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是关外主战派的核心人物,因有他在,九格格想把关外拱手让给东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而他的侄子小高,是出了名的脾气好,骨头硬。
东瀛借口死了一个浪人,问责关外小朝廷,在九格格吓得跪地求饶之前,高昶果断带兵冲击皇宫,架空了九格格。
在高永回关外之前,高昶代掌大权。
对于东瀛浪人之死,小高的意思是,既然死了人,就得查明真相,给死者一个公道。
关外小朝廷刑部的办事效率一向不高,还请耐心等待调查结果。
因九格格无能,东瀛浪人在关外横行已久。
东瀛方面跟高永打过交道,知道这人难缠,却不知道小高是个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热血青年。
至于小高的好脾气,那是对高永,对同胞,对自己人的。
东瀛浪人在小高眼里,可能连人都算不上,自然更不算是自己人了。
关外换了掌权者,东瀛方面却没有随之改变应对策略,仍然气焰嚣张,还要求作为关外暂时掌权者的小高给死去的浪人下跪送葬。
小高觉得,还是教这些操蛋的东瀛人重新做人,再送他们回老家比较好。
东瀛方面完全没有想到小高会这么刚,说动手就动手,派去交涉的五个人,当时就躺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主和派一听小高不知轻重地干了东瀛爸爸,顿时吓尿了,觉着不能再纵着小高了。
毕竟,小高架空九格格,革了几个主和派大臣的职,不过是权力之争。都是官场老油条了,起起落落是平常事。但,干了东瀛爸爸就是要命的大事了!
小年轻就是不靠谱,也不知道老高是怎么教这孩子的,知耻后勇,徐徐图之这几个字是不会念还是不会写?!
不靠谱的小年轻小高没工夫搭理主和派,在教了出门忘记带脑子以至于不知道怎么说人话的东瀛来使重新做人之后,下令关外全面备战。
自踏上这片广袤而丰饶的土地,东瀛还是头回遇上这么不识相的华夏人,必须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而关外一味退让的这些年,并没有换来丝毫的尊重,明明是在自家的地盘上,却被外人随意辱骂殴打,过得猪狗不如。所以,小朝廷一朝强硬起来,小高振臂一呼,居然颇多响应。
关外因此颇为动荡:东瀛正规军驻扎在关外的人数并不多,但因着与北地合作,林大帅调兵配合,再加上主和派拖后腿,战况暂时胶着。
即便如此,也比以前一战即退甚至不战而降要好太多了,关外军士气大振,战意高昂。八壹中文網
高永刚回到关外,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烂摊子。
见他回来,在高昶那里碰了满头包的主和派立刻调转枪口,愤怒地要求高永给他们一个交代,并且必须严惩小高!
对此,高永的回答是——废黜九格格,解散小朝廷,自封关外大帅,立高昶为少帅。
高永曾以迂直尽忠闻名天下,如今亲手葬送一力扶持起来的小朝廷,态度之强硬,前所未见!
主和派愕然失语。
之后,高永再发文昭告天下,以罪人自称,文中却道:为臣者,原该忠君为国,然忠君则负天下,外不能御侮,内不能安民,于心何安?唯有先天下之忧,担不忠背君之名!
小高喜出望外!
主战派欢欣鼓舞!
九格格大惊失色,她完全没有想到,事情居然直转之下。
先前小高带兵冲击皇宫,让她受了不小的惊吓,但她并没有绝望。原以为高永回来,就会立刻进宫请罪,并重责小高,没想到她做得比小高好绝!
可怕的是,高永的号召力远在小高之上。他一发声,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主战派大将们立刻站队。
当初,高永护着九格格退往关外,这些大将一路相随,每个人是什么脾性,有多少本事,擅长什么,高永一清二楚。
将他们分配到合适的职位上之后,高永又亲自去拜访了几个主和派的官员,邀请他们掌理政务。
这几年,主和派主张避东瀛锋芒,安定内部,平稳发展,也为狼狈退到关外,立足不稳的保皇党赢得了喘息之机。
主和派大臣富保见到高永亲至,丝毫也不觉得意外。高永一请,他就答应了。
这关外,不止是皇家的,也是他家祖地。
之前,东瀛人只是在关外作威作福,如今,他们胃口大了,居然想吞下关外。
失了这块祖地,他们就成了真正的亡国奴。
富保虽是主和派的重要人物,但‘宁予外贼,不予家奴’这话,他坚决不同意!
富保与高永虽主张策略不同,但立场是一致的。高永此番亲去东南,就是为了寻求破局契机,他做了这样的决定,说明他认为关外准备好了。
高永善战,他既然认为关外准备好了,那就干吧。
关外是他们的祖地,这里埋葬着无数骁勇的祖辈。当年他们能打进关内,夺得万里江山,历经十二帝,统治两百多年。如今,他们只是要把东瀛人赶出关外,难道还能比祖辈们当初更加艰难?
就算日后高永失策,奋而战死也比失了祖地,让祖宗蒙羞,让自己沦为罪人要好。
主和派一旦生出了战心,将比主战派更为热血。
富保答应之后,高永拜访的其他几位主和派大臣也都没有拒绝。
关外至此,上下一心。
高永再发文,取消东瀛人在关外的所有特权,从此之后,要么安分守己,要么滚回东瀛去!
另:经查,东瀛浪人小林永太郎死于饮酒过量,东瀛来使罔顾这一事实,妄想借小林用太浪之死,谋取更多利益,与关外军激烈冲突。混乱中,来使身亡。
关于此事,关外军不再做任何解释,拒绝做出任何赔偿与让步。东瀛若要战,那就战!
一直软趴趴的关外突然画风大变,刚得让人牙疼,东瀛方面先是震惊,随即震怒!打着为死去的国民报仇的旗号,东瀛悍然挥师关外!
关外这么一动,东南顿时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