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玲在妹妹那住了三天,她真是看到了妹妹妹夫的忙碌,钱是真挣了不少,可是辛苦也是付出了很多。也算是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
在省城住到第五天,陈泽开着车送他们回老家了。
当然周玉琴两口子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关淑芬想孩子们了,还有陈家老两口,别看有个服装店在那忙可是他们也想孩子啊!要知道陈凯可算是老两口从小带到大的。
周玉玲琴也趁机会跟着一起回来了,算一算她有大半年没回家了,也就春节在家住了将近一个月,然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时间回去。
就算是这次回去,他们也就住一晚,明天一大早就开车回来,孩子就留在家里,让周玉琴帮着辅导功课尤其是英语方面的,已经上初中了他们就算想辅导也辅导不了。
好在孩子还算争气,学习方面不用他们操心,不过他们户口没在省城,高中可以在省城读高考可能还要回来考,不过周玉琴说了,他们是计划在省城买房子的。
去年是因为想多买个摊位,所以就没买房子,今年年底如果钱差不多的话,他们就计划买房子了。
周玉玲也觉得房子还是早点买比较好,尤其是现在省城房价也不高,按周玉琴他们俩的意思,先买个平房就行,就像他们现在租的这个房子这样就挺好。
这会儿还没商品房还没开始呢!所以他们没考虑楼房这件事。
周玉玲也觉得这个不急着提醒,反正等之后他们俩口子手里钱越来越多时,就会想到这些了。
就算想不到不是还有她这个先知嘛!到时候她就会主动提醒了。
就像现在程诺已经在她的带动下准备买四合院一样,最主要程诺的意思,他们老了的时候还是想住这种接地气的房子,他不想多买,他们住一个儿子住一个就行了,多买也没用因为一对夫妻一个孩儿,买多了也没人去住。
周玉玲想说,你虽然一个儿子,但是你可能会有三个孙子啊!算算时间程诺的儿子正好能赶上开放三胎,就是不知道到时人家愿不愿意再生了。
孩子们回来了最高兴的肯定是周家老两口了,周大山这几年算是正式退休了,木匠活也不干了,就在家种种菜种种花,他没事还骑个自行车去周玉玲那边把院子收拾出来,把菜给种上。
周大山基本上一周跑一趟,菜地缺水了,用水泵放水浇园子,反正周玉玲回去时,她感觉菜是不用买了,至于肉什么的,她空间仓库有现成真空包装的,至于鸡蛋就更不用愁了。
关淑芬自己养了十多只母鸡,十多只母鸡每天都能下十个左右的蛋,他们老两口吃不完就腌起来,到时给儿子给闺女攒着。
这次听说周玉玲这个假期回来,已经攒了一坛子了,准备再腌一坛子等到周玉玲回去时拿着正好。
周玉琴他们俩带着孩子中午在娘家吃的饭,晚上回婆家那边去了。
人家也想大孙子啊!周玉琴婆婆听说大孙子回来了,下午早早就关店了,连儿子给带来的新款连衣裙都不打算往上挂了,反正什么也没有他们大孙子重要。
说是明天上午他们俩走之前把孩子给送回来,周玉玲能在家住上半个月,所以这半个月孩子就交给周玉玲了。
陈家虽然是想孙子,可是知道周玉玲是京大的老师,所以他们也盼着孙子成才呢!
陈家老两口说了,他们要是想孙子,就过来看看,反正在家不比在省城方便多了。
“妈,你真不用忙,你看这几个孩子能缺什么,再说我们在玉琴那还吃了好多天,所以我们做点清淡的就行。”
周玉玲知道父母年纪也大了,她现在基本上算是主力军了,她自己能做的就不让父母插手了,不过关淑芬是个闲不住的。
“你就负责把三个孩子功课弄明白就行了,做什么我和你爸做主了。”
在老人眼里,孩子们功课好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孟家琪已经上了高中了,家伟九月份也要上高一了。
这时间还真快,当年他们把女儿和两个孩子接回家时的情景还在眼前呢!这一晃家琪和家伟都已上高中了。
就连陈凯都初二了,这时间还真是不等人啊!
好在周玉玲这些年变化不大,所以老两口觉得看女儿长的挺年轻,他们自我感觉还可以。
周大山今年六十五了,到年六十六,几个孩子约定好了,等到春节大年初六给老爸提前过六十六岁生日。
关淑芬比周大山小一岁,也就是说连着两年孩子们都能回来过春节,其实老两口无所谓过不过生日,主要是想孩子都回来好好聚聚。
周玉玲这次回来是带着任务回来的,那就是劝老爸老妈跟她去京市。
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大侄子分配到京市了,大哥两口子将来肯定是准备往京市走的。
二哥家的建业现在也在他们的百货商店跟着老会计学习,将来回来的可能性都不大。
至于三哥的儿子,今年还有一年上高中,目标大学也是京市的大学,所以最后周家肯定是要在京市聚齐的,所以老两口就早点过去享福呗!
不过老人肯定有老人的想法,他们又不是没去过京市,在那个地方他们住不惯,他们还是喜欢在自家院子里种点花种点菜什么的挺好。
“你呀!别劝我们了,我们再等等看看,我和你爸还没超过七十呢!身体还算硬朗,我们自己能干我没有,不用你们费心。”
周家和孟家不一样,周大山从来不跟儿女要养老钱,不过每次儿子们回来都偷偷塞钱,这些钱他们根本就花不了,也就是平时买点肉,家里菜和蛋根本就不用买。
他们挺喜欢这种自给自主的小日子的,他们感觉去了京市就不这么方便了,所以坚决不去。
“行吧!那就过两年再说?”反正周玉玲是不死心的,不过现在明显是劝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