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官琏准备北上,接替自己兄长上官珏的时候,却是接到了上官羽的书信,上官羽很清楚,夏侯玛雅的命令,对于上官珏没有任何作用,为了能够平定叛乱,上官羽手书一封给上官珏。
上官珏一看,就对上官琏说道:“二弟,既然国家安危需要我,那就有劳你了。镇戊关是我们北边的门户,虽然关隘坚固,城墙高大,但毕竟兵力不足。你若是想守住镇戊关,只能固守待援。”上官琏一听,这就问道:“兄长以为山兰国会袭击我镇戊关?”上官珏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镇戊关南控边境,北卫宁州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若是山兰国趁机那拿下这座关隘,则我春兰国将有很大的麻烦。”
上官琏本来是不相信山兰国会这么干的,但是他也知道,春兰国经过内乱,毕竟国力有限。若是此时山兰国选择南下,夺取少明城以北的广袤土地,从而增强也幽兰帝国对抗的实力,甚至直接吞并春兰国,从而为一统天下做准备,也为未可知。
想到这里,上官琏就与上官珏商议如何守城,毕竟自己手中将只有三万人马。上官珏毕竟也是名将,很快就完成了所有事情,率领五万军马向宁州城进发。
此时的宁州城显得格外忙碌,张伯君一边让黄英派出斥候,一边命令黄英训练飞虎军,同时让上官羽负责粮草的供给和安抚民众,收留安置各地的灾民。
这一日,夏侯玛雅对张伯君说道:“夫君,眼下最要紧的是谁做先锋官?”张伯君一听,随口说道:“军中缺少将军,我想亲自做先锋官。”夏侯玛雅一听,想了想,这才说道:“好,我看可以。由你出马,大军一路上会少很多麻烦的。这样吧,我让黄英给你几名好的偏将协助你。”
黄英一听,这就不乐意了,在他眼中,这就是未来的主公,怎么能让张伯君做先锋了。但是黄英却没有办法阻止这件事,只好向上官羽求救。上官羽一听,竟然同意了,但是上官羽建议组织一支新军,名曰武卫军,作为张伯君的亲属卫队,编制为五千人马。这些人,都是黄英在自己飞虎军里精挑细选的。
准备好武卫军之后,上官羽这就接到了上官珏的报告,算定时间,飞豹军大约在三天之后就能宁州城。夏侯玛雅提议:鉴于目前的情况,等到飞豹军到了宁州城,再出发的话,恐怕少明城已经被攻占了。因此,夏侯玛雅建议张伯君的武卫军和黄英的飞虎军迅速南下,上官珏的飞豹军直接赶奔少明城,不必进入宁州城。
大家商议之后,也很赞同这个方案,因此张伯君建议大军明早开拔。夏侯玛雅却是说道:“出征之前,需要确定主帅,否则师出无名。”大丞相上官羽原本打算让张伯君挂帅的,但张伯君此时已经是先锋官了,让先锋官挂帅,怎么想都很滑稽。因此,上官羽决定由夏侯玛雅为帅。
但是夏侯玛雅自己却不愿意,反而提议大丞相上官羽为帅。春兰国的丞相奉旨剿贼,这也算是名正言顺。上官羽想了想,虽然弟弟上官宇无论资历还是名望,都够得上,但是上官羽有心不然旁人抢了张伯君的功劳,只好答应自己亲自挂帅,而由上官宇坐镇宁州城,负责调运兵器粮草。
次日,上官羽拜张伯君为先锋官,拜夏侯玛雅为参军,拜黄英为飞虎军统领。然后张伯君率五千武卫军先行出发,而后夏侯玛雅指挥中军护卫着上官羽紧随其后,黄英的飞虎军则是在当天夜里分批秘密出发。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自从发生叛乱之后,周围的百姓还是第一次见官军如此规模的出征,纷纷夹道相送,当然这之中也有叛军的奸细。虽然白天整个队伍的八千人,看上去人数不少,但奸细还是发现了具体的人数。
叛军首领路恭接到报告,心中大喜,他万万没有想到,整个用兵十万的宁州城,竟然只派出了不足万人的军人,想来也是这是朝中大员互相掣肘所致。前段时间,因为要去平定各地,因而并未完全占领少明城,这才给官军机会。如今大军回援,路恭自然想打一个胜仗来提升自己的声望和军队的士气。
但一想对方才八千人,人数太少,这就派了两万军前去迎击援军。但万万没有想到,对方的先锋官太厉害,不等路恭的部队摆开阵型,直接发起了攻击。为首的一将,手持一把黑色的宝剑,直接冲向阵中,将领军将领斩杀了。两万人的队伍,顿时大乱,除了少部分逃脱之外,其余大部分被俘虏。
路恭一听,顿时大怒,他根本就没想过对方为何八千军也敢出战。路恭再次派出一将,再次率领两万人,依然被击败。
路恭一听,只得自己亲率五万大军,与张伯君的武卫军大战。由于连续两次击败优势敌人,武卫军上下都有所轻敌,正好被路恭的五万人马牢牢围住。五千对五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取胜,若是在被合围之前,选择突围,全军尚有一线生机。如今,只有死战,方可能支撑到援军赶到。
想到这里,张伯君大喝一声,拽出宝剑率领武卫军就向路恭的中军发起攻击。张伯君手下的军官们,本来都是黄英精心挑选出来的,一见将军冲锋上前,这些血性的男儿哪里可落后,也是手持兵刃冲了上前,剩余的普通士兵,也是跟着他们的军官们冲了过去。
这些士兵大多数是四五级的修炼者,战斗力比叛军的高一些,再加上张伯君的墨魂剑太厉害了,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叛军,哪里抵挡得住。
本来,以张伯君的能耐,向一个人逃生太简单了,犹如反掌观纹,但为了手下的数千将士,张伯君还是选择了杀出去,为了让其他人好好活着,这就是将军,这就是武卫军。后世的武卫军成为了皇帝的亲兵卫队,正是因为这次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