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傅景辞从鸡笼子里逮出一只野鸡出来。
非常有效率的杀鸡放血、拔毛、斩鸡……
年桉浔则把上回晾晒好的野鸡毛想赶出一把扇子出来。
刚把鸡炖上,刘桂梅和傅建国就从外面回来了。
瞧着年桉浔时的眼神满是不耐烦,甚至还有点厌恶。
刘桂梅越过她,直接走到厨房口。
“傅二,你出来一下,我和你爹有事情和你商量。”
“就来。”
傅景辞说着,又往火里添了一根柴火。
走到院子里,傅建国偷偷把门关上,还上了门栓。
老两口看起来神神秘秘的。
年桉浔看了眼傅景辞,见他摇了摇头,心里便更加确信不会是什么好事。
刘桂梅下意识咳嗽两声,瞪了眼傅建国。
傅建国好似收到了什么命令,开口说道:“那个,傅二啊,我和你娘商量过了,你们夫妻俩都还太年轻,花销太大,容易存不住钱。所以,你们的钱还是交给我和你娘来管理吧?”
刘桂梅笑意更浓,赶紧附和道:“傅二啊,娘知道你这些年攒了一些钱。你把钱都放到娘这里,你就尽管放心好了。”
年桉浔丝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听出了言外之意。
不过就是怕她花傅景辞的钱罢了。
年桉浔不动声色的把手里缝了半边的扇子放在石桌上。
抬眸看向傅景辞,说道:“既然爹娘都开口了,你就把钱都拿给爸妈吧!”
听到这话,刘桂梅不禁一愣,她没想到这回年桉浔竟然没有跟她对着干。
还这么轻松就让傅景辞把钱交给自己。
属实挺意外!
傅景辞早已瞧出年桉浔心里的不耐烦了,静等着她说下去。
年桉浔面色清冷,继续说道:“家里的钱我们可以交给爹娘保管,但是这些钱我们不会再要回来,就全当做是提前支付的赡养费。”
“赡养费?”刘桂梅回头看向傅建国。
傅建国也没明白什么意思,追问道:“傅二媳妇,你把话说明白点,这是什么意思?”
年桉浔目光坚定的落在他们身上,轻启薄唇,“意思很简单,就是我们俩要跟你们分家。”
刘桂梅脸色骤然间变得难看起来,“你不想给就不想给,怎么又扯到分家上了?我告诉你,你少拿分家这事唬我,我可不吃你这套!”
“唬你?”年桉浔轻嗤一声,“我可没那个闲工夫。”
她抬头看向傅景辞,出声问道:“傅景辞,你同意我们和爹娘分家吗?”
“嗯,同意。”
傅景辞回答的果断,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刘桂梅气的直接从凳子上跳起来。
“啥?!傅二,你再给我说一遍?!”
傅景辞又把话着重重复了一遍。
“我说我同意分家。”
傅景辞再了解他父母不过了。
要是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永远都只会把年桉浔当做一个外人,永远都只会听信别人的谗言。
借着这个机会,也正好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
如果真的能够因为这件事,让他们认清楚是非对错,那也是再好不过了。
“傅景辞,你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你!我们真是白养你这么多年了!”刘桂梅说着眼泪唰唰往下掉。
“傅二,你要是今天同意分这个家,以后就别回来了!”傅建国重重一甩手,“我们就当没你这个儿子!”
傅景辞绷紧唇瓣,没有半点让步的意思。
年桉浔知道傅景辞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不感动肯定是假的。
她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坚定的选择过。
傅景辞是第一个。
与此同时,好像也给了她一些底气和力量。
“分家后,你们愿意去听谁的意见就去听谁的意见。”
年桉浔直接了当戳穿,“宋家母女俩向来不安什么好心,但是你们两个就是唯命是从!所以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目前来看分家是最好的选择!”
刘桂梅怒拍着石桌,开口骂道:“你还有脸说这些!要不是你腆着脸嫁进来,我们家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吗?闹成现在这样,还不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娘,你别胡说!”
傅景辞走上前,把年桉浔挡在身后,“你要打要骂直接冲我来。”
“你还护着她!傅景辞,你可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刘桂梅嚎的更大声了,“这日子活的这么憋屈,我还不如不活了!”
傅建国在一旁扶住刘桂梅,冲傅景辞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回屋子里去。
傅景辞也没推辞,拉起年桉浔的手腕往屋子里走。
回到屋子里,年桉浔脸色也不是太好看。
“傅景辞……”
她话还没说出口,就见他人在床头翻箱倒柜的找什么东西。
几分钟后,拿出厚厚一叠东西,是用布包着的。
“喏,给你。”
年桉浔接过包裹,放在木桌上,一打开,整个人都僵住了。
厚厚的三沓百元新钞。
“这钱你是从哪里来的?”
年桉浔很难想象得到,在当下这个温饱都难解决的年代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傅景辞也没瞒着,“昨天的摩托车你看到了吧?都是用那个换的。”
“换?怎么换?”
眼下这个年代,买辆自行车都难的要死。
谁会花大价钱买辆摩托车回去?
傅景辞怕她不信,解释道:“贺小唯他们全家都在国外经商,能搞到很多国内没有的零件。”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摩托车样式是我设计的,其余的都是贺小唯来操作。”
年桉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所以,你找那么多人待在那里,就是为了组装摩托车?”
“也不全是,很多人都还在学习阶段。因为我觉得未来在国内交通行业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
年桉浔听完这些,不得不佩服傅景辞的投资目光。
九零年代初已经有很多国外的轿车引进国内。
八零年代中期到九零年代,像公交车在城市里已经算是很普遍的交通工具了。
“那这些钱你打算怎么办?”年桉浔看着那三沓钱,差不多有七八千。
在这个“百元户”“千元户”都还不普遍的年代,光是这些钱都足够当村里的首富了。
“拿这些钱给你一个家。”
傅景辞说的雄心壮志,突然想起什么来,说道:“我记得村东边还有块闲地,明天去找村长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卖给我们。”
年桉浔听他这话,不像是临时起意,倒像是蓄谋已久。
“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会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