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占据很多人口的奴隶,本身就是变革的开始。”
“也就是说,谁能把奴隶制的问题解决了,谁就能突破紫色装备。”
“答案大家都是知道的,秦。”
“还是那句话,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高潮,一切事情都有背后的原因。”
“而秦朝自打商鞅变法之后,获得了什么?”
“没错,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最重要的是,上升的渠道。”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年代,人能跨越自身所处的阶级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后续的军功爵制,直接把问题解决了大多。”
“它虽然有些残忍,但是绝对符合当时的时代。”
“并且,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秦国,主动分出了自己的蛋糕。”
“而其他的诸侯国,因为舍不得自己的蛋糕,所以就落了后。”
“等到他们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当然,秦国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好像统一列国也不是眨眨眼就能完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再看秦国,就能得出它最大的功绩。”
“一,成功淘汰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二,一统天下,为华夏人注入了新的定义。”
“所以,强化也就随之完成。”
“原本的紫色装备变成了金色的亮金装备。”
“它拥有了三条附魔。”
“而这第三条附魔,我想它的名字叫天下一统,效果嘛...大家都知道。”
“哦对了,你们知道秦皇更聪明的事是什么吗?”
“我们现在清楚,管理一个偌大的国家需要极为便捷的信息流通,所以秦皇这才车同轨,书同文,并且修建了直达边疆的道路。”
“你们本地说什么方言我不介意,但是你必须用我现在的普通话,也就是陕北话来沟通。”
“依旧是那句话,一切的事情都有背后的原因。”
“而在进阶到金色的传奇等级之后,这个名为华夏的部族的发展,也就进入了更加冗长的阶段。”
“不是指时间,而是指强化的进程。”
“最开始的原始人,也许只需要发展一点点的能力,就可以把武器强化一下。”
“为什么呢?”
“因为基数小,就好像你拿一块石头,你砸一下掉一点血。”
“你如果想把伤害翻倍怎么办?”
“拿两块啊笨蛋。”
“但如果你现在的伤害是一万呢?”
“你去哪找第二块。”
“所以,只能慢慢地发育。”
“那么现在,我们带入到一下之前说过的东西,比如说灵气复苏。”
“秦国是灵气复苏的开始,随后便是汉朝。”
“而大汉的功绩我自然不用多说,不过重点是,为什么是汉朝,而不是项羽?”
“灵气复苏的说法已经给出了答案,很显然是来自北方的汉更受青睐。”
“不过答案不止这一个,就好像原因也不止这一个一样。”
“答案很简单,推演都能够算出来。”
“那就是大势所趋,也就是顺应宇宙的推演潮流。”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在经历春秋战国之后,连年的征战本就让生产力下降了许多。”
“这是其一,哪怕是秦国再变法,本质上战争也在内耗。”
“而在秦朝成功之后,既然想稳定住局势,那就肯定要下狠手。”
“不过问题是,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处理的问题。”八壹中文網
“如果你想恢复生产力,那就只能不搞事情,等待着人们自己恢复,过个百八十年什么都好了。”
“但是局势没有稳定,放养的结果就是出事。”
“但如果先镇压住,那生产力没有恢复,依旧是大问题。”
“所以这其实才是秦朝命短的主要条件。”
“不过刘邦很聪明。”
“或者说,他捡了个漏。”
“项羽虽然强大,但是他的路子依旧是老一套。”
“虽然看起来很帅,但是老百姓不一定信任他。”
“饭都吃不起了,你跟我说什么英雄气概。”
“所以,刘邦在一开始就制定好了基调,黄老之学,与民生息。”
“这种适应时代的做法,并且前面已经有了大秦给他打样子,刘邦也就只需要好好干,一切都不是问题。”
“所以,这种基调影响到了他的子孙,比如说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局势稳定之后,放养人们。”
“局势是谁稳定的?”
“其实是始皇帝。”
“某种程度上,汉朝吸的是秦朝的血。”
“不过这无可厚非,因为秦朝也没有同时解决的能力。”
“带入到这个想法中,我们依旧可以得出许多问题的答案。”
“南北朝,记得吗?”
“那是一个极为混乱的年代,而老杨家出山之后,直接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大一统朝代。”
“隋。”
“隋朝的处境其实与秦朝差不多,不过杨坚是一个聪明人,所以在杨坚的时代,人们暂且修养生息。”
“毕竟前一段时间祸害的太过了。”
“不过休养生息而没有稳定局势,这种与始皇帝相反的策略直接导致了地方上的军阀,依旧能苟住。”
“比如说老李家。”
“但是因为碍于杨坚的能力与面子,所以人们没有选择动手,就好像秦皇在位的时候,人们也都很消停一样。”
“直到隋炀帝出现。”
“杨广这个人吧,我只能说,能当上皇帝的,除了真的矮子里拔大个,那都不是一般人。”
“所以杨广其实面临的处境也不简单,比如说那些暗中发育的军阀,他面临的是一个不稳定的局势。”
“那怎么办?”
“杨广选择了折腾他们,于是他开始修起了大运河。”
“你们看,这依旧是有迹可循,军阀既然强大,那我要点钱削弱下你们,做点有意义的事,是不是也很正常?”
“奈何吧...老李家也不是一般人。”
“军阀们也不高兴了,你这么搞,你得了名声,折腾的可是我们啊!”
“所以又反了,最后的故事,就是李渊成了。”
“这和秦汉多么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