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收割稻谷的季节。
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收割稻谷。
魏家的稻谷,一共六亩,就徐歆迎与魏秦氏自己收割,要收割好些天呢,加上太阳暴晒,还挺累人的。
于是,徐歆迎向魏秦氏提议,等村里大家都收割完自家的稻谷了,就请人过来帮忙收割好了。
她已经算好了人工钱,每人每天30文。
也花不了多少钱。
总比自己下地辛苦好吧?
有这时间,自己去摆摊烤鱼多挣几天的银子,不香吗?
魏秦氏赞同了她的提议。
反正,家里现在也不算缺钱,而且儿媳还那么的能挣钱,她就好好听从儿媳的安排行了。
徐歆迎自己不想那么累——主要是觉得不划算,划算的累,她是从不介意的——也不想婆婆那么累。
农民挣的钱,往往是付出的汗水大于收获的。
换句话说,就是——付出与收获远远不对等。
这也是为啥,农民辛辛苦苦了一年,回头一看,发现就没挣几个钱!
这个时代的赋税,还是挺沉重的,一家种的粮食,大部分都是要上缴的,只有少部分是留自己的。
不过,也有漏洞,就是,缴粮是按田地的多寡算的,而不是按产量,因为官府默认的单位产量都是一样的,他们绝对想不到会出现魏家的这种情况。
所以,魏家哪怕粮食产量翻倍了,要缴的粮食却还是和往年一样,不会因为产量变多了就要多缴。
多的部分自然是属于魏家自己的了,这是毫无争议的。
听说魏家打算请人收割稻谷,而且30文每人每天,不少人过来“报名”,想要争抢到一个名额!
30文不多,但是,对村民来说,能挣钱总是好的。
一时间,魏家来了很多人。
就连李珍珠、张林氏、陆白氏这些人,也都来了。
她们脸皮可厚着呢,哪里在乎此前得罪过徐歆迎?
自然,来到魏家,她们没少被其他村民奚落,说她们脸皮可真厚,以前动不动就欺负徐歆迎,现在竟还有脸来争抢这个名额?
不过,脸皮厚就是脸皮厚,随便村民们怎么奚落,她们就是不当回事。
见此情形,徐歆迎挺无语的。
见来了这么多人,徐歆迎让大家稍安勿躁,她说要招30个人,一天把这六亩田收割干净。
近河村人口还是挺多的,几百号人呢。
魏家只招30人,这竞争,得多激烈啊!
等她说完,一个个自告奋勇,“我!选我!”
“我割水稻比较快,有速度优势!”
“我气力大,一口气能扛几百斤!”
“我家有牛,有牛车,可以用来帮忙拉收割好的稻谷!”
“我家的镰刀很锋利,割起水稻来,绝对比其他人快!”
每个人都在报着自身的优势,想要抢到一个名额。
也有人道:“徐歆迎,我从没得罪过你们家,希望你能考虑考虑!”
有些人发现自己似乎没啥优势,于是就连没得罪过魏家也搬出来了!
“徐歆迎,魏君煦还在的时候,我跟他的关系非常不错呢!”
“徐歆迎,我以前帮你婆婆搬过东西,记得你当时也在的!”
“徐歆迎,村里有人在背后骂你的时候我有帮你说过话呢!”
什么鬼理由都有!
……
随便他们怎么喊,怎么说,徐歆迎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首先,她肯定不会去挑选李珍珠、张林氏、陆白氏这种专门找她茬的。
其次,背后经常说她坏话、被她知道的也都不行!
再次,懒散、有不良行为的,她也不会考虑。
……
经过一番思索,最后,她选了30个在她看来平时比较实诚、本分、勤劳的人。
她逐一点了名字,然后道:“就你们30个了,明天自带镰刀,水,草帽,去我家田里收割稻谷!当天忙完,当天结账!”
被选中的,都很高兴!
没被选中的,则一个个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陆白氏哼了哼,“三十文而已,我才不稀罕呢!”
“有这时间,我去干啥不行?”
嘴上说着不稀罕,却是一副酸溜溜的样子!
说完,气咻咻地走了!
张林氏则是很不甘心,走向徐歆迎,想要再求一个名额,“徐歆迎,三十个人你都招了,再多招我一个,也没关系吧?多了我一个,岂不是能早一点收工?”
“你看,这天气,那么炎热,多一个人就能多快一点,大家也就不用晒那么久的太阳了,是不是?”
有人见她这么说,也围了过来,让徐歆迎多开几个名额。
徐歆迎自然是拒绝的。
她说30个名额,就30个名额,绝不会多要一个。
不然,多开了一个,就得多开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她必须在源头堵住这个可能性的发生。
何况,第一个来找她说这个事的还是张林氏?
她更不能给面子了!
见她咬着不肯松动,而且眼神冷漠,张林氏等人也就退缩了……
离开魏家,没有得到名额的,有叹气,有抱怨,有咒骂,也有什么都没有说的……
对此,徐歆迎丝毫不会在意。
也不值得她去在意。
次日,她去现场监工,大部分人都能准时到了田里,也有几个因为一些事来得慢了一些。
只要不是迟到太久,她也懒得去计较。
大家来到田里,就拿着镰刀开始收割水稻了。
众人一边收割,一边议论:
“魏家的这个水稻,可真是稀罕啊,稻穗长得这么多!”
“是啊,我感觉,一棵水稻的谷粒,比我们两棵、甚至三棵长的还多呢!”
“而且,这谷粒,好香,好饱满!闻这气味,拿去煮饭,肯定很好吃吧?”
“魏家今年的水稻可真是大丰收!真正的大丰收!”
“没错,这产量,只怕是我们两倍、甚至三倍吧?”
“两倍肯定有的,有没有三倍,就不好说了!”
一般人家的水稻,也就亩产500-600斤这样。
魏家的水稻……
亩产上千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惊人的产量,对村民来说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大家一边感叹,一边收割水稻,一边被惊讶得不要不要的!
徐歆迎找个阴凉的地方坐着,看着村民收割水稻,听着他们的议论……实话说,她有点暗爽。
没办法,她又不是圣人。
自家稻谷产量打破了人们的认知,令人震惊,她能不爽吗?
不过,这种暗爽……
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她在想,这样的稻谷要是能在天下传播开来,不知能解决多少饥饿的问题呢!
她不知道,这些稻谷,拿去再种植,是会回归原来的样子,还是会继续保持这样的产量?
没实验过,她是真不知道。
毕竟,她的这些稻谷,完全是靠愿泉滋养出来,才有这个结果的。
“看来,下半年的水稻种植,我得实验实验了……”
她喃喃自语。
如果脱离愿泉,种了之后,依然能有这样的产量,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