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半夏让他们先去洗把脸,等会儿一起出去下馆子。
他趁这个时间,找了一个小纸箱,从冰箱里拿了一些之前从鹤脚山挖的鲜白术和贝母。
这两样东西,给红梅嫂子治病的时候都能用得上,等会儿可以让姜书剑拿走。
他本想给姜叔一些鲜石斛,但是上次的存货都被陈一万拿走了,最近还没有来得及去鹤脚山采收。
姜半夏给秦香香打了个电话,问吴诗涵母女送来的人参放在哪儿了。
秦香香把那两百斤的林下参全都放到姜半夏的卧室了。
毕竟都是比较贵重的货品,放在外面,心里有些不踏实。
那一批林下参都是礼盒装的,一盒一支。
姜半夏拿一盒出来,递给姜叔,“叔,送你一支林下参,这可是十五年参龄的好参。”
“这么贵的东西,你留着吧!”姜叔吓得没敢收。
“拿着吧!”姜半夏硬塞给姜叔。
他又把纸箱递给姜书剑,“这里面装的是新鲜的生白术和贝母,给嫂子治病会用到,等会儿放你车上带回去,啥时候用完了,你跟我说一声,我再准备一些。”
“好,这些需要多少钱?”
姜半夏:“送给你的,不要钱。”
姜书剑说:“你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已经找你借过十万块钱,哪能再白拿这么贵的药材。”
他知道贝母很贵,因为郭老师开的方子里就有贝母,医院药房划价的时候,他看过划价单,9克浙贝母都要10.8元。
纸箱里的贝母少说也有一斤多,价值好几百块钱呢!
姜半夏说:“你先拿着,等会吃饭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想跟你商量。”
他比较了解姜书剑,是个非常靠谱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如此帮姜书剑。
姜半夏现在需要找一个能够相互信赖的帮手,帮他一起打理鹤脚山。
他认为姜书剑就是不错的人选,一是靠得住,二是暂时去不了外地,而且在外地拼了这么多年,基本上没赚到啥钱,可以说服他留在老家发展。
姜书剑开着面包车,载着姜叔。
姜半夏开着自己的面包车,领着他们一起去外面吃饭。
红旗路上有一家饭店,听说做的菜挺好吃,招牌菜是酸菜鱼。
姜半夏带着他们来吃酸菜鱼。
果然,生意非常好,饭店前面已经停了很多车,一楼基本上都坐满了。
他们来到二楼,仅剩两张桌子空着,选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了。
“剑哥是行家,你看哪道菜好吃,看着点吧!”姜半夏把菜谱递给姜叔和姜书剑,让他们点菜。
这时候,于大奎从二楼洗手间里出来,正准备去同事那桌继续喝,忽然看到姜半夏了。
“半夏?”
于大奎赶紧走过去,从口袋里拿出烟,连忙给姜半夏、姜叔和姜书剑递烟。
前段时间,于大奎被恶邻欺压,侵占宅基地,父亲还被打,甚至威胁要把于大奎的教师工作给搅黄。
姜半夏帮他出谋划策,甚至亲自带他去江城找到一个叫陈一万的人,然后把恶邻搞定,让恶邻狗娃以五十万的高价,买了他的老宅子。
于大奎非常感激姜半夏,一直想找机会请他吃饭,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见了。
姜半夏给他们相互介绍认识了一下。
于大奎得知他们还没有点菜,拿起菜谱,自作主张地帮他们点菜。
“我这几年,跟同事来这里吃过好几次了,知道哪些菜好吃。”
“酸菜鱼肯定是必需点的招牌菜,这个牛蛙煲不错,都来一份!”
“番茄炖牛腩也不错,牛腩好吃,汤也好喝,来一份!”
“干锅有机花菜也不错,来一份!”
……
于大奎一口气帮他们点了六道硬菜,然后借口出去买烟,悄悄地跑到一楼的收银台,把他们这一桌的饭菜钱给结了。
姜书剑都懵了,小声跟姜半夏嘀咕:“咱们三个人,他一口气给点了六个菜,有点儿过分了吧?”
姜叔也跟着说:“这年轻人,有点儿不懂事儿啊!”
姜半夏微笑着说:“你们误会了,于大奎是个老实人,他一口气强行帮我们点这么多硬菜,这会儿肯定是跑过去结账了。”
姜书剑嘀咕道:“不会吧?”
姜半夏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对他的了解,肯定不会错!”
于大奎拎着几罐红牛上来了,放到桌上,笑吟吟地说:“半夏,我已经结过账了,你们好好吃!”
“行,谢谢啦!回头有机会我再请你!”姜半夏说道。
“客气啥,你帮了我大忙,我还没有机会感谢你呐!另外……我真打算养虫子了。”
姜书剑听得一头雾水,疑惑地问:“养虫子?啥意思?”
于大奎笑眯眯地说:“本来是半夏帮我出的主意,用来恶心我那狗邻居,但是我拿到钱之后,付了首付买了一套房,还剩下二十万块钱,我就琢磨着在效区周边租一小片地,搞个小规模的土元养殖厂。”
姜书剑好奇地问:“土元是啥东西?”
姜半夏解释道:“簸箕虫,有的地方叫观音虫。”
姜书剑瞪大了眼睛,说:“养那玩儿干啥?”
他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各种小虫子,簸箕虫就是其一,那时村子里都是青砖灰瓦的老房子,夏天的夜里经常能见到簸箕虫,看着有些恶心。
于大奎说:“我查过资料了,这玩儿是一种活血化淤通络的药材,成品卖得还挺贵。”
姜半夏点点头,“药方里一般都写成土元,或者地鳖虫,是虫类药材当中最常用的一种。”
“半夏给了我灵感,我觉得找个地方,建两间小房子,然后让我爸看管就行了,正好可以给他找个活干,反正投资也不大。”于大奎已经研究好几天了,目前正在找合适的地方。
姜半夏说:“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收益不错,后续可以慢慢地扩大规模。”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头两年先小打小闹的养一点儿试试,等积累出经验了再多养一些。”
于大奎也是个谨慎的人,不会把手里的二十万一下子都投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