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从近百年前,人类首次发现神秘的“超距作用”,并将其应用于通讯开始,包括方然在内的很多净土民众就意识到,相对论构建的客观世界模型,已出现了一丝裂痕,与之相关的所有物理学原理,也需要重新审视。
甚至于,就连原本认为是铜墙铁壁,绝对无法逾越的热力学三定律,和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的宇宙热寂,都可以有商榷的余地。
一切变革的根本,在于“时间”,这个在物理学中神出鬼没,却从未真正现形的量。
看资料到晚十点,有点头昏,方然让服务器放起了轻音乐,自己,则熄了灯,坐在黑暗的房间里,遥望车窗外那月色清冷的北大陆。
列车的颠簸,振动,有着催眠的节奏,但方然一时间还不困。
此时此刻,泛起在脑海的,是刚才看过的那些资料,其中的理论、公式与数据,晦涩难懂,但基础研究院的白大褂们也写了很多注释,让民众也能勉强看得明白。
一言以蔽之,时间,其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正是他们探索的核心问题。
一切从哪里开始呢,“超距”,或者说,建立在量子力学诸多实验现象之上;
认识到量子纠缠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藩篱,就从那时起,基础物理学界的那些顶尖头脑,就敏锐的觉察到一丝端倪,意识到超距作用与相对论体系,存在着看似微妙、其实却根本无法相容的重大矛盾。
按相对论的说法,宇宙中,一切物理现象都无法超越光速,否则,就会出现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反因果现象”。
在这方面,方然早在几百年前,就系统的学习过。
一旦物理现象超越了光速,或者,等价于超越光速,将会发生些什么样的匪夷所思之事呢,这方面的摹想,浩如烟海,方然就看过很多精妙的推演。
譬如,可以从相对论体系出发,推导物质运动的速度,一旦超越光速,则其能量将因相对论效应而变为无穷大,继而推断出,不可能通过贯注能量加速的方式,让物质达到、甚至超越光速,因为这样需要的能量是无穷大。
又譬如说,还是从相对论体系出发,推导出超光速运动的物体,将在时间轴上出现“反演”,进而出现一系列“祖母悖论”等颠倒因果的悖论。
然而实际上,稍微学习一下相对论,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以相对论的基础理论分析,在物体速度趋近于(注意不是达到)光速时,从其他参考系观测,的确可以发现其时间流逝会减慢,进而,如果物质真的达到光速,
则从其他参考系观测,可以认为,该物质体验的时间事实上是已静止。
正因如此,在量子力学体系中,一种观点认为光子寿命事实上极其短暂,只不过从其他参考系——毋庸置疑,人类就待在这种参考系中,去观察的话,认为光子本身的时间是静止的,所以其外在状态也永远不会改变。
但这种分析,一旦随意拓展到超光速,事实上就完全失去意义。
洛伦兹变换中,将大于光速的速度代入,并不会得到“时间反演”的效果,而会得到缺乏物理意义的“虚时间”。八壹中文網
这样的虚时间,不论怎么理解,都和时间反演没有一点关系,
更遑论幻想中的“时间旅行”。
何况,以净土世界今天的科技水平,去剖析相对论,主流观点已经有这样的见解,即认为其是在“假设物质速度永远低于光速”的前提下,在经典物理基石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套理论体系。
这套体系,既无法证明“超光速运动”不存在,更不能套用到超光速运动的分析上,
正如经典物理理论,无法直接应用于微观与高能世界一样。
但不管怎样,超光速,毕竟是人类迄今为止,并未真正观测到的现象。
广义的“超光速运动”,事实上,人类早已在实验室、甚至工程实践中创造出来,虽然真空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仍然是绝对无法逾越。
但介质中的光速,则会更低一些,而有可能被高速粒子所超越。
一旦这种情形出现,高速粒子,就会激发出有如超音速激波锥那样的“光锥”,散射出耀眼的冲激光束。
这一现象,固然十分奇妙,但并未突破真空光速的大限,
也不会产生任何有悖常理的现象。
另一方面的研究,则针对光在介质中的传输,力图降低其速度,在旧时代末年的物理实验室里,人类,已经有能力将特殊介质中的光速降至每秒十几米的惊人水平,用肉眼都能清楚看到光在介质中的前进。
不过,介质中的光,本质上无非是光子的不断吸收、再现,当然会比真空光速更低。
即便进一步研究,对基础物理,也很难有什么推动作用。
相对论体系,直到今天,仍然在从科学探索到工程实践的诸多领域,得到验证,其本身是坚实而自洽的理论,这毋庸置疑。
但是,不论这一理论体系如何成功,仍无法回答人类文明的现实问题:
30,0000公里每秒的光速,究竟能否被逾越。
如果不能,人类,是否将永远被局限在“视界”之内,星辰大海,也将会是永远的幻梦。
相对论体系,本身无法处理、甚至无法摹想超光速的情形,这一局限性,并不能天然的证明超光速现象不存在。
但,即便心生怀疑,哪怕最大胆的专家、学者,也不会妄图要将其颠覆。
科学,不同于世间一切人为体系,在于其建立在辩证原理上的自我否定,新的发现,新的规律,会将旧的规律置于一定框架的限制内,却永远不会将其完全抹杀。
一切只因为,建立在认识、分析与改在客观世界之理念上的科学,遵从的,不是权威,不是强暴,不是逐名夺利,甚至不是内心的执着于渴望,唯一遵从的,只有真理,唯有符合客观现实的理论,才能登上科学的神圣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