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岂不是成了奴役别人的人?”
周正并不同意自己开厂,开公司,当老板。
余辉却道:
“你看着吧,你不干,以后也有人会这么干的。
经济要发展,光靠国家经营的企业怎么能够?
国家也忙不过来不是?”
周正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余辉在国外,见多识广,他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他还给周正出主意道:
“干脆这样,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就在本地的汽车制造厂,我可以安排你去他们工厂当工人。
至于别的,就得靠你自己了。”
余辉这么说,是想告诉周正,他可以在国外的汽车制造厂,学到他想学的东西。
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不是没有人出国留学。
甚至在这个时代,留学一度成了一种潮流。
不管是哪行哪业,只要有关系,有一些钱的都想出国去深造,去进修。
有的是因为国外的花花世界看起来那样先进,热闹,所以也想去凑凑热闹。
更多的人是像周正这样的,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希望能学到一些相关技术,来填补国内的空白。
但外国人也不傻,不可能把技术摆在明面儿上,任由别的国家的人去学习,去观摩。
去一般的加工厂,虽然只能看到加工的过程,但其实也能窥到一些端倪。
甚至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也不是不行的。
毕竟这个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周正斟酌了一番,就打算回去跟刘羽商量一下,自己要出国的事情。
余辉也道:
“如果你想来,我会想办法帮你的,帮你在国内拿到签证什么的。”
毕竟在那个时代,不能随意出国。
要出国的话,理由也一定要正当,能得到上面的批准,还要去领使馆拿签证。
周正便对余辉道:
“我得回去跟家里的商量一下。”
“这是应该的。”
余辉曾经从国外给周正寄过一些东西。
大多是一些很先进的家用电器什么的。
比如带遥控的彩色电视机,还是十八寸的,在当时算是大屏幕了。
又比如漂亮的女式洋装,一带就是好几套。
不仅有女款的,还有男款的。
主要就是考虑到,家里还有这么多亲戚。
余辉是余琼的弟弟。
余家不止余辉在国外,还有另一个弟弟,名叫余敞的,也在国外。
据说是一位著名的外科专家。
当年曾打算把自己的姐姐也劝去国外。
但余琼想到孩子们还小,就没有出国,结果过的日子生不如死。
好在如今一切都过去了。
余敞也曾从国外给余琼寄过外币过来。
这些钱都被余琼存着的。
不知不觉也有上千元了。
兑换成本国的钱市,大概是上万元。
也就是说,别看余琼只是在家里待着,也是十足的万元户。
刘羽就更不必说了。
她的空间里面种植了那么多好东西,各种粮食产量就不说了。
她之前还喂过各种家禽和动物。
甚至还养了一整个牧场。
如今的空间都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倍。
加上蛙崽时不时会给她带一些她需要的东西回来。
她的空间完全就是一个为她创造财富的工具。
到了今天,这空间可以每天给她创收一千块。
那么一个月就是三万块,一年就是好几十万。
而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万元户就已经崇拜不已了。
更何况是几十万的年收益呢。
刘羽就算是不用去上班,也不愁有钱花啦。
当然,她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父母,还有余琼他们。
有需要的时候,自然是要给他们钱的。
周正在读书,没有什么花费。
他也从来不会问刘羽要钱。
因为他自己也在挣收入。
他的父亲留给他的那些,除了精神财富,就是物质财富了。
那一箱黄金,只会在很多年以后,有一个更大价值的提升。
房产除了之前的那一幢公寓,作为办公楼,每年会有固定的收入,光这一项,收入已经不少了。
所以周正哪里还需要刘羽给他钱花呢?
不仅如此,他还要倒给刘羽钱花呢。
之前就是十块钱一个月。
后来他读了大学,刘羽知道他要专心读书,不可能在外面兼职赚钱,所以没有让他给零花钱。
可周正才不是那种乖乖听她话的人。
她说不给,那是因为她心疼他。
他可不能辜负她的心疼。
所以周正更是变本加厉给刘羽钱花。
在读大学的时候,每个月依旧有二十块钱寄给刘羽。
而且是越寄越多。
刘羽时常写信问他:
“你哪里来这许多钱?”
“你只要相信你男人会挣钱就行了。”
刘羽当然相信,他真的会挣钱。
至于周正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自然是他想各种办法,提升自己的技能赚来的。
在这个时代,虽然物质也不是很发达,但并不代表挣不到钱。
只要想赚钱,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就比如去旅游区当导游,也可以赚钱。
甚至去路边摆个摊儿卖烧烤什么的,可以赚钱。
周正会乐器,去洋酒吧,或是别的地方演奏一曲,也能拿到演出费。
他在学校里面,以学校的名义,在外面做兼职,也能赚到钱。
只是钱多钱少而已。
一个月要给刘羽赚到二十块钱的零花钱,对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啊。
毕竟是在大城市嘛。
那些人均收入几百块一年什么的,仅限于普通人。
对于一些不普通的人来说,就比如一些有背景的人来说,一年的收入绝对不止几百块。
几万,甚至十几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周正可以为这些有钱人做翻译,做技术工,当校外辅导什么的,都能赚到钱。
他不在意自己做的职业是不是服务行业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劳动是最光荣的。
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不丢人。
周正本来也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
他还等着出国,以后学有所成回国,一展自己的抱负。
所以在课余时间打工,其实就是对自己全方位的一种提升。
去订阅一些杂志,也是为了了解更多国外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