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楠楠从书铺里买好文房四宝出来,就看到宋姨娘脸色沉凝着。
她摇了下脑袋,不好奇宋姨娘为何心情烦闷。
想也知道,宋姨娘的父亲,也是她没见过面的外公,特地拜托李老爷照顾宋姨娘,就是担心宋姨娘的安危。
但这么多年来,宋姨娘和李老爷就没个走动。
李老爷一直尝试联络宋姨娘,就是想回复老友,例如你女儿最近无事。
现在李老爷遇到事情,还能有心思办这件事吗?宋姨娘操心的,就是父亲会不会担心。
这些事苏楠楠不好发言,她收敛心神走过去:“娘,东西已经买好了,我们去看看李老爷吧。”
宋姨娘心不在焉,虽然站在苏楠楠身旁,但实际上是跟着苏楠楠走路。
她们来到东城,恰好碰到一支喜庆的队伍。
这支队伍敲锣打鼓,轿子是大红色,一看就是新娘子出嫁,身后还抬着一长串的嫁妆,都用红木封着。
遇到这种情况,苏楠楠她们不得不给这个素未蒙面的新娘子让路。
宋姨娘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她忽然说道:“你外公后悔的,就是没办法让我风光出嫁。”
“隔得远了。”苏楠楠垂下眸。
“不止啊。”宋姨娘叹息,手上的帕子无力垂下,“你娘是嫁过来做妾的,哪能风光大嫁。”
一抬小轿从侧门进入就算走完流程。
做妾就是这般辛苦。
所以宋姨娘一直想让女儿嫁个好人家。
又想到女儿进宫,什么都没有,宋姨娘就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她辜负了太多人,父亲,女儿……还有那个一直对她很好,她该叫声李叔的人。有些事不能想,越想越停不下来。
宋姨娘说道:“苏府那么大的事,你李爷爷不可能不知道。”
她当时没多想,就算李老爷不送消息过来,也可能是因为寒心。
如今看来,是有更深的含义在,这次是她做得不对。宋姨娘回头看向秋叶:“你先把东西放下,我再去买点。”
苏楠楠没有阻止,反正队伍还长,就让宋姨娘亲自去准备点什么吧。
最后,宋姨娘抱着一坛子酒过来。
“娘,你不是说李爷爷是开酒楼的吗,怎么会缺酒。”苏楠楠哭笑不得,没想到宋姨娘那么大阵仗,就是去买一坛酒。
宋姨娘也笑了,她带着那坛酒:“你李爷爷就是喜欢喝酒,才开的酒楼。”
所以给老人家备点总归没错。
等队伍走过去后,她们成功找到那家名为千酒楼的酒楼,看来宋姨娘说得不错,这个没见过面的李爷爷就是因为喜欢酒,才开的酒楼。
千酒楼装璜豪奢,抵得上数一数二的名头。
又和路人说的一样,生意冷清,大厅里几乎没什么人。
苏楠楠一走进去,小二立马迎上来:“几位客官,要点什么?”
“我要见你们东家。”苏楠楠道。
那个小二表情为难,很是纠结,他反复开了好几次口才艰难说道:“东家有事在忙,不知道几位有和贵干?”
“有事在忙?”苏楠楠蹙眉,抬头张望四周。
就差没说,这个生意,还有什么好忙的。
小二窘迫道:“这都是东家的事,我只是个小二,几位若是想见我们东家,不如去宅子里找。”
“那他住哪儿?”
从小二这里问到地址后,苏楠楠正准备出去。
门口匆忙的跑进来一个中年男子,他走得风风火火,似乎有什么要紧事。
宋姨娘直接呆愣住,瞪大一双美眸看着那男子,若不是思及苏楠楠,她恐怕要直接叫出声。
苏楠楠瞬间明白,这可能就是李爷爷的儿子,也是当时对宋姨娘有非分之想的那个人。于是她挡在宋姨娘面前,开口唤道:“请问你是酒楼东家吗?”
中年男子回过头,打量苏楠楠几眼:“你是谁?”
“宋扶玉的女儿。”苏楠楠没有提及苏府,一来是苏府已经消失,二来是这样亲近些。
她放下手上的东西。
“娘当初跟我说李爷爷对她诸多照顾,只可惜身不由己,一直无法好好感谢。如今得空,就想来亲自道谢。”
说完,宋姨娘从苏楠楠身后走出来。或许也该跟着苏楠楠的说辞,改变一下她的身份。
如今她是宋扶玉,不再是宋姨娘。
中年男人看到宋扶玉后同样瞪大眼睛,表情复杂,最后恢复平淡:“原来是你,真是好久不见,家父一直念叨着你呢。”
他再看向苏楠楠:“你女儿都这么大了。”
宋扶玉低下头:“你似乎有什么急事,不如忙完再说。”
中年男人微怔,像是舍不得走一样停顿许久,最后才让小二好生招待,然后去了后厨。
苏楠楠目光望过去,小二得到东家的嘱咐,对宋扶玉非常热情。
宋扶玉乏力的低下头,似乎在感慨物是人非。苏楠楠没有打断她,问小二:“最近酒楼发生什么事了吗?”
小二没有隐瞒:“最近酒楼生意不太好,东家一直在操心呢。”
“能说说因为什么生意不好吗?”
“这……”
小二很是犹豫,在思考这些话说不说得。
最后还是放下所有的顾虑:“你知道万事商会吧?就是最近被朝廷接手整顿的那个。实不相瞒,以前万事商会的人最喜欢来咱们千酒楼,但发生这事,酒楼也就没人愿意来了。”
“……有想其它办法吗?”
“怎么没有呢,各种活动都在做,菜品也跟着降价,只可惜还是没人来。”
苏楠楠呵呵一笑,不多言,心想有人来才怪。
尽管谢国公甩锅成功,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尤其是京城权贵,在他们眼里就是,谢国公名下的商会都出事,那自己不还得夹着尾巴做人。
为了避嫌,就连路过都会加快脚步,更别说进来消费了。
除了权贵之外,万事商会又得罪过不少人,现在万事商会被朝廷接手,他们无从发泄。
那怎么办呢?嫉恨上这家酒楼呗。
现在除了普通老百姓对此事无所谓之外,就不会有其它客人,可光靠老百姓那点散碎银子,哪够支撑这么大一家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