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想不到卢家良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还有这种闲情逸致,笑道:“先苦后甜,先听坏消息吧。”
“三环集团已经把分厂卖了,不过不面向私人,而是由国资委回收。”
“诶!”
刘慈长长叹息了一声,看来要收购三环集团分厂的计划要泡汤了。
“刘总,你不想听好消息吗?”卢家良那边笑道。
“你说吧。”
刘慈此时心中全不是滋味,三环分厂那边工业用地比打火机厂这边还要大,如果能拿下来,过多几年不说别多的,单单就是卖地就能翻几翻。
这么大一个蛋糕都没能咬上一口,刘慈心中全是遗憾,哪里觉得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国资委那边愿意把三环分厂长期租聘出去,期限是99年,租金一百万,不过可以分十年分期付清,每年十万……”
“真的!”
虽然只是拥有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那么大一个工厂如果只是一百万的资金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是真的。不过,三环集团那边还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们要求缴了十五年以上职工保险的老员工,承包下来以后不能无辜辞退他们!”
“这样的老员工有多少人?”
刘慈皱头起来,国企的老油条他是真不想要,这些人几十年下来已经习惯了大锅饭的生活,本事没有多少,脾气还大,他可不想供养着这些大爷。
“从三环集团那边给来的名单来看,有三十二个人。”
“三十二个人也不算多,如果一次性支付完他们的退休金大概需要多少钱?”
“刘总,你打算那些老员工一个不留?”卢家良诧异说道。
“卢镇长,你也是内部的人员,应该知道国企内部的员工有多麻烦,我就算吃亏点一次赔了所有的退休工资给他们,也不能让他们留下来带坏我的员工。”
1999年这会还没有实行后来的“国考”,别说是国企内部人员不成样子,就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大多是早上8点的班,10点半才来,然后泡一杯茶、一张报纸坐到11点下班。
午饭后是两个小时的午睡,三点半上班,又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坐到下午5点半下班。
大部分的公务人员可以说根本就不务正业,卢家良这个镇长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这不是一两个人如此,而是整个部门都是如此,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处分了。
这一种情况一直到2005年以后公务员考试改革以后,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才是有所改善。
卢家良自然也是深受现在公务员制度之苦,苦笑说道:“刘总,你的顾虑我自然清楚。不过以他们的工龄来算,你一次赔偿完所有退休金,估计最少的也要二十万,这三十二个老员工,你全部辞退,他们的退休金可是你租聘99年厂区的钱还要多三倍不止!”
“这倒是个问题。”
刘慈沉吟了一下,脑中急转,想着后世那些企业应付收购企业老员工的方法。
“卢镇长,这些老员工的基本工资一个月多少?”
“如果不带上各种补贴,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估计也就是五、六百块而已。”
“那行,我就这样养着他们到退休为止。”
“刘总,你的意思是发他们基本工资,不过不让他们参与生产?”
“没错,宁愿不要他们做,也不等让他们把以前国企的坏风气带来新厂。”
一个月几百块的养着,估计再过十年这些人也差不多全部退休了,到时候前后花费也不过几十万,远比一次性的赔偿金要低得多了。
这也是后世在深圳、上海大企业应付那些想开除又不主动辞职老员工的办法,直接开除了赔偿金还告,养着几年只发基本工资,扣除各种绩效奖金,反而是花不了多少钱。
卢家良听了刘慈这个办法,佩服不已,心想政府办这办可不可以要使用这个办法对付那些老油条。
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公务员的工资也归不到他管,他想扣也是扣不了。
“卢镇长,麻烦你和我去国资委一趟,我现在就把厂给长期租聘下来,免得到时候被别人涉足先登了!”
“好!”
……
租聘三环分厂的事情比刘慈想象的还快,在卢家良的介绍下,直接和资源委员会的领导一谈,一转账、一签字,文件就到手了。
后来刘慈才知道,当时看上这个分厂的人老板也不少,只是因为那三十二个老员工的缘故,让很多人都是望而却步。
这才是让刘慈捡到一个大漏!
……
此时,三环分厂里面,几百员工汇集一起,正在开解散大会,厂长钟伟超在台上大谈特谈着集团一定会保证一定会妥善安排,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利益。
台下的员工却是个个自哀,根本无心听他这种“空大上”的发言,只担心着工厂倒闭之后的生计。
顾小燕也和大多数的职工一样,一脸哀愁,无心听台上的钟伟超的发言,她之前在厂里只是普通女工,年资也浅,这次下岗的第一批名单里面就有她。
她虽然知道刘慈最近是能赚钱了,可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前后已经花了刘慈快二十万,这已经是一套房子的钱。
她不认为刘慈赚钱的速度会那么快,不够两个月的时间里面就能赚到那么多的钱,这二十万里面估计有一大部分是客户的预付金,刘慈提前拿出来了用。
“我现在下岗了,没了收入来源,以后就刘慈一个人养着我们一大家子,他会很辛苦!”顾小燕越想越伤感,不禁是眼眶湿润起来。
忽然旁边的人轻轻地碰了她一下,低声说道:“小燕,你老公!”
“我老公?”
顾小燕抬头看去,只见刘慈正在大步向主\席台走去,心中更是奇怪,刘慈这个时候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