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看着气若洪钟,身体挺拔,往那一站,瞧着身体倍棒,据说还能夜御六女,荒淫无道的朱由检。
朱慈烺是不由的皱眉道。
“父皇,您是几身衣裳吗?”
“看您这架势,活个万岁当然是不可能了。”
“但再活个二十年,大概是不成问题的。”
“二十年,得花掉我大明朝多少银子?”
“朕可不打算只再活二十年,朕还要再活五百年!”
朱由检冷哼一声说道。
旋即,在李有福匆匆搬过来的椅子上一屁股坐下,自顾自的,从那宫女手上的托盘里面,抓了巴葡萄,往嘴里面填着的同时,朝朱慈烺道。
“朕今日过来,是有事要与你说。”
“你且听着。”
“什么事?”
朱慈烺皱眉问。
心说,您老人家过来,估计没什么好事吧?
果然,朱慈烺还真猜对了。
朱由检过来,是真没什么好事。
只听朱由检抬眼,然后将葡萄皮,直接吐了出来,好不体面——这家伙越老越无赖。
明摆着是当不了皇帝,开始放飞自我了。
也不知道后世史书,该怎么描述他的一生?
估计得被当成反面教材,和堡宗,构哥一块,被狠狠批斗吧?
只听朱由检道。
“老六年龄不小了啊。”
“老六?”
“哪里有什么老六啊?”
朱慈烺诧异道,朱由检狠狠瞪了他一眼。
“你的六弟,老六啊!”
“哦哦,想起来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他这家伙连自己的儿女都记不清,更甭提崇祯上皇,给他后来添上那些个弟弟妹妹们了,是皱眉道。
“父皇是说,慈煌这小子是吧?”
“对对对,就是他。”
朱由检重重地点了点头。
朱慈煌是朱由检的老六儿子,是朱由检在大沽时,临幸一个宫女时,怀上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崇祯十八年初。
算起来,已经十一岁了。
年龄确实是不小了!
只听朱由检说道。
“慈煌是你的六弟,你当哥哥的,得好好的待着些,将来给他寻一块合适的封地……”
“父皇,慈煌只是个郡王,要是想要封地的话,父皇您抓紧时间攒些银子,将来让慈煌当股本,然后在天下挑一块合适的地盘,招募一些护卫,打过去,当封国就是了,跟朕说个甚啊?”
朱慈烺说道。
大明朝是不禁止藩王出海建国的,甚至是鼓励。
但是,很多藩王都没这个出息,不打算出海建国。
眼下,南京城内的那几个拿俸禄的亲王,就是这样的。
而朱慈烺的皇子们吧,年龄又太小。
所以,轮不到他们。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将长成的几个上皇皇子,倘若真愿意出海建国,朱慈烺是支持的。
当然了,光只有朱慈烺支持,是万万不够的,朱由检这个当爹的,也得给予支持。
不过,从当下的情况来看,朱由检这个渣爹似乎是不太想管,想要让朱慈烺帮忙。
这件事,朱慈烺是不太想插手的——自己生的娃,自己负责嘛。
“慈烺,就慈煌这小子,您觉得他有能耐出海建一国吗?”
朱由检见朱慈烺顾左右而言他,也是急了,他拍着一旁的躺椅扶手问。
“慈煌平时日,还挨朱朱的欺负呢,他能出海建国吗?”
“呃……”
朱慈烺猛然间想起,在新宫“游乐园”里面,领着一大群弟弟妹妹,还有小叔叔,小姑姑们在那当“老大”的长公主朱朱,貌似没少欺负一个叫朱慈煌的小胖子。
经常抢后者的小零嘴,玩具。
朱慈煌这个小胖子连比自己小了两岁的小侄女朱朱都打不过,估计让他出海建国,也不太靠谱啊。(女孩在小时候窜的要比男孩快,如果活泼一点的话,同等年龄,或比他大两岁的小男孩,还真不一定能够打的过她)
“那父皇的意思是?”
朱慈烺看了眼朱由检问。
“给慈煌个现成的地方去吧?”
“朝鲜国是个不错的地方,让慈煌到朝鲜就藩……”
“父皇,您想什么呢?”
朱由检的话一出口,朱慈烺就不乐意了,他板着脸道。
开玩笑。
朝鲜这么好的地方,哪能够给朱慈煌啊?八壹中文網
朱慈烺是打算自己留着,给几个儿子们分的。
“朕不要整个朝鲜,把朝鲜分成四份,甚至八份,让慈煌有个一州一府当封地就行了。”
朱由检赶紧解释。
朱慈烺却是摇头。
“这是不可能的,父皇,您就甭想了。”
是啊,甭想了。
朝鲜这么好的地方。
朱慈烺怎么可能,给分了?
再说了,分成八份?
朱慈烺还弄不明白,朱由检是怎么想的?
朱由检现在的儿子,有十几个呢。
分成八份,连他自己的儿子们,都不够分吧?
等朱慈烺自己的儿子们长大了,那日本,朝鲜,这种现成的地方,估计要分光了吧?
弟弟亲,还是儿子亲?
朱慈烺有好东西,当然要给自家留着了。
哪能给一群,便宜弟弟?
甭看朱慈烺跟自己的儿女们不太亲近,但关键时刻,谁亲谁不亲,朱慈烺分的还是相当分明滴。
但只见到。
朱慈烺板着脸,朝朱由检说。
“父皇,您就甭想了……”
“你……”
朱由检有些生气,但又无可奈何。
他思索来,思索去,一咬牙道。
“倘若你不答应朕,朕便绝食。”
“绝就绝呗,又不是饿着了。”
朱慈烺说道。
气的是朱由检差点没背过气去。
而朱慈烺哪理会他啊?
是起身就要离开,只留下朱由检,在那凌乱……
看着朱慈烺离去的背影,朱由检是气得够呛——早知道如此,他当初就不应该让这小子掌权啊。
可转念又一想,朱由检又无奈了——当初若不让这小子掌权,自己这会,早就自挂东南枝了。
一想到这,朱由检不由得悲愤——老天不公。
凭什么他当了十几年皇帝了,竟然还不如朱慈烺这小子,初出茅庐时的表现呢?
却说朱慈烺这。
甩脱了朱由检后。
朱慈烺便径直到了自己的游泳池里面,然后好好的游了几圈,最后,拥着几个泳装美女,打算去体验一下,刚刚在看的书中,学到的新知识的时候。
这时,却又有人,来打搅他朱慈烺的雅兴了。
“陛下,大喜事,大喜事啊……”
首辅魏藻德一脸的激动,看着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一心想着荒淫无道,听到大喜事,也没太大的触动,他心说,再大的喜事,有朕去荒淫无道大吗?
但只见到他,不快的说道。
“什么喜事?说来听听?”
“是,陛下。”
魏藻德没察觉到朱慈烺的不快,赶紧禀报道。
“陛下,黄连素弄出来了。”
“你说明白些,这个黄连素,是直接从黄连里面提取出来的缄,还是说,又经过更细致的提纯出来的?”
“是又不知道怎么操作,反正弄出来的,纯度颇高,药效绝佳啊!”
“是吗?”
朱慈烺坐不住了。
荒淫无道,尝试新姿势,也顾不上了。
原因很简单。
黄连素这种药物,忒重要了。
他可以拯救无数人的生命啊。
同时呢,这种药物,也将成为,大明朝现在唯一的消炎药了——黄连素也是一种消炎药啊,虽然效果不理想,但也聊胜于无。
最重要的是。
大没有抗生素药物的时代。
大量摄入黄连素,还是有一定概率,治疗感染的。
当朱慈烺前去,视察刚刚研究出来黄连素的实验室时。
这里,几个大夫早已经恭候多时,无一不是面露喜色,当朱慈烺进来后,一个个赶紧恭敬道。
“陛下,臣等受陛下启发,历一年零六个月。”
“辛苦研究,终于不辱使命,造出来了这此等神药啊。”
“好,好,非常好。”
朱慈烺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打量起了实验室内的一众人。
但只见到,实验室内,摆着十张床,上面躺着些人,然后只见到大夫朝朱慈烺介绍。
“陛下,刚刚通过第一批临床试验,这个药效是绝佳的。”
“另外,几个做过那肠痈手术的病人,服用了大量的黄连素后,完全都挺过感染了,无一出现意外的。”
“很好,看来这个药,是研发成功了,我大明朝又凭空的,添了一利器。”
朱慈烺显得是很激动啊。
黄连素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他可以挽救无数条,本要死亡的生命。
其本身,在未来将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据说有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老中医们,在这几千年里,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总和。
这玩意,不只可以大大降低大明朝的婴儿死亡率。
让大明朝的人口,得到井喷式的增长。
还可以让大明朝,尽快的普及医疗。
嗯,大明朝的医疗,是相当不普及的。
绝大多数百姓,是享受不到半点医疗成果的——这也很正常嘛。
老中医们,先甭提能不能治病了。
光是培养一个老中医,就是相当之难的。
最重要的是,明朝的一群老中医们,要么是靠世袭的医户——真是瞎搞,权力,财富能够世袭下去,但知识,智商能世袭下去吗?
尤其是还是治病求人的医生,靠世袭传承。
传承下去的都是什么?
而除了靠世袭的医户,还有大量学徒成长成的老中医外,明代的中医中,还有一类奇葩式的存在——就是一大群,科举无望的读书人。
索性改行当大夫。
这群人也是傻大胆,后世一个大夫的培养周期是论年的,他们呢?
随便读几本,伤寒论,千金药方,还有本草纲目之类的医书,就敢挂牌行医,悬壶济世了。
就是这样,乱七八糟,看起来就是十分不靠谱的大夫,在大明朝却还是相当稀缺的存在。
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遇上了病,大概只在死扛这么一个选择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黄连素的意义,就更加非凡了——对于普通小老百姓而言,吃几片黄连素能够治好的病,就不是病。
反之,吃黄连素治不好的病,也甭折腾了。
因为大概也治不好,他们也没钱去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朝的医疗,似乎是可以很快就普及开来,至少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能够被惠及,拥有一种,使用便捷,又药效明显的药物。
呃,就连老中医们,也不应该反对黄连素的出现——毕竟他们可以在乱七八糟的中草药里面,加大量的黄连素提取成分,然后让病人去喝。
拿黄连素的药效,来扬他们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