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王造反了……”
就在当天,一条消息席卷了整个京城。
御王造反,这是天大的事情啊,不要说城中的文武百官,各方势力,就连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都目瞪口呆了。
早些年强敌入侵,国家动乱。御王在军中任职期间保家卫国,威风凛凛,打下了“战神”的赫赫威名,敌国闻其名而色变。
当时军队大权在握的轩辕澈没有造反,如今赋闲在家,并无实权,两手空空的反而站出来造反了?
糊弄鬼呢!
然而消息确实是这样说的,千真万确,不容置疑。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立刻就知道了怎么回事,再联想到夜半就开始传来的刀兵之声,自然联想到了太子与御王的党争公开化了。
估计是已经撕破脸皮,现在只剩下你死我活,也就不讲什么规则了。
说是造反,只不过是为了占领舆论上的制高点罢了。
所有猜到内情的人都聪明的选择了噤声,这不是他们能够参与的,普通的小老百姓更是闭门不出,唯恐遭受池鱼之殃。
从理智上来说,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奢靡无度,一旦成功必将天下大乱,但是支持御王的话就成了叛贼,毕竟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消息传到城外军营,果然军中瞬间就分成两派,剑拔弩张,形势危急一触即发。
好在并没有一上来就生死血拼,军营中的将士分成了两个阵营,分隔在一条红线两侧,两边都是小心翼翼,却相互牵制,相互顾忌,都没有贸然出手。
御王当年在军中“战神”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而是用一场一场铁血之战铸就而成的,军中大部分高层将领都曾经与御王并肩作战,有同袍之义。
奈何这么多年无战事之后,军营被太子党渗透,如今双方势均力敌,各自参半,谁都不敢妄动。
退一步讲,就算立场不同,也是一个军营里的战友,没有人想刀剑相向。
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城中刀山火海,城外虽有重兵,却表面上一片安宁,没有一兵一卒进城,甚至没有一个人离开军营。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一场仅限于皇城的战争!一场没有军队参加的战争!
呵呵~,这样的战争大概古来仅有了吧!为了安全起见,城中禁卫军只有区区数千人,怎么够用!
御王府中,轩辕澈和乐漓儿并排而坐,两个身穿盔甲的禁卫军首领笔直的站在面前。
“我二人,唯御王马首是瞻!”二人斩钉截铁的禀明了立场。
“好,辛苦二位将军了,只要我轩辕澈不死,一定不会亏待二卫将军!”
两人退出去调动自己手中能够控制的禁卫军去了。
乐漓儿看看轩辕澈的脸色,说道,“听你所说,这皇城禁卫军共有十二位将军,除了这两位,还有剩下的十位禁卫军将军,是站在太子一方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啊。”
“到也未必,这两人早年都是随我出生入死的战友,他们带出来的兵一定会强国其它将领带出来的兵,我信得过他们。”
轩辕澈停了一下,补充道,“而且其它十位将军,也未必会都站在太子一边,一定会有人隔岸观火,所以,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这两位将军,做多能带过来一千多人的禁卫军,还有剩下的五千的禁卫军立场不明,想必倒向太子的不会低于一半。
不过轩辕澈并不会惧怕,从战场中走出来的人,对于重回战场都是有一种隐隐的兴奋,仿佛重新召唤出渗透到血液骨子里的桀骜之气。
拿起刀枪就有一种迫人的气势。
果然,有些将军以城中安定为由,把自己手中的兵力分散到皇城中的各个防区,身边不留一兵一卒。
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也打消了双方的猜忌——我现在是光杆司令,手中没有兵,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
双方兵力都不多,在皇城中发生了几次短兵相接,都没占到大的便宜,接下来各方的重心开始转移了。
城中各位皇亲国戚,各位朝廷重臣府中都是有侍卫家丁的,虽说不多,但是一家十几二十个,积累起来,也有一两千人。
而且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立场可以左右整个皇城的风向,拉拢这些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双方相互忌惮,兵力聚集在各自的防区,刻意的拉开了距离。
这一对峙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乐漓儿作为御王府的盟友,当然现在不仅仅是盟友了,四处游说,一身绝顶的医术,让她大放光彩。
很多王公大臣,朝廷栋梁身患重病被她手到病除,投靠御王阵营。
当然很重要的因素还是御王一向名声远播,而太子又是个公认的纨绔、残暴,四处留下恶名。
乐漓儿四处行医游说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把很多厌恶太子,又摇摆不定的人摇醒,让他们认识到怎样选择才是最有利的。
作为乐漓儿的好友,林以晴在兴国公府中当起了“内奸”,终于让整个兴国公府表明立场,支持御王一方。
在德高望重的兴国公的带领下,很多朝臣纷纷附和,把家丁组织起来,送到御王府去。
也有以太尉府为首的一些势力公开支持太子,主要是这些人原本就是太子一条船上的,现在想撇也撇不清了。
太师府的文太师原本很想拉拢御王,不惜把自己的女儿文寄瑶献出来作为引线,希望和御王府攀上关系。
结果被御王无情的拒绝了,就连皇上亲口赐婚都被御王无视,堂堂太师府彻彻底底的丢尽了颜面。一向痴情御王的文寄瑶听到消息,把房间砸了个稀巴烂,又哭又闹,差点把太师府都一把火烧了。
正在这个时候太子党和御王党摊牌了,文太师没有选择,只能站在太子一边,而且还把女儿文寄瑶送入太子府做妾。
虽然文寄瑶是许过婚约的人,但是大敌当前,为了拉拢文太师,太子还是接纳了疯疯癫癫的文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