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官家的心结
因为提前通知过,李安一家来到盛家的时候,盛纮夫妻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相互寒暄了一阵,来到正堂,宾主落座后,下人送上了茶水。
闲聊了一阵,刘学文提起了李安和明兰的婚事。
“两个孩子的婚事早已定下,如今前来提亲,本应应允,只是我那个女儿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尚未婚配,长幼有序,姐姐尚未出嫁,妹妹嫁入,于礼不合。我的意思是先走三书六礼,具体的日子等她两个姐姐日子定下后,再定。如何?”盛纮微笑道。
“这是应该的,既然如此,那就先走三书六礼。”刘学文微笑点了点头。
三书为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即六個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商量这些的时候,李安这个当事人,却不能听,由盛长柏领着出去游玩了。
“子谦,庄学究已经离京归乡了。”盛长柏说道。
“则诚你怎么没通知我一声?”李安惊讶道。
事实上聘礼自从上次定亲后,刘氏就在陆续准备了。
古代娶妻,男方都是赚的,聘礼大部分都会陪嫁回来,女方还会给不少陪嫁。
“学究在会试的时候走的。”盛长柏说道。
回到家里,刘学文和李安父母对了一下日子,便走了。
只不过女方的陪嫁,归嫁过来的女子所有,男方若是动用,传出去会被人瞧不起。
……
担心张清多想,刘氏还找她聊了一会。
不过李安并不担心这些,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李安闻言沉默了,虽然他的老师是刘学文,但是教导他最多的还是庄学究。
刘氏则是忙着给李安准备聘礼。
李家虽然门第不高,但是钱财还是有的,以盛家的门第,聘礼自然不好寒酸了。
张清对于这些并不在意,毕竟她当初嫁入李家的时候,李家才刚刚起步,钱财不多。
“把握还是有点的,但是究竟如何还是要等放榜才能知道。”盛长柏微微摇头。
庄学究年事已高,这次回乡,以后怕是难有再见之日。
聘礼什么的李安倒是不需要操心什么。
“哈哈,我也是。”李安笑道。
中午,在盛家用了午饭,李安一家便告辞离开了。
盛长柏拍了拍李安的肩膀,说道:“学究性格高尚,或许不喜别离。咱们用其所教,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方不负学究教诲。”
而且家中生意都是李安的主意,更别说李安娶的还是高门女子,她自然不会因为这个心有不快。
李家的聘礼大部分都随明兰陪嫁回来,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属于明兰,即便以后离婚休妻什么的,陪嫁也是要带走的。
“嗯。”李安点了点头,收拾心情微笑道:“这次会试可有把握?”
……
龙图阁
官家放下笔,揉了揉眼睛。
“陛下,您已经批阅奏章快一个时辰了,休息会吧,龙体要紧。”边上的太监见状劝道。
官家自嘲一笑:“朕真的是老了,这才看了几份奏章眼睛就酸涩难忍。”
“陛下乃是天子,有上天庇佑,怎么会老。”太监连忙说道。
“庇佑?惩罚还差不多。若是朕真有上天庇佑,为何子嗣一个一个夭折?”官家脸色有些狰狞道。
“奴婢死罪!”
太监连忙跪了下来,瑟瑟发抖。
官家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起来吧,会试结束也快半月了吧?”
“回陛下,已经结束十二天了,再有几日就是放榜之日了。”太监爬起来躬着身子说道。
“去问问,答卷阅完了没有。”官家说道。
“是,奴…”
太监话还未说完,一个小太监躬着身子走了进来,行礼道:“陛下,韩大相公来了。”
“呵呵,看来答卷已经阅完了,让他进来吧。”官家微笑道。
“是。”
小太监应了一声,退了出去,不一会,韩大相公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太监,抬着三口大箱子。
“臣拜见陛下。”韩大相公行礼道。
“免礼,赐坐。”官家摆了摆手。
“谢陛下。”韩大相公躬身谢过,双手捧着一个奏章,道:“陛下,此次会试答卷已经阅完,共录取二百七十四人,这是名单,和策论答卷,请陛下过目。”
太监上前接过,送到官家面前。
官家接过翻开随意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看向韩大相公,问道:“大相公,这次会试可曾出现什么可堪一用的贤才?”
韩大相公躬身道:“每次科举都有一些文采过人之人,这次自然也有不少。”
“哦?”
官家微笑道:“大相公慧眼识才,既然大相公都说有不少文采过人之人,不如把他们的文章选出来,让朕一观。”
“是。”
韩大相公应了一声,打开其中一个箱子,拿出几分答卷。
李安猜测的没错,这次的题目确实是官家出的。
以韩大相公的智慧,也猜的出官家的想法。
而且李安只是猜测,韩大相公却了解的更多。
官家确实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但是事情过去那么多年,还不至于让官家念念不忘。
官家这次之所以出这个题目,是因为他认为子嗣夭折是上天对他当初退缩的惩罚。
简单来说就是官家因为没有子嗣,心里已经有了魔障了。
韩章自然知道官家想要看的是什么,因此早有准备。
官家拿到那些文章,挨个看了起来。八壹中文網
“这些文章写的确实不错,看来这次会试确实出现了一些人才。”
官家看完后,并没有多大波澜。
这些文章中,就有一份是李安的。
李安想的不错,却没想到官家是因为子嗣的原因,才会一直在意当年的事。
等于是官家自己在钻牛角尖,除非现在官家突然有了子嗣,才能让他释然。
“这次录取的学子就这些了,爱卿辛苦了。”官家淡淡道。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韩章说道。
“爱卿觉得邕王和兖王谁可为储君?”官家突然问道。
韩章一愣,起身道:“储君人选自有陛下定夺,臣不敢妄言。”
“大相公多次上奏请朕立储,怎么现在又不敢言了?”官家淡淡道。
“陛下,臣上奏立储,是因为储君不定,人心思动,于国不利。臣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没有半点私心。陛下若是不信臣,臣愿致仕回乡。”韩章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