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居士害怕弄出乱子,连忙上前拦住关展刀,陪笑道:“关大人,像你这般文武全才的人,小弟真是平生仅见,对你佩服得很啊,你有什么高见,但说无妨,小弟一定洗耳恭听。”
关展刀被清心居士戴了几顶高帽后,脸上终于露出微微的笑容,粗声道:“还是清心居士了解我,既然你要我说,那我就直说了。我觉得这块石头份量挺足的,如果搁在乡下,拿来拴牛,不让牛乱跑,倒是挺好的,假如你们家不养牛,就拿来拴马吧,不过这马可能经常会在上面拉屎,清洗起来倒是件难事。不知清心兄家中有多少匹喜欢到处拉屎的马?”
江逸飞等客人听关展刀这么一说,都忍俊不禁起来,只有清心居士脸上阴晴不定,不知该如何回答关展刀这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在一旁久久不说话的钓溪闲人突然道:“拴马倒是不必,依我看,这块石头还有更大的用处。”
清心居士连忙道:“哦,钓溪兄久久不言,此时必有高见,请说,请说。”
钓溪闲人正色道:“依我看,如果在此石上再刻上一篇《五瘴说》,才真正可以流传千古。”
四海游者动容道:“《五瘴说》?钓溪兄说的可是刻在静江城外龙隐崖上一副名闻天下的石刻,叫做《五瘴说》。”
钓溪闲人道:“不错。仕有五瘴:急征暴敛,剥下奉上,此租赋之瘴也;深文以逞,良恶不白,此刑狱之瘴也;昏晨醉宴,弛废王事,此饮食之瘴也;侵牟民利,以实私储,此货财之瘴也;盛拣姬妾,以娱声色,此帏薄之瘴也。有一于此,民怨神怒,安者必病,病着必殒,虽在毂下亦不可免,何但远方而已!仕者或不自知,乃归咎于士瘴,不亦谬乎!”
清心居士听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时竟不知如何接口。
关展刀忍不住问道:“喂,那个什么钓溪闲人,你一下子说这么多文绉绉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江逸飞也迷惑不解地望着钓溪闲人,他大概听得懂钓溪闲人说的是“当官有五瘴”,至于钓溪闲人为什么这么说,说这些到底有何深义,就不太明白了,他虽然待在静江城多年,但从未去过什么龙隐崖,更不知道崖上刻着一副石刻,叫做《五瘴说》。
钓溪闲人轻蔑地看了关展刀一眼,缓缓道:“说起《五瘴说》这篇文章来,还有个典故。
在古代,广西因为地处偏僻,气候湿热,人烟稀少,荒草茂林丛生,岚烟氛雾四季盘郁于深谷山川中,使得瘴气毒气不断肆虐,对百姓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危害。
唐宋时期,岭南一带被朝廷作为谪贬官员的最佳流放之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原人士一来到这里,常会碰上毒瘴之气致病致死,根本不用一刀一枪就能让他们痛苦地死去。
北宋时,朝中有位倒霉的大臣叫梅挚,时任龙图阁大学士,因为敢说真话,触犯了一些权贵的利益,被下放到昭州任知府,而广西的昭州,在当时被认为是岭南瘴气最厉害的地方。
梅挚来到广西昭州后,并没有被当地毒瘴之气吓怕,而是在当地作了一些好事,带领民众治理荒山,填平恶沼,让毒瘴之气少了很多。
不过渐渐地,他发现毒瘴之气对百姓的危害其实并不大,只要你不去深山恶谷,就不会被毒气所侵,对百姓危害最大的是官场上的五大毒瘴。
一为‘租赋之瘴’,当官的利用特权对百姓横征暴敛,各种赋税多如牛毛,甚至连瓜果蔬菜也要加税,致使民不聊生。
二为‘刑狱之瘴’,当官的手中执掌生杀予夺之权,却常常黑白不分,让百姓连个申冤的地方都没有。
三为‘饮食之瘴’,当官的只知道夜夜声歌,从傍晚喝到第二天天亮,将公事丢到一旁,更不会理睬百姓的疾苦。
四为‘货财之瘴’,当官的只想着如何捞钱,大部分高官显贵都私下经商,和财阀垄断商行,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中饱私囊,看着百姓流离失所也不管。
五为‘帏薄之瘴’,当官的一旦有了钱,就开始腐化堕落,不但经常寻花问柳,还到处物色美色,甚至将穷苦人家的女儿买入家中作为姬妾,以满足自己的淫乐之欲。
后来到了南宋,广西经略安抚使朱唏颜跋文,请著名书法家石俛书写《五瘴说》,将这篇令人深醒的文章刻在了龙隐崖的一块石壁上。
如果清心兄能将此文刻于石上,作为今后入仕或修身的警示,不但你自己受益匪浅,你的子孙后代读到此文时,以此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多做一些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不去做那祸害百姓的蠹虫,将祖先的高风亮节发扬光大,这样不比将此石刻成只会让大家游吟时赏玩的东西更加有用吗?”
四海游者叹道:“钓溪兄,你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让小弟佩服之至。小弟只顾着寄情于山水,却忘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五瘴说》中的情形古而有之,当今又何尝没有,钓溪兄以古喻今,真是用心良苦啊。我觉得以《五瘴说》刻于石上,比将《山居秋暝》刻于石上更有价值,这会成就清心园一段不朽的佳话。”
钓溪闲人微笑道:“四海兄谬赞了,你的文采风流,我一直都佩服得很。”
江逸飞听到此处,竟忍不住附和道:“在下虽然不通诗文,但是听钓溪先生解读这《五瘴说》,也觉得这五瘴之毒要比瘴气之毒厉害多了。”
一笑禅师点了点头道:“这《五瘴说》字字值千金,真是一篇警世好文,如果让我来选,我也觉得将它刻在石上再合适不过了。”
三山看客争道:“我们又不在官场上混,官场上的流弊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四海游者冷冷道:“你莫忘了,你父亲和爷爷呢?”
三山看客这才想到自己和四海游者、清心居士等人祖上都在前朝中任大官,跟《五瘴说》中的情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又怎么会遭此亡国之厄呢?现在大家都退隐到南方小城,是时候应当好好读读《五瘴说》了,于是冷哼了一句:“刻《五瘴说》总比刻那个什么《山居秋暝》好得多。”
清心居士见除了关展刀之外,其余众人一致同意将《五瘴说》刻在石上,诚惶诚恐道:“‘盛拣姬妾,以娱声色’,这‘帏薄之瘴’说的正是小弟,小弟真是惭愧得无颜面对大家。钓溪兄今日一番金玉良语,让小弟醒悟颇多,小弟决定痛改前非,明日便将此妾休了,给她一些银两,将她打发回老家去。从今以后,小弟也不再碰这帏薄之瘴。”
钓溪闲人大笑数声道:“清心兄不必过于紧张,你好心好意请我们吃饭,还让我们欣赏你爱妾的曼妙琴音,如果为了我这个小小的建议,你竟要忍痛割爱,这件事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敢和我交朋友呢?其实这帏薄之瘴最多让自己沉溺于酒色,对他人伤害不大,其他那些毒瘴,才是最为可恶的,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君不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过此乃国家大事,你我在此凭空谈论,又有什么用呢?”八壹中文網
清心居士一边连连点头,一边不断地擦拭额头上的冷汗,他好不容易才俘获如此佳人,还真怕钓溪闲人用言语激他将爱妾休掉,当听到钓溪闲人说并无此意时,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头。
此时,明月当空,清光洒园,大家争吵了半天,早已饥肠辘辘,再也无心赏石。
清心居士这才想起没吃晚饭,连忙大呼几声“对不起”,立刻派人摆上一大桌好酒好菜,招呼众人在清心亭中一边品酒用膳,一边听琴赏月。
如此酒过三巡,清心亭中紧张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清心居士首先提议:“今日清心园中高朋满座,众位才子、大师为小弟出谋划策,小弟真是感激不尽。对此良辰美景,我们大家都应该开开心心才对,依我看,不如大家轮流来表演一两个节目,助助酒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