茫草原之中这六万大军却是显得那样的渺小。
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大多数人都会有烦躁的情绪。
但朱高炽却是异常的平静,因为朱高炽知道身为这支大军的真正掌控者,自己必须保持时刻的冷静。
任何的一丝情绪的波动,一个不慎,那都会让这些大明的将士丧身草原之中。
“太子爷,前方就是赛音山达了,根据传回来的消息,鞑靼部落所在离这也只有五日的路程了。”
徐辉祖现在朱高炽身边说道,这也是野战团全部出动参加的第一次战争。
心中早就有些按耐不住了,对于一个将领,只有这个时候才是最兴奋的时候。
“你觉得鞑靼会等着让我们去打吗?”朱高炽笑着说道,无论朝廷的动作再如何低调。
诸多军队的调动,甚至是六万多人的大军进入草原多日,恐怕鞑靼早已经收到消息了。
甚至周围可能已经有了探子远远的跟随者。
毕竟对于这些生活在草原的部落来说,这才是他们的家,他们最熟悉的地方。
“不会,要是我是鞑靼的头领,肯定不会把战场放在部落之中,那样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徐辉祖摇一摇头说道。
“让大军原地下寨吧,休息一晚明日在行军。”
朱高炽看着天色已经快要暗下去说道。
大军的扎寨也是颇多规矩的,不仅有塘骑在周围十里之内巡逻,更是会在营寨外设置预警之物。
因为是深入草原之中,每一晚朱高炽都是要求大军严格遵守军令,安营必须下寨。
若是不下寨,草原地势平坦,加上敌人基本上是骑兵,一个冲锋就会被近身。
那么等待大军也只有惨败的结果罢了,跟那些蛮夷一对一近身可就太吃亏了。
在大军营寨二百里外的一处山脉中,虽然是山脉,但也只不过是几座小山峰组成而已。
也是荒凉的一片,不过山后却是密密麻麻的帐篷,还有人在不停地搭建,显然是新到的。
这是鞑靼部落的军队,自朱高炽带领大军出关后便被鞑靼部落的探子发现了。
得到消息的鞑靼自然不会选择让明军行进到忽兰忽失温,部落的所在。
所以阿鲁台和本雅失里收到消息后,便有阿鲁台带着鞑靼的七万大军,再加上下面一些小部落的军队。
足足快十万大军前来阻止明军,对于这次大战阿鲁台可是极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