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锁巫支祁的锁链?”我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老头子手中的东西。
那东西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锁链,根本就是个块生锈的金属饼。
老头子似乎并没有把这块铁饼当成什么宝贝,很是随意地放在了八仙桌上,任由铁饼自身的气场向外大量溃散,而铁饼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氧化变黑,表面变得越发粗糙,不一会就形成了一层麻麻赖赖的氧化膜,但这并不能阻止气场继续溃散。
“不需要包一下吗?锁链的气场散得很快,估计也就再坚持个半天?”我盯着那铁饼推测说。
老头子轻轻摇了摇头,不太当回事地说:“散就散吧,重要的不是这东西的气场,而在它所代表的意义。”
“什么意义?”我继续好奇地问。
“巫支祁,许愿神猴。”老头子声音沉沉,目光则投向门外,似乎想起了什么久远的往事。
我和黄哥又对望了一眼,并没有再问,因为感觉就算我不问,老头子也会继续往下说的。
事实也和我猜测的一样,老头子在沉默良久后终于再次开口悠悠说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老头子的故事,是从他二十多岁时开始说起的。
当时他和我差不多大,初出茅庐,无所畏惧,什么活都敢接,什么敌手都敢去碰碰。那次他是受朋友之邀,陪同一位老人去一趟桐柏山。
那位老人姓赵,名叫赵康年,出生在河北,后来战乱时跟随家人逃去了南洋,再回来时已经是千万富豪了。
当时赵康年76岁,出价10万,让老头子护送他去桐柏山寻找许愿猴神。
在那个年代,10万绝对是一笔巨款,盖临山这座老宅的时候也只花了1万块而已,十万,可想而知,老头子是绝对没办法拒绝的。
而介绍这个活儿的人是被老头子视为兄长的陈隆。
当时,陈隆在圈内已经有所成就,也是他引老头子入的钦天会,在当时是被老头子视作贵人的。
从陈隆那里得知,赵康年在十年前就已经身患癌症,国外治疗花了半生积蓄,求医无果就只好选择相信民间奇闻。
这奇闻来自于赵康年家里的一位园丁。
那园丁祖籍也是河南,老家就在桐柏山一带。相传,桐柏山里有一位许愿神猴,如果有机缘便可以见到。只要见到神猴便可以向其许愿,无论任何愿望那神猴都能帮人实现,但在愿望实现之后必须向神猴还愿,如果没来还愿,那愿望便会被猴神收回。
据说山里曾经有一人不小心摔断了腿,每天只能架着拐,站在村口空望着大山,却再也没有登山进林的腿脚了。
但一次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村里人都跑了,但瘸子跑不动,只能往房上躲,结果被洪水困在了屋顶上。眼看着洪水要把他冲走了,却见一只七丈高的巨大猿猴踏水而来。那猿猴看见了瘸子,便单掌将此人托于掌心,瘸子这才幸免于难。
瘸子早就听闻有许愿神猴的存在,于是磕头感谢神猴救命,并且许愿想要神猴治好他的腿。
神猴只瞧了那人的断腿一眼,说:“你的腿好说,但腿好了,你得孝敬我。”
那人一听自然连连点头答应,保证说:“只要我的腿能好,我天天上山给猴神送果子吃。”
神猴听后便将那人放在一处高地上。
那人还纳闷接下来要怎么治,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的两腿竟已经痊愈如初了。
他刚要再对神猴表示感谢,却见神猴的身影已经随洪水远去,只有一个声音悠悠传来:“等水停之时,你便将果子投入河中,记住你的承诺,每天……”
那人寻声便拜,连连答应一定每天投送果子入河。
洪水退去之后,村里人便惊奇发现瘸子的腿竟然好了。人们纷纷好奇问其缘由,得知是许愿神猴无不称奇,但也有人嘲笑瘸子,觉得他就不应该要治好腿,多要些钱不是更好,或者干脆让神猴给他讨个媳妇。
但瘸子并不介意,只觉得能有一双好腿比什么都强。
自那以后,每天瘸子都会弄来一大筐的水果,一边念叨着感谢神猴治腿,一边把那些水果全部倒进村前的河里。
小河的水又清又缓,水果按说应该是浮在水面上的。可说来也怪,那些水果倒进河里就很快沉了底,转眼之间就消失无踪了。
过了一整年,那人的腿没有任何状况出现,健步如飞,甚至比摔伤之前更灵活更有力量,但那人给神猴准备的谢礼却越来越少了。
最开始是每天一筐,后来渐渐变成了每天一篮,再后来是每天一盘,到一年之后就变成每天一个了。
那人每次扔水果入河还是会叨咕一句:“神猴啊神猴,我也是要生活的,每天那么多水果,我实在负担不起了,您就体谅体谅,每天一个吧。”八壹中文網
虽然水果的量减少了,但他也算遵守的承诺,腿依旧没什么问题,甚至还讨了媳妇。
新婚那天,他喝得开心,一下子就忘记了要去河里投果实。第二天早晨起床下地的时候,他左脚突然没劲了,整个人一头栽倒,再怎么用力都爬不起来,之前已经好了腿一下子就完全无法使唤了。
他这才想起昨天太高兴了,竟忘记了给神猴送果子,于是赶紧让他的新婚妻子搀扶他去河边,把结婚时家里的那些水果全部倒进了河里。
水果顺着小河一直往下游漂去,但就是没见沉底,而那男人的腿也始终没见任何好转。
后来,他新婚的妻子跟他离婚走了,他也再次换回了“瘸子”这个别名,每天都去河边扔果子,求神猴原谅,只要能让他的腿重新好起来,他绝对每天都来上供,绝对风雨无阻,而且一定不会抽条减量。
但是神猴却没有再出现,因为他违背的诺言,那许下的愿望便被神猴收回,而且神猴绝对不会给人第二次机会。
这则传说听起来很像是民间的寓言小故事,大概是劝人遵守承诺,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又或者是告诉人们在做出承诺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时兴起就说大话夸海口。
总之,传闻可以有各种解读方式,但那个赵康年显然选择了最离谱的解读方式——全部信以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