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南觉得李言初想得多,有些小题大做,但依然遵从。
“你小心一些,不要让人发现你的踪迹。”李言初又道。
乔南点头,转身便飞跃了出去。
此时的沈翊也觉得李言初有些草木皆兵了,“莫千雪的事情,我回京调查了一下。的确是莫刺史想要将她嫁出去,她才逃婚出了京城。”
李言初也觉得自己这几日有些太过紧张,但是她又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直觉。
因为前世锻炼精神力的关系,她的直觉,哦不,应该说所有经过精神力锻炼的人,直觉都非常得准确。
所有,她不得不正视这件事。
“天下之大,安县距离京城甚远,但是大晋朝还有无数个如安县偏于一隅的地方存在。偏偏她逃婚来了此处,又与我们有了交集。太过巧合了。”
沈翊想不通哪里巧合,只能说从三个孩子的身份和炎璟的身份来说,确实巧合。
他也不由微微眯起眼睛,想着京城中他调查出的所有细节,看是否能从中找出异处。
“莫刺史高升了。”沈翊突然想了起来。
女儿失踪,他不仅没有派人寻找,却还心安理得地为朝廷做出了功绩,高升了,一下子晋升两品。
“哦?莫刺史对自己女儿不好?”李言初诧异问道。
沈翊想了想,摇了摇头,“我让人查出的消息中并无不好,之前她的父亲很是疼宠她的。”
李言初笑了笑,“疼宠?若真是疼宠他岂会放自己的女儿在如此贫瘠之地?若是不知自己女儿的下落,他定不能安坐在朝中,必定已经找的天翻地覆。若是知道,他定也不能安坐,恐怕已经找人将她强制接回。”
“当然,刚才是他疼宠莫千雪的推断。若是不能,他更不可能放一个大家闺秀来此居住,损了他和自己女儿的名声。所以……大概率是有任务吧?”
沈翊没有想到李言初如此心思缜密,他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作为世子和京城才子,沈翊并不是没有如此的心机和聪慧,只是从来没有将这件事摆在自己的立场上。
李言初转过了身,看着略微沉思的沈翊,突然道:“只是不知道她的目标是沈世子,还是璟王爷?”
沈翊蓦得一惊,抬眸,“你……知道了他的身份?”
李言初点了点头,背过身向房间缓缓走去,“是。不仅他,现在你的身份也瞒不住了。”
沈翊苦笑,他从来都没有想隐瞒自己的身份,他只是等着她主动开口问他而已。
她对他的一切好像丝毫不感兴趣。
所以,他很是期待有那么一天,她主动问起他的一切。
因为,只有那时,她才会将他放在了心底,对他有了在乎和关注。
她越是不问,就越是没有将他放在心里。
“你问他了?”沈翊依然有些不甘心。
他自觉和李言初之间的接触要明显多于炎璟。论远近亲疏,他应该还是占有一定的益处。
而炎璟与她,不过是有三个孩子作为关系而已。
李言初头也没回,淡漠道:“没有,你们这些贵人,千防万防,过得又不真切。作为平民,我可不想知道许多。没听过一句话吗?好奇害死猫!”
沈翊缓缓舒了口气,“是啊,我们这样的人,难免周围有一些危险,能少牵扯一个自然就少一个。璟王爷也是如此,所以你不要太过在意。”
在意?她怎么会在意?
想起莫千雪那日的话,李言初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在意的。
毕竟他告诉了莫千雪,却没有告知自己。
也是,莫千雪可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且也是他两个属下的救命恩人。
“如果真如我所猜想,莫千雪的目标不是你就是他,所以还是要小心一些得好。”李言初又道。
沈翊知道莫千雪绝对不是为了自己,有可能是为了炎璟,更有可能是为了……三个孩子!
可是看她平常的表现和行为,应该也不是为了三个孩子。
他必须想办法将消息传入京城。
不行,还是不行。
京城中暗潮汹涌,谁也不能保证太子手下原来的人是否依然忠诚,他不能冒险。
第一次,沈翊极为烦恼。
他借口纸坊事情太多,带着严风早早离去了。
晚上,李言初发现自己又失眠了。
迷迷糊糊睡到了半夜,透过窗看到外面清冷月光下的影影瞳瞳,她越发清醒了。
李言初起身披上衣服去添柴。
站在门口,她想起每次起身都能看到那道身影。
此时,却只有灶膛里的一片红。
灶膛里并不缺柴,应该是乔南起身添好了。
李言初敷衍地抽了两根柴,扔了进去,又返回了屋中。
可能是被冷风激了一下,躺回床上李言初觉得更加睡不着了。
她突然想起了炎璟熬的汤,暖呼呼地喝道胃里就有了困意。
算了,不想了。李言初打算明日给清沅老头要些安神的药材熬汤喝。
乔南又盯了莫千雪一天,才回复李言初:“从昨日起,莫小姐就开始收拾东西了,应该是明日离开回京。”
李言初诧异地从账本里抬起头,“回京?她的房子不是还没有建好吗?”
乔南点了点头,“她将房子的事直接交给了匠头,听说建房子的工钱都已经给匠头了,让匠头管理。”
李言初放下笔,问道:“对了,她的那只猫呢?”
“还在她的手中,应该不是那只猫。”
李言初食指扣在桌边,有节奏地敲着。
难道,她感觉错了?那只猫确实不是她的?
可是,谁又无聊地虐待一只猫,随后扔在兴旺村?
李言初知道,因为苏慕珊和清沅的关系,整个兴旺村都没有虐待小动物之人,包括老苏家。
不是莫千雪,还会有谁?
她可不相信,一只猫能是在森林里受了虐待逃下山来。这只猫明明是一只家猫。
“算了,既然她要回京城了,便不用盯着了。”李言初道。
“是。”乔南想到晌午的事,迟疑了一下。
觉得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告诉李言初,随后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