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思熟虑,作者决定切书重开。
1.这本书写的不尽人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性格都没有表达出来,甚至有些角色的人设也崩盘了,对于角色的描写都是草草带过,也没有体现出我心中所喜爱的原神角色,我认为这是对角色们的不负责任。
2.因为没有恋爱经验,所以感情戏也写的很是仓促,人设崩的一塌糊涂,感觉角色的感情都很随便一样,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3.刚开始是一时兴起开了这本书,但是因为高考在即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硬撑着写,没有大纲没有设定,想到什么写什么,内容也是逻辑不清,很多东西都是强硬着加进去的,有的章节甚至都是半清醒半迷糊的状态码出来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处理好。
4.长时间不更新加上学业缘故,剧情已经逐渐淡忘,接下来的剧情怎么都衔接不上。
5.我原本的目标是描绘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提瓦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后宫文,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补救不回来了。
这本作品很失败,在此我对我的读者们表达歉意,我辜负了你们的期待与支持。
眼下高考已经结束,大学生活也会相对放松,所以我决定全部从头再来。
高考结束后我也在查资料,去了解各个角色的故事,以便写出更好的作品。
对了,感谢各位读者的祝福,高考发挥很好,很感谢各位,谢谢大家。
新书将会在6.20号开始更新。
我会建几个书友群,希望各位能帮我指点新作品出出现错误的地方,我需要一些资料和对证信息的时候也需要你们的帮助。
qq群:180497213
微信群的二维码将会发布在本章节章评,欢迎各位书友。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小,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