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和李一在食堂里,边吃饭边等着金兰回来,但是金兰过了许久都没有回来,梁超心中的疑虑越来越大。
梁超现在根本没有心思去吃饭,他时不时地看向门口,像是金兰已经失踪了一样的紧张。
李一抬头看了看梁超面前那盘几乎没有动过的咖喱饭,对他说:“喂,再不吃饭就凉了。”
梁超回过神来,看了李一一眼,勉强地笑了笑,低头捏着筷子开始吃饭。
李一看的出来,梁超的状态是根本笑不出来,但是梁超现在强装镇定。
李一叹了口气,也看向外面。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足以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
金兰进来了,脸色是明显的不太好,很苍白,眼下都有些发青。
金兰一进来,就敏锐地发觉有人在注意她,她往这边一看,是梁超和李一,眼神一下子就变了。
金兰笑着走过来,看起来身体有些虚弱的样子。
“吃饭了吗?”梁超看她走过来,用平常的语调问她。
金兰点点头,声音有点轻,她说:“刚刚在这里吃的,可能是东西不新鲜啊,我都拉肚子了。”
说完金兰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手还捂着腹部,看起来有些痛苦。
梁超看她这个样子,不像是伪装出来的,于是渐渐地打消了心里的疑惑。
“可能是吧,你刚刚吃的什么?”梁超关切地问。
金兰想了想说:“就是那个鸡排饭,我吃到一半就肚子疼了。我要投诉他,让食堂换个承包商了。”
后半句金兰是半开玩笑地说的,食堂虽然出了问题,但是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投诉让人家换人啊。
梁超也笑了,说:“你有药吗?刚刚秦思雨也说她拉肚子,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为吃了不好的东西。”
金兰摇摇头说:“我没有药,等会问小秦要点儿吧。小秦比我还严重,她直接都没吃饭。这不是巧了吗,我们俩都中招了。”
金兰的短发长得有些长了,看起来很久没有修理的样子,发梢超过了肩头,额头上的刘海因为太长被拨到两边去,看起来像个合格的淑女。
金兰把头发拨到耳后去,然后说:“你们出去走访,有没有什么收获啊?”
梁超和李一对视一眼,李一没有反应。
梁超说:“有啊,当然有,并且有不少的收获。”
说完了,梁超就低头扒了一大口饭。
金兰等着他接着往下说,有点着急了,就说:“你倒是往下讲啊,别只顾着吃饭。”
李一忍不住笑了,说:“他早就饿了,你先让他填填肚子吧。”
金兰有些诧异地看了李一一眼,他没想到李一能这样说话,听起来还……挺有人情味的。
李一似乎毫无知觉,对金兰说:“我跟你说吧。”
金兰发现李一对他们说话越来越自然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看起来总是让人放心一些。
以前的李一很少会主动去对别人讲案子,一般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梁超发言的,李一只是偶尔做点补充。现在这个看起来惜字如金的家伙居然主动讲解案子,这让金兰很是意外。
金兰点点头,说:“你讲也是可以的。”
陈杨扶着那个喝的烂醉的男生上了出租车,又多给司机塞了一张红票子,对司机说:“师傅,麻烦你到了地方之后,把他扛上楼啊。我这朋友显然是自己走不了……”
司机本来想要一口回绝的,但是看到了李一给他的一百块钱,顿时笑起来,说:“一定的一定的。”
陈杨把男生放进去,男生立刻像是一条鱼一样地溜到了座子下面。陈杨心说我可算是仁至义尽了,就关上车门不再管了。
陈杨看了一眼其他的几个人,这几个男生都有些醉,但是还没到那个喝了白酒的男生的地步,一个个都还算是清醒。
男生们看着陈杨,陈杨送走了那个喝白酒的男生,没有一个人伸手帮那个男生一下。
“哥们儿,你真的够仗义。”一个男生立刻对陈杨说。
“对,”另一个也说,“如果是我的话,我肯定就不管了,最多就是帮他打个电话。”
这是在变相地夸陈杨,但是陈杨觉得听着不是滋味,这些人平时都是一起玩的,现在为了讨好陈杨,居然开始说这样的话了。
陈杨心里叹了口气,表面上还是一副谦和的样子,笑着说:“他好歹也是我们的哥们儿,能帮一把也是举手之劳嘛。”
那个男生立刻说:“你说得对,但是你一举手之劳就是一百块钱,我们吃饭也是你请客,你未免太慷慨了。”
陈杨看着那个男生一脸的笑容说出这些话,心里有些真实地瞧不起他。这个人说话带着一股酸气,虽然是在抬高陈杨,但是陈杨平时就讨厌这种吹捧,好像他除了会出钱就什么都没有了似的。
陈杨估计他在那些男生心里就是这么个形象。
但是他也明白,这样的形象不太好树立威信,就算是在这群人之中树立起了微信,他们迟早也会背叛的,如果有更有钱并且更大方的人进入了他们的圈子,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倒戈相向。
陈杨摆摆手,一脸慷慨的样子,说:“小事情,我们是不是该回学校了。”
一个男生说:“我们打车回去吧,自行车就放在这里,明天再来拿。”
当然,打车的钱依旧是陈杨要出的,但是陈杨此刻并不想打车,他很有骑自行车的心情。
陈杨推着他的自行车,说:“我还是骑车吧,好久不骑了,吹吹风比较舒服。”
那个提意见的男生看起来有些尴尬,另一个男生说:“骑车也好,反正咱们也都不累,没有喝的太厉害的。”
陈杨点点头,然后跨上了自行车,也没管他们,直接就骑走了。
剩下的男生面面相觑,最后一个个还是骑上了自行车,像是一个小型车队一般跟在陈杨的后面。
陈杨一边骑着车,吹着秋日的凉风,感觉身上的酒气都被吹得差不多快没有了。
他觉得精神神清气爽,虽然喝了点酒的,但是并没有昏昏沉沉的感觉,反而让他有一种飘飘然的轻松感。
陈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说人吸了毒,精神上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愉悦感,他虽然没有吸过毒,但是对那种感觉还是有点好奇的,但陈杨也知道,那是禁忌,绝对不能触碰的东西。
陈杨突然想起来,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梁超和李一他们。那时候他们似乎是破获了一起大案,警察局特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陈杨当时看到时,心里是羡慕又激动。他觉得自己如果有一天能够这么神气就好了。
这是个幼稚的想法,但是陈杨内心深处是渴望着这种神气的。
从小他就在老爸的“阴影”下活着,他收到了保护,因为金钱的堆积。但是也是因为家庭的富裕,让他对一些东西不再珍惜,而对另一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充满着渴望。
陈杨听过这么一句话,说富二代是里外不是人的身份,因为如果你做的比上一代好,他们会说你是因为家庭的帮扶才有这样那样的成功,所以你的成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如果你混的不如上一代好,那么你就只能背负“败家子”的骂名,无论你怎么样,他们都是有说法的。
陈杨不知道这一套论调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也不知道支持这种论调的到底是什么人,只是他从小就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即使有金钱的堆积,他可以避免一些成长中的伤害和阻碍,但是他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
陈杨有时候觉得这些人很无聊,为什么一定要去挑别人刺呢,自己收拾好自己不就行了吗。但是后来他看到很多这样的人,他渐渐地就明白了。
他们是因为嫉妒,或者说求之不得,所以只能用尖酸的语言去中伤他。
当陈杨看透了这一点时,他就再也不会为这种事情而生气或者是难过了,因为他明白这就是人性,不管你怎么做,质疑你的人都不会放过你的。所以还不如不去理会。
陈杨刚刚升高中的时候,穿了一身名牌去学校,被人认出来了,有人立即下结论,陈杨穿的是假名牌,并且由此得出了陈杨是个虚荣的人的结论。但是后来陈杨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因为陈杨的名牌从来不重样。
他们知道了之后,并没有表现的多么尴尬,而是换了一种说法,他们说陈杨是一个纨绔子弟,什么都不会,只是有几个臭钱罢了。
陈杨听到这样的论调之后,心里毫无感觉,最多是有点无奈。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就是个纨绔子弟,但是他不明白,这样的“批判”能给这群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但是后来陈杨索性就不想了,毕竟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同学对于陈杨的家境,都只是羡慕,有少部分人依附于他,那就能得到一些好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尖酸刻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