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昨个过寿真热闹,出门都问咱们院里出了什么大喜事儿呢。”
“就是,可把老太太高兴坏了,整了那么些节目,”
“这么多年了,谁能想到还能把老太太儿子当初的战友请过来一起给老太太祝寿...”
“要我说还是柱子有本事,你说老太太眼睛咋就这么准,年轻时靠谁靠不住,老了老了,得了这么孝顺一孙子,这辈子都不白活哟...”
院里妇女们凑在一处洗衣裳聊天,一个白色风衣的女人从大门外走进来。
“请问,何雨柱同志是在这里吧?”
房间里秦京茹正在给家里新来的保姆云嫂介绍家里情况。
“从今天起你就睡在一楼这个房间,除了每天出门买菜,打扫房间外,还有楼下的老太太的房间,家里的饭不用你做,但是每天取报纸牛奶这些事要记得。”
秦京茹带着云嫂看居住的房间。
“家里有两个孩子在上学,晚上再介绍你认识。”
“听马华说你闺女嫁到城里来了,每个月给你放一天假,你可以去看看闺女。”
“哎,谢谢奶奶。”看上去五十岁上下的云嫂低下头,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噗~”秦京茹笑出声来。
“现在不兴以前那么叫了,我男人姓何,你就叫我何太太就行。”
“何太太。”云嫂连忙改口。
“既然是马华介绍你来的,我也不把你当外人了,现在保姆的工资差不多是25-30元,我们一个月给你45元,就是家里的事情比较多,您多受累。”
“应该的应该的。”云嫂连连点头。
“走吧,我教你怎么用家里的电器。对了,每天家里孩子们早上要喝一杯牛奶或者奶制点心。你要看着哲成,也就是我儿子把牛奶吃完。至于女孩子你不用管她,她不抢弟弟的就不错了...”
“咚咚咚!”正给云嫂安排工作的秦京茹闻声望向窗口,只见院里的李嫂子正敲击窗玻璃向她打着手势。
秦京茹走到门口开门,“怎么了李嫂子。”
“京茹在家啊,有个女同志打听你们家,我把人给带过来了。”李嫂子一指身后的白衣女人,脸上还带着好奇之色。
“你是?”秦京茹望着白衣女人有些不确定的开口。
“徐同志?”
“秦同志还记得我,”徐梅大方的伸出手跟秦京茹握手。
“真的是你,快进屋。”秦京茹高兴的把徐梅往屋里请,又对门外站着的李嫂子笑笑。
“李嫂子也进来坐坐。”
“啊,不了,我下面还洗着衣裳,你们聊。”李嫂子有些遗憾的离去。
“你们家布置得真不错。”徐梅抬起头打量着室内的布局装修。
“都是柱子哥找人弄的,他现在书房里呢,你先坐,我这就去去叫他下来。”秦京茹把人请到沙发坐下,看到云嫂尴尬的站在饮水机旁把她叫到一边。
“这里交给我,你先回屋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何雨柱从楼上下来的时候徐梅正站在古董架前盯着上面的摆瓶目不转睛。
“怎么提前来了,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叫人去接你。”
徐梅抬头对上何雨柱的视线笑了。
“我们来了一大群人,就我自己搞特殊可不好。我下了火车先去见了汪导演,他正急得焦头烂额呢。”
何雨柱认同的点点头。“想拍名著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话是这么说,他却知道这位汪导演最后的确成功的在国人的心里留下了一段经典的影像。
“这么远从滇市过来累坏了吧?来,喝茶。”秦京茹端来茶盘放在徐梅面前。
“多谢秦同志。”徐梅将茶杯捧在手中道谢。“这段时候要打扰你们了。”
秦京茹有些疑惑。何雨柱给她解释道。
“我不是让人把楼上610装修了一遍,徐姐被京市剧组选中为编剧,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完成剧本。这段时间她先住在楼上。”
“真的啊?这可是好事,不过...”秦京茹有些迟疑。
“楼上刚装好还缺不少东西,要不这样,我一会儿开车带着徐姐去一趟百货商店,买好必备的东西。”
何雨柱点头应是。“这正好,你们女同志一起也方便。”
“那就麻烦京茹了。”徐梅点头道谢,从行李箱中拿出一包东西放在桌上。
“我这回来也没带什么东西,这是滇市的一些特产,你们不要嫌弃。”
下午,秦京茹带着徐梅出去购物。何雨柱则留在家里教云嫂使用家里的设施。
饮水机、咖啡机、空调、榨汁机......
看得出云嫂有些接收不良,不过时日还长,她可以慢慢适应。
等晚上两个孩子放学回来,对于家里的新面孔都有些新奇。
吃完饭后,云嫂被秦京茹带着一起去楼上帮着徐梅整理屋子。一直到九点多钟才回家。
夜里,躺在床上,夫妻俩说着闲话。
秦京茹一边伸展着胳膊,边跟何雨柱说起今天打扫的情况。
“徐姐那屋的门上一股油漆味,等明天把家里那盆吊兰送过去给她摆着。”
“嗯,你记着就行。今天累坏了吧?”何雨柱给秦京茹按揉着肩膀。
“还好,我就是不经常运动,现在出门都是开车,人反而没有以前结实了。你说要不我以后早上跟院里那帮大爷大娘一起去公园散散步。”
“他们五六点就出门了,你起得来吗?”何雨柱嘴角轻勾,逗弄秦京茹。
“那我明天去照相馆看看吧,半个多月没去过了。”
何雨柱嗯了一声。“动一动也好,不然我让小黄他们造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
秦京茹本来快要睡了,听到何雨柱的话又来了精神。
“什么跑步机?在家里跑步吗?”
“对,等做好了你就知道了,睡吧。”
“噢,对了,徐姐要写什么剧本啊?等她写好拍完,什么时候才能在电视上看到啊。”
“曹公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