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君视察完镇戊关之后,直接出关向北而行,一直到上白兰部的大本营。此时,上白兰部已经全部换成了白色,三军将士个个素缟,整个营地一阵肃杀。
张伯君向值班的军士通报了之后,就直接被放行了。九级强者,对军中将士来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拦住的,当然也没有人会这么想这个事情。既然张伯君主动亮出了身份,军士自然放行了。只是张伯君看到这些人满脸倦容,心中却是多想了一点。
若论治军,当今天下当是李靖第一,玉公主深得六合韬厅真传,虽是女儿身,但治军之道却远远胜过同时代的男子。镇北将军上官珏都能够让军队士气高昂,更何况是玉公主这种人。看来与幽兰帝国这才血战,已经让上白兰部损失了太多的精锐力量,也让那些没有战死沙场的士兵不愿再血染征袍了。
文墨涵,和他的羊山军,到底是幽兰帝国边境三个大都督府之中最为强大的军团。此时的张伯君突然觉得,事情可能比他想象得更要严重。如今山兰国最为精锐的上下白兰部精锐损失殆尽,作战最为骁勇的冯国胜也为国捐躯,整个山兰国在幽兰帝国三大边境大都督府面前,已经最多还有一半的战斗力。再加上山兰国国穷民弱,国内只有极少数的军队可以支援前方,但那幽兰帝国,北线是拥有十万机动兵力的德州大都督府,南线有拥兵八万的青州大都督府,在这两个大都督府身后,还有八万幽州军可以使用,他们都是夏侯德亲自调教出来的部队,其战斗力之强悍,张伯君是深有感触的。
想到这里,张伯君快马加鞭来到了上白兰部的大本营,不等有人通报,直接晃动身形就闯了进去,守卫的亲兵哪里见识过这等人物,吓得并未抵抗。堂堂上白兰部的亲兵卫队,竟然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就让张伯君到了冯国胜的灵柩前。
玉公主听得身后有人来了,其动作之快,声响之小,任何一样都足以让她大吃一惊。但玉公主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动都没动,只听得来人说道:“前辈,张伯君来看你了。”玉公主一听,赶忙还礼。
张伯君看了看玉公主,这个往日美丽动人。又有大将风范的奇女子,此时已然没了昔日的飒爽英姿,而是一身的疲倦。张伯君也是在军中待过的人,他知道行军打仗对于主帅来说,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张伯君说道:“公主,你受苦了。”玉公主微微一笑,拱手后说道:“多谢王爷挂念。王爷不等下人通报,直接到了灵堂,不知有何要事?”话音刚落,玉公主就对缓过神之后追过的亲兵卫队微微摆了摆手,这些人拱手施礼之后,知趣的离开了。
张伯君一听,原来玉公主知道自己有要事,也不打算遮遮掩掩,这就说道:“玉公主,大战一场,双方伤亡惨重,对于山兰国也是惨胜。对于幽兰帝国,虽然也是损兵折将,但并未伤到国本。令尊大人不幸陨落,如今山兰国再也无力阻拦幽兰大军以兰涧河北岸。大战之后,恐怕又要再起刀兵。”
玉公主一听,心中大骇,她万万没有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张伯君竟然在军国大事方面,也有了如此这般了得的见识。既然张伯君都开门见山的说出来了,玉公主也不再客气了,然后说道:“既然亲王有如此看法,不知会如何应对?”
张伯君想了想这才说道:“如此我是春兰帝国的亲王,更是柱国大将军,我的话代表春兰朝廷,不便多言。但是,我春兰国绝对不会允许有敌军越过边境的,扰乱我帝国正常秩序的。”玉公主一听,心中顿时狐疑,她虽然知道了张伯君为何要这么说,但她并不知道张伯君会如何做,因为这话既是官方表态,但也有很大的变化空间。
再三思考之下,玉公主还是问道:“既然如此,不知他国平民能否平安到贵国避难?”张伯君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在没有得到陛下圣旨之前,可以在边境暂居。但是既然来了春兰国,当受春兰国法约束。”
玉公主点了点,这就起身向张伯君躬身施礼,然后对着冯国胜的灵柩说道:“父王,您听到了吧。您的子民不会就此消亡。”然后转身说道:“多谢王爷。一路辛苦了,还请好好休息。”说完,玉公主一摆手,身后的仆人就走上前来,对张伯君躬身施礼,然后就带着张伯君走了出去。
看着张伯君远去的背影,玉公主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师尊,多谢您,虽然我与他无缘,但也是能够与他一生为友,也是人生幸事。
张伯君被安顿好之后,就让仆人自己回去复命了,九级强者,实在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地方。张伯君独自一人站在大营外,向着北方,遥望兰涧河,张伯君此时心情更加复杂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说出那样的话,既然如今有此诺言,则应该努力实现才是。想到这里,张伯君就回到了营中,来回踱着,他要想如何才能说出陛下接受自己的建议。
张伯君自己仔细想了想,这就奋笔疾书,写好书信之后,这张伯君封好信件之后,就交给了玉公主的亲兵,让他将书信交给镇戊关上官琏将军那里。
玉公主得知此事之后,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如此,你亲自带一队人马去吧。到了边境之后,你就一个人入关,切记此信一定要亲手交给上官琏。”万万没有想到,向来雷厉风行的玉公主,竟然交代得如此详细,也是心中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玉公主看着送信的队伍出了大营,这就走了回去,虽然还在守孝,但玉公主毕竟此时是上白兰部的大族长,还是要处理部落的日常事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