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流浪王爷
事情是这样的,小西飞来中国之前,丰臣秀吉给他列了一份名单,都是次波国在朝作战的将领,让小西飞到中国了,适当的时候交出去,作为明朝封赏的依据。
但是当小西飞到了明朝的时候,才发现事情不对,但是小西飞这人还是很执着的,明知道封赏什么的纯粹扯淡,但是还是将名单交给了明朝礼部,当然了理由也很简单,他小西飞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明朝这边还算不错,除了给小西飞两个金马,名单上的人,也每人给了一点点奖赏,算是意思意思。
但是最有意思的是,这份名单在小西飞交给明朝之前,被涂掉了一个名字,黑田长政。
之所以涂掉黑田长政,是因为虽然都是丰臣秀吉的人,但是小西行长和黑田长政关系很不好,平时在丰臣秀吉手下就互撕,互咬,所以小西飞为了给主子出口气,特意将黑田长政的名字涂掉了。
小西行长也真的是个活宝,明明就只是象征性的一点点封赏,居然还要划掉政敌的名字,可谓是为了政治斗争不遗余力啊。
僧人宣读完赏赐名单,仪式圆满结束,小西飞特意将文书装回锦带封好,双手递给宫人。
丰臣秀吉兴高采烈,安排了官妓好好陪朱翊鈴喝了一整天,双方热烈的进行了某些交流。直至朱王爷被人抬回去,大家才散场,但有个人却一口酒也没有喝,一直在角落中默默看着这一切。
传旨工作完成,获得了丰臣秀吉赏赐的一盏琉璃灯的朱翊鈴,游览了次波国各地景点后,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国。
却突然被一伙全副武装的亲兵冲进来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
本来小西行长这事办的神不知鬼不觉,明朝文书放进了锦带,基本上不会轻易打开,现在明军已经撤出朝鲜,丰臣秀吉如果有兴趣,再去占领就是了,明军要是派兵阻拦,小西行长就说明朝耍赖,撕毁协议,一切就重新开始,该打仗打仗,该和谈再重新谈,一点都不会有影响。
可是事情就出在黑田长政身上,按说朝鲜战场上,他是参与了战斗的,就算小西行长不报他的大名,李如松和吕楚也知道他啊,当初揍小西行长的时候,连带我也一起打了啊,怎么封赏的时候就把我黑田长政忘了?这实在太可疑了。
于是他秘密派人将宣读文书的和尚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之下,和尚供出了内幕,黑田长政这下子掌握了小西行长的重大问题线索,立即就将此事告知了丰臣秀吉,结果拿出明朝文书一看。
果然就写着三句话:
一是赶紧给我滚出朝鲜。
二是入贡的事以后再说。
三是明朝要给丰臣秀吉封王。
最后是一个附件,也就是封赏名单。
这和大会上念的文书干脆就是两回事啊,谁敢欺君罔上?丢了国家的脸,更丢了丰臣秀吉大名的脸,次波国所有的权贵阶层,都参加了前几天的大会,政敌德川家康也在,这要是传出去,还不要把脸都丢完了?
最可气的是第三条,还要给我丰臣秀吉封王?吾欲王则王,还需要你来封吗?
感觉自己被耍了的丰臣秀吉大怒,下令将朱翊鈴抓起来,严刑拷打,一定要出出这口恶气。
可怜的朱翊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送了份文件,喝了场大酒,和几个妹子拉了拉手,然后就被抓起来一顿胖揍,各种鞭子抽,钉子扎,在牢房里被虐的嗷嗷乱叫。
次波国喝花酒都这么危险的吗?
对整件事没有一点了解的朱王爷,想破了脑袋,都想不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想问问小西飞,但是小西飞被关的地方离他有点远。
小西飞先生,著名忽悠家,这次也未能幸免,虽说打的也不轻,但是他很执着,并没有出卖他的领导小西行长,而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朱翊鈴,因为他知道,现在能救他的只有小西行长,把领导出卖了,自己必死,自己扛,还有活的希望。
小西飞的想法是对的,小西行长为了保住小西飞,当然了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丰臣秀吉说信了。
最后丰臣秀吉得到的定论就是朱翊鈴蛊惑了明朝皇帝,然后还收买了宣旨僧人,假传了圣旨,和小西飞、小西行长没有任何关系,都是这个明朝王爷干的坏事,阻碍了和谈。
丰臣秀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明朝不但不接受自己的和谈条件,还派个如此坏的使者,定要好好收拾。
责令,将朱翊鈴赶回朝鲜,自生自灭。反正我大次波国帝国没有杀你明朝使者,只是赶出次波国,至于他回不回得去,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和我次波国无关。
你说回不回得去?身无分文,遍体鳞伤的朱翊鈴被你扔在朝鲜的渡口上,离最近的城市都要一百多里。
论狠,没有比丰臣秀吉狠的,论倒霉,没有比朱翊鈴更倒霉的。
一个王爷,不远万里,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来到异国,只因为送上了一份文书,就被莫名其妙的打成了大马猴,最后被流放到了朝鲜边境的渡口上,没吃没喝,流落街头。
朱翊鈴到现在还是没想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落得现在的处境?
只因为他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被人当傻子忽悠了的丰臣秀吉,除了把朱翊鈴扔出了次波国,对小西行长和小西飞也进行了处罚,当然了,毕竟是自己的亲信,也不能太重,罚了点钱了事。
接下来,就是宣战。
被人耍了这么久,不打一仗,难解我心头之恨。
丰臣秀吉发布命令:出兵朝鲜。
第一军,加藤清正,带二万人。
第二军,小西行长,带二万四千人。
第三军,黑田长政,带二万人。
第四军,锅岛植茂,带二万两千人。
第五军,岛津义弘,带二万人。
第六军,常宗我部元津,带二万三千人。
第七军,蜂须贺家政,带二万一千人。
第八军,毛利秀元,带八万人。
加上现在朝鲜的四万人,总兵力约四十万人。
可以说是倾巢出动,这次丰臣秀吉是拿命来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