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没有机会我们可以慢慢等,皇上不是一直在对外征战吗?”
张潇道,“所以徐达必定有一天会再次出征,只要他不在应天府就好办。”
“只是燕王太厉害了。”
另外一张家人道,“扶持一个厉害的皇子当太子,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他上位以后我们很难掌控。”
“所以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是扶持一个懦弱的皇子。”
“不错。”
“不错。”
其余的人闻言纷纷赞同。 然而作为家主的张贤闻言却是一声轻蔑的冷笑:“有能耐的皇帝,我们就无法掌控他了?尔等对权术的认识,还停留在最低的层级啊!”
皇位传到第二代,就算皇帝再有能力,他们也有办法左右朝政。 历史上的朱棣厉害吧? 然而他照样被封建贵族拿捏了。 李世民也很厉害吧,他照样没办法让自己看中的儿子当太子。 朱棣是如何被封建贵族拿捏的呢? 朱棣当年其实是想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毕竟朱高煦一直跟随者他南征北战,在军事方面最像他。然而最后朱棣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选择了朱高炽。 朱棣常年领兵北伐,打仗打上瘾了,然而每一次出征都缺钱。 是大胖子和那些贵族们搞好了关系,这才弄到了钱,让朱棣有足够的粮饷出去打仗。正因为大胖子和那些封建贵族们关系好, 赦免了建文身边的文官, 这才让朝廷上下都支持大胖子,最后还给了他一个仁宗的谥号。 那些封建贵族拿捏朱棣的方法,就是钱,就是让国库空虚。用钱这一招,不但让朱棣不能任意妄为,还改变了太子人选。 简单的说,古时候的皇帝,如果看不清封建贵族掌握国家经济命脉这一点。就算他再厉害,也逃不出封建贵族为他们编制的牢笼。 认为皇帝厉害就不好掌控,必须要培植一个懦弱的皇帝,那是最低级的权术。 牢牢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让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连通一气,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网。把厉害的皇帝也掌控在手中,那才是高深的权术。 你皇帝再厉害,国库没有钱,啥也干不了。 皇帝想要做什么事情,满朝文武都站出来反对…… 如果不是朱高炽和那些封建贵族关系好,和他们妥协,朱棣有资金五次北征?有资金编撰永乐大典和迁都? 简单的说,大胖子就是朱棣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友谊桥梁。 朱棣看似没有依赖那些封建贵族,其实是依赖了的。 而妥协的结果,就是朱高炽英年早逝,朱瞻基英年早逝。最后由太后摄政,三扬把持朝政,张居正把持朝政。 张居正和三扬可都是外人。 眼看这群人只懂低级的权术,不懂高级的权术,所以张贤才会冷笑。如果他们掌控了经济命脉,也就是掌握了国库的钱,有什么皇帝是他们不能掌控的?他们想让国库空虚就空虚想让国库有钱就有钱,有钱没钱是决定事情是否办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自从朱皇帝推行公田制,开发海外贸易之后, 这些封建贵族,掌控朝廷经济命脉的能力变弱了。以前的大明王朝的税收是农耕税收为主,而现在是以商贸为主。 公田制和大兴商贸这两条,可以说是动了封建贵族的根基。 以前是封建贵族点头朝廷才有钱,而现在是不需要他们点头,国库就有钱了。所以这群人,才会对秦宇恨之入骨。 …… “家主的意思是……”人群不解。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选择支持燕王当太子,不要选什么懦弱的皇子。”
张贤道,“燕王能耐大,我们就不能拿捏他了?”
“燕王背后有魏国公徐达,我们就拿捏不住徐家了?”
“况且我们现在选择支持燕王殿下,更显得我们张家是大公无私,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毕竟一个有能力的储君,将来才是大明之福。”
“家主威武!”
人群闻言,纷纷说道。 “选秀女的日子就快到了吧?”
张贤道,“各位家中谁有年龄适当的女孩,让她好生打扮打扮,教其琴棋书画,然后参加秀女选拔。”
以张家的能量,完全能够买通选秀官,让家族的女儿,光鲜亮丽的出现在皇帝和各位皇子面前。 古代的秀女选拔,不但是给皇帝选,同时也会给皇子们选。 而那些皇子们选妃,基本上也都要看其家庭背景。哪个女孩的家庭背景好,适合拉拢就选择谁,颜值基本上都是次要。 尤其是那些有大志向的皇子,更要注重秀女的家世。 平民的女儿想被选中? 平民百姓的女儿根本过不了海选,无法出现在皇子们面前好吗。 出现在他们面前秀女能否被选中,比的是家庭背景,比的是谁家更有钱。 如果张家稍微向燕王示一下好,燕王在选秀女的时候,就算张家的女儿再不符合他的审美,他最后也会选择张家的。 现在难就难在,张家该如何不动声色的向燕王示好。 让燕王心里明白,张家是支持他当太子的。 如何做才能不露痕迹,不显得突兀,这里面也有深奥的学问。 “一旦我们张家的女儿被燕王殿下选中,那么以前的燕王妃,就可以步常妃的后尘了。”
张贤心中冷冷的想道。 张贤估计,就算后来燕王妃徐妙云死了,徐达都有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被害死的。 徐达就是个大老粗只知道领兵打仗,他懂什么权谋之术? 而这些封建贵族们,祖祖辈辈玩的就是这个。 历史上有很多名将,都是被他们给玩死的。 朱元璋也和徐达差不多,如果不是秦宇指点给他,他恐怕到死都不知道常遇春是被害死的,常妃和他孙子朱雄英,也是被封建贵族害死的。 …… 这就像是一场赌局,原来坐庄的吕家已经下庄。 大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押宝。 张家选择了把宝压在燕王朱棣身上。 而其余的世家,也纷纷开始押宝,选择了支持不同的皇子。有的选择了老二朱樉,有的选择了朱棣,有的选择了朱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