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放心地将中路军大权交给李由,甘愿做一名后勤总管,带着缴获的物资返回阴山下的营地。
不过在半路上,蒙家亲卫将领迎面奔来,让蒙恬眉头紧皱。
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他是不会亲自前来通传的。
“大帅......”亲卫将领来是来了,可是真要禀报这件事,还是让他们有些犹豫。
蒙恬扫了一眼他们,皱着眉头问:“是不是营地发生了什么事?”
“大帅......莫将军的徒弟苗英来了。”
“然后呢?你们让她进营帐了?”
“是......”
蒙恬想了想,毕竟是莫问天的徒弟,估计也是李超回去被苗英逼急了才说的,那小子对苗英的心思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也没法怪他。
“算了,看就看吧。现在她在哪?”
“大......大帅,她......她......”
“你们什么时候这么婆婆妈妈的?快说!”蒙恬感觉到事情不对,如果苗英还在营地,他们也不至于离开营地来找自己。
“她带着莫将军......跑了。”
蒙恬一怔,什么玩意?
亲将领见蒙恬愣住,赶紧又补充:“她让我告诉您,她有办法让莫将军活过来,属下觉得她是莫将军徒弟,不可能说这种谎骗我,所以......所以擅自做主放她走了。”
蒙恬怒目圆睁地看着他,举起长刀就要冲着亲卫将领用刀背拍下去,这一下不说拍个骨裂,起码也要皮开肉绽。
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当时苗英对自己说那一番话,自己也可能会放她走,毕竟苗疆巫术实在过于神秘,任何可能性都会发生。
尤其,莫问天虽然活着,但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办法让他短时间复原。
想到这,高举长刀的蒙恬又缓缓把手放下,可能也是年岁大了,暴脾气都收敛不少,只是“哼”了一下,把亲卫将领晾在原地,自己跟着押送物资的部队回营地去了。
秦皇三十二年冬,以蒙恬、蒙毅、王贲、章邯、李由等名将带领的三十万(正规军)北伐匈奴之战,虽然中途发生意料之外的凶险,但终究是在强大的秦军的猛攻下,收复贺兰山、狼山、阴山、以及黄河北部的河套地区,彻底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
李由带领大军突袭月氏大军,与西路军上下合围,将其全歼,至此,大秦帝国西域再无战事,月氏名存实亡。
秦皇三十三年春,征战数月的北伐军班师回朝。
北伐军大胜的消息早就通过传令兵不间断地一路传回咸阳,不仅是咸阳上至秦皇、下至百姓都在欢庆,就连三路秦军返回时,沿途各大郡城都是一派欢庆景象,除了东路军自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做到什么,甚至差点被匈奴歼灭,其他两路都是志得意满、士气爆棚的样子。
西路军损失也有将近两万人的损失,但是他们是用命打出来的战略优势,也为中路军能够轻松占领西北大本营打下基础,可以说西部战场上,两路军战功平分秋色,虽然看起来中路军损失更小,战果更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西路军的作用。
可真要说起来,这场北伐战役贡献最多的,不是哪一路秦军,而是一个人。
一个在绝大部分人心里已经阵亡的将军,一个凭一己之力屠杀上万匈奴,分裂匈奴王族内部,以身阻挡一支在秦军意料之外的二十万匈奴大军。
如果没有他,不仅东路军会被全歼,甚至中路军也会被前后夹击而溃败。
大秦帝国的欢呼声是给得胜而归的大秦强军的,而这些享受崇拜的将士中,却没有他的身影。
西路军和中路军回到咸阳时,小梅花和青儿并没有出现在他们入城的西门。
毕竟莫问天是在蒙毅带领的东路军,要入城也应该是在东门,而且归期不同,也会有人来专门通报。
小梅花前段时间听说蒙毅回来了,他直接进宫好像做了什么事,被秦皇赶出皇宫回家自省。她便没有打扰蒙毅去打听莫问天的消息,不过她知道,既然蒙毅能离开东路军回到咸阳,就说明东路并没有什么危险,不然一军统帅怎么能在战争没结束的时候亲自回来。
她很安心。
北伐军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来,她更开心,她知道莫问天快要回来了。
于是她在等,等到西路军归来驻守陇西郡,等到中路军安置在城北军营,等到蒙恬和蒙毅不知道为什么闭门不出。
等到东路军终于出现在咸阳东门。
她以为走在最前面战马上的年轻男子是他。
可惜不是。
李超离着很远就看见城门旁边的莫府马车,也知道自己的师父和青儿姐就在车里。
一时间他真的想干脆掉头跑掉算了,可总是要面对。
队伍走近,小梅花看清领头的人是李超时,神情一怔,可这是大部队进城,她又不好上前去问个究竟,只能带着疑惑和一丝不安,等着回城的将领队伍走完,驱车跟在队伍后面。
东路军是最后归来的部队,一般将士都已经安排在城北军营待命,等待战后的嘉奖。
李超也是在军营等了好久,根本不敢回泰山村或者莫府,要不是宫里下令命他带着功勋将领进宫,他真的不想出现在他师父面前,哪怕这奖励他都不要了。
可终究违抗不了皇命。
李超带领一众莫府弟子和其他将领来到皇宫,在领路宦官的指引下,第一次见到雄伟的咸阳宫正殿,第一次见到大秦帝国皇帝。
也第一次见识到朝堂的虚伪。
北伐战役的各种结果和细节,在战争过程中就已经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宫中,甚至很多其他路的秦军不太清楚的事情,秦皇和李斯几乎都有所耳闻。
当然包括莫问天的事,只不过,他们只是知道事情的经过,却不知道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朝堂上站满了人,比陇西郡遇袭之后的那次人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