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开局我能撒豆成兵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双字名

第四百一十三章 双字名(1 / 1)

吴池故作姿态的沉思了一瞬,而后露出讶然的神色:“竟是这样?嗯……看来其中必有蹊跷!来人呐,把那个乡民带上来,朕要亲自问问他!”

“是!”

须臾,一个身材矮小瘦弱,面黄肌瘦,穿着破破烂烂的人,被两名宫廷卫士架着,拖到了吴池面前。

之所以要‘架着’、‘拖’,则是因为这个人此时的模样,已经非常的惨不忍睹!

他的衣服已经被污血浸透,散发着血腥味与霉味、骚味等气味混合的难闻气息。

这还不算什么,透过他衣服的破口,可以看到他下面的皮肤上有多处伤痕,有的已经结痂,有的仍在流血,更有的已经露出森森白骨,血肉腐烂。

更过分的是,这个人的其中一条腿,明显很不正常,不像正常人那样‘有支撑感’,而是在空中晃荡着……这说明,此人的腿已经被打断了,如果不及时救治,这条腿就彻底废了!

吴池眉头深皱,语声低沉地质问:“为什么将他打成这样?”

心说拷问犯人会用些手段,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看对方现在的这副惨样,已经明显超出了拷问的范畴,而是刻意发泄凌虐了!

众人听出了吴池语中蕴含的怒意,纷纷惊得脊背一寒。

帝王一怒,流血千里。

之前那名汇报的卫士统领慌忙下拜,解释道:“陛下息怒!此人并非是我等拷打至此,而是在捉住他时,他就已经这样了!”

“哦?”

吴池若有所思,沉默了须臾后,他语气平静道:“还是先说正题吧!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卫士统领:“回禀陛下,此人名叫王大富!”

在汉代,一般人都是单字名,即单姓+名是两个字,复姓+名是三个字。

但双字名也是有的,只不过少而已。

事实上,起单字名这个,就只是汉朝独有的一个现象,在之前之后都并非如此。

这要从秦朝开始说起,因为秦朝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嬴政为了昭示他皇帝身份的尊崇,故而搞了个避讳制度,也就是说,皇帝名字里的字,在民间使用时,需要避讳。比如嬴政名政,你一个老百姓,在给儿子起名时,名字里就不能带有‘政’字。

秦二世名胡亥,那老百姓起名字里就不能有胡字和亥字。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后世,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

秦朝灭亡后,汉朝继承大统。虽然汉朝也延续了这个制度,但是汉朝的皇帝仁慈,知道自己的名字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麻烦,但是如果不用避讳吧,对皇帝的威严有损。所以就选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等自己登基时,原本是双名的,都改成单名。比如刘弗陵,登基后改刘弗。给儿子起名时,也尽量起单名,这样可以让老百姓能够少避讳一个字。并且还尽量用生僻字,尽最大可能避免老百姓麻烦。

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皇帝喜欢用单字名,下面的官员和百姓也就觉得单字名好,纷纷效仿流行。

但也仅仅是流行而已,你非要起个双字名,也没什么,并没有什么起双字名低贱的说法。

也就是千古大奇葩王莽,一天到晚不干正事,总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奇葩制度,下令全国人民禁止起双字名。

而等他的‘新’朝覆灭后,他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政策也就都随之而废止了。

等汉朝灭亡后,民间起双字名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因为这事追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风气问题。汉朝都没了,你再效仿汉朝皇帝有何意义?

吴池:“王大富!”

王大富一脸麻木的表情,对吴池叫他,毫无反应。

旁边卫士急了,抻了抻他,“王大富,陛下叫你呢!”

“陛……下?”王大富的脸上这才有了些神色,“啊!”

他惊呼一声,反应过来,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吴池不住地叩拜,一边拜一边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道:“陛下!陛下啊,小人可算见到您了!您可要为草民做主啊!呜呜……”

吴池没有催他,等了一会,才道:“王大富,说吧,把你要说的,通通告诉朕!”

王大富大受触动,呜咽着对吴池表示感谢,而后说出了他的经历:

他本是幽州边境郡县的一名普通乡民,在家乡里,日子虽然过得困苦,但也勉强能维持下去。

可是某一天,一队乌丸散骑闯入了他们的村子,在村中烧杀抢掠一番,把整个村子毁灭了,而后扬长而去。

他藏得隐蔽,躲过一劫。

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戚,甚至包括妻子儿女,都死了。

他恨这些乌丸人恨得要死,只是,他作为一个平头百姓,却又做不了什么。

他向县里汇报了这件事,县里又上报了郡里,最后上报到了朝廷。

而后……

就没有而后了。

消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王大富从此陷入了绝望,在官府帮助重建的村子里苟活着,此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浑浑噩噩的,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两个替官府传递信息的驿吏,在路旁的食铺歇息聊天,说羊助因为尸位素餐,为官期间糊涂无能,被陛下免了职。又说道这个羊助确实不是个东西,很多他们幽州传递上去的消息,都被羊助给压下去了,不让陛下知道。

两个驿吏说起此事的语气颇为愤愤不平。

于是,原本麻木浑噩的王大富,眼中有了神采。他赶忙上前,问询两个驿吏怎么回事,两个驿吏也没瞒他,将事情详细说了。

王大富也说了自己的经历,他知道原来害自己大仇不能报的最大罪人是羊助后,十分的气愤,恨不得亲手杀了羊助。

只是他又悲哀地表示,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两个驿吏在安慰他的同时,又道:“唉,老哥你也是个可怜人啊!认命吧,这个事……你总不能去官府告他吧?”

一听到‘告他’这个词,王大富振奋起来:“对啊!告他!为什么不能告?”

两驿吏劝道:“那羊助可是大官,虽然被免职了,可他在认识的官员同党众多,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跟他斗?本地的县令郡守未必会为了你得罪羊助,就算你去雒阳去告御状……咳咳,当我没说。来,老哥,喝点酒,我请你!”

王大富听到告御状这个词,更振奋起来,急忙又问驿吏告御状是怎么回事。

两个驿吏被他好一番纠缠,才说了告御状的事,但同时也劝王大富不要冒险,否则小命不保。

可王大富此时如同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有了希望动力,打定决心,一定要告御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扩张之路 神捕乱宋 我为王 吕氏外戚 晨唐旧梦 极品家将 大明之拉着崇祯南迁 调教贞观 穿入中世纪 刀笔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