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初和潘文珠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可最后还是和解了。
对陈志远来说,只要潘文珠不打自己的主意,不馋自己的身子,那就一个好朋友。
至于潘文珠想要欺负欺负哪个小鲜肉,关陈志远屁事。
京都卫视想要二轮播放权,陈志远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潘姐看得起,我当然开心了。”
至于价格,真没多少钱,集数太短、时长太短,还有迅达视频网络平台播放。
潘文珠很开心,花花轿子人抬人,陈志远给自己面子自然要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志远,拍电影如果钱不够尽管跟姐姐说,几千万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看看,潘文珠只要脑子没有想男人就是智商在线的,明明是想要投资陈志远的电话还说的不让人讨厌。
陈志远秒懂了潘文珠的意思,“行,我要是缺钱一定跟潘姐张口。到时候别算我利息,我算你投资行不行?”
潘文珠发出了娇笑声,“行,你说了算。”
……
1月,1日晚上6点半,夏国卫视准时播放《那年那兔那些事》,迅达视频则是8点开启《那年那兔那些事》的1、2集。
夏国卫视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短的动画片,只能两集凑一块来搞,中间还得穿插广告来硬凑时长。
“不是我非要插广告,是二狗子太短了。”
第一次遇到硬插广告的买卖,夏国卫视表示很震惊。
不过也好,提前看过的人都感觉有点扛不住,情绪得缓缓。
今天是2011年的第一天,很多人记住了这一天、这一刻,尤其是那些刚刚懂事的孩子们。
精美的画面、精心刻画的剧情,让很多人直接泪奔了。
陈志远第一次失算了:看的懂剧情根本不关心画面是不是精美,都沉浸在了剧情里面。
那一晚,一副q版画风的动漫感染了所有坐在电视机前的夏国人。
很多替子女看孩子的老人们,直接涕不成声。
孩子们好奇的问:“爷爷(姥爷)你这是这么了?为什么哭的这么厉害?宝宝不看了行不行?”
老者们一把搂住孩子们,“宝儿,爷爷给你讲讲这动画片里说的什么。”
孩子们只是被q版的形象和搞笑的风格逗乐了,和成年人形成了两个极端。
他们安静的坐在家长身边,听家长们讲那段耻辱岁月。
很多家长等八点的时候又在迅达视频带着孩子重温了一遍,一遍遍讲这是什么意思……
自媒体写手“何教授”是给彻彻底底的愤青。
他很讨厌陈志远,没有理由的讨厌,觉得陈志远的人设都是营造出来的虚假现象。
什么音乐鬼才?
但凡一个有常识的人都晓得没有人生阅历怎么可能写的出那么多感情丰富的歌?
看书感悟?你以为你是谁?
一直以来,何教授都是冲锋在第一线,和哈狗帮撕的不可开交。
别人家的写手是没钱不写,何教授是只要骂陈二狗,不给钱我也写。
原本以为陈二狗安静了一些,结果又跑过来祸害动漫界?
太狂妄了!
何教授泡上泡面,点燃了一支烟,看了一眼时间,准备看完以后写稿子喷陈二狗。
绝对不能给陈二狗翻身的机会!
何教授点开了《那兔》的第一集,还忍不住骂了一句:“什么狗屁名字?兔儿相公吗?”
然后,整个人就懵了!
自媒体写手哪里有那么多的素材?
何教授很懂得如何就地取材:看弹幕!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弹幕比剧本身还好看。
一部分是第一次看,但很多用户是带着孩子来二刷的。
某些好心人直接发了一条弹幕:【准备好你的纸巾,献祭你的眼泪吧!】
弹幕的本质就是复制粘贴点+1,我就是刷一下,证明我的存在感,仅此而已。
动画片还没开始就直接被【准备好你的纸巾,献祭你的眼泪吧!】给淹没了。
何教授狠狠把烟头掐死,骂道:“陈二狗输数据刷的太明显了吧?看动画片的不都是孩子吗?他们会发弹幕?他们知道怎么发弹幕吗?”
何教授的概念中,看动画片的都是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孩子。
大人谁看动画片?
何教授突然正义感爆发:“我必须好好看,然后揭发陈二狗刷数据的真面目,让所有人都鄙视他、嫌弃他!”
“还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小方叹了口气,觉得这个邪恶的组织永远不靠谱。
开篇里介绍了何为种花家。,语言诙谐,但所有人一听就懂,没有任何的困难。
何教授不屑道:“种花,不就是谐音梗吗?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谐音梗?用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国家,幼稚,果然只适合给孩子看!这些弹幕绝对是刷出来的数据!”
第一集叫——【种花家的崛起】。
前面的内容虽然有着不少嬉笑怒骂,但看着就是憋屈。
何教授不是真的教授,却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不然怎么做写手?
他秒懂了里面每一句暗喻。
第一话很快就来了末尾,那句经典台词出现了。
“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一个吃得饱穿得暖,不被人看不起的——种花家!”
片尾曲是杨录演唱的《夏国人》,何教授发现自己很眼眶有点难受。
泡面都忘记吃了。
哪怕他在愤青,也开不了口去喷这部动漫,尤其是《夏国人》的歌词和配的一些真实历史照片。
何教授点了暂停,不是为了吃泡面,而是靠吃泡面缓解一下自己的心情。
这弹幕似乎不是刷的?
似乎很多观众都是大人?
何教授逐渐回味过来,能够写出这样的剧本,写出《夏国人》这样的歌,我是不是对二狗子有偏见?
还是说我已经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q狗提示有新消息,有上家联系何教授写稿子喷陈二狗。
原本没有钱也会做,可现在何教授觉得自己要是喷《那兔》,那是人干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