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辽东血战
万历整整在书房里转了三十多个来回,轻声道:“二十万就二十万吧,哎!”
也难怪万历叹息了,大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建国,从朱棣手上逐步昌盛,经过了两百来年传到了万历手中,庞大的帝国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活力,各种政治积弊在近几十年集中爆发,周边挑衅不断,内部农民起义频发,搞的朝廷整日不得安宁,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财政收入每况愈下,好好一个皇帝,搞的像要饭的,成天想办法弄钱,恨不得把全国官员的工资都停了。
现在很无奈,吕楚说的很有道理,长痛不如短痛,改革是一定要坚持的,一旦功亏一篑,帝国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倒塌了。
这次兵部学乖了,不换帅了,因为辽东铁骑彻底没了,没得换了。索性还是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最靠谱的人吧,二十万两白银很快就拨付给了李如松。
李如松作为东北防务第一长官,打朝鲜这事他只是督导,不负责任,但是如果敌人打进来,他还是要负责的。
次波军浩浩荡荡的开到了中朝边境,几十万大军分四路,围攻辽东。
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在城墙上,吕楚正在向外打望,并指手画脚。
别人不认识吕楚,小西行长和小西飞可熟得很,一看到吕楚在指挥作战,已经拉开了攻势的次波军突然被叫停,全军后撤十里。
小西行长是被吕楚打怕了,实在是消除不了内心的恐惧,以至于吕楚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仅仅往城楼上一站,就吓退了几十万次波军。
当然了,次波国人很可能没有认真读三国,或者说次波国版的三国里没有空城计这一回。
其实,城里真的没什么兵,李如松带领的防务军也就一万多人,根本不可能顶得住次波军的强攻。
而且,城墙上也没有吕楚,只不过李如松找了个很像吕楚的士兵假扮的而已,虽然并不是像的惟妙惟肖,但是毕竟离得远,再穿上总兵盔甲,远看还真的分不出真假。
李如松也是没辙了,朝廷的拨款虽然下来了,但是培养部队还需要一定时间啊,就算兵很快征来了,好歹也要训练一下吧,不然岂不是白白给敌军送人头。
由于吕楚的威慑力太大,小西行长这一犹豫,就犹豫了半个多月,总算给李如松一个准备的时间。
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很快李如松就从东北培养了一支军队,拉到了中朝边境,以明军总数达到了近十万人。
这日,小西行长终于等的不耐烦了,派出两个大队分头攻击城墙,李如松顽强抵抗,击退了次波军的袭击。
但是这一顽强抵抗,却彻底出卖了自己。
小西行长一看,这不对啊,这不是吕楚的套路啊,吕楚什么时候玩过强攻的打法?什么时候能让次波军完好无损的撤回去的?不对,那个不是吕楚,这不是吕楚的风格。
大喊上当的小西行长,拍这大腿骂道:“狡猾狡猾地,给我上,全军突击”
四十万次波国军队不顾死活的开始向城墙冲锋,能征善战的李如松也不是吃素的,提着大刀在城墙上来回督战:“后退者,斩无赦!”
十万明军拼死抵抗,敌军一次次冲上城墙,又一次次被明军打下去,次波军刚搭上天梯,明军就向下泼热油,扔石块,战斗打的异常惨烈,整整两天两夜,厮杀还在继续,但任由次波军怎么狂打,李如松这边却巍然不动,死守硬抗,但是毕竟敌众我寡,在打到第三天上午的时候,明军实在支撑不住了,毕竟墙上的人一直不停的打,墙下的次波军却还有个轮流换班喘息的机会。八壹中文網
李如松也是叫苦不迭,这么打下去,迟早要崩溃,是以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主动进攻。
城门突然被打开,只见一人身穿红色铠甲,头戴铜色铁帽,两穗红缨迎风飘舞,带着一队起兵冲杀了出来,冲阵者挥舞大刀,手起刀落,一个次波国军官即刻人头落地,不得不说李如松战斗力之强,世所罕见,杀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一时间吓的小西行长都向后退却,次波军内部大乱,阵型被冲的七零八落,李如松所过之处如秋风扫落叶,硬生生在次波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斩杀了数千次波军,又向身后大营奔去。
但是很快,次波军发现,冲进后营的明军起兵不过万人,虽然勇猛,但是后力不足。
只见李如松在次波军大营阵中杀了七八个来回,虽然勇猛无比,斩杀了近万人,但是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毕竟就算人有一口气顶着,还能坚持,可马已经跑不动了。
骑兵冲阵,靠的就是速度和力量,以快狠猛为攻击力,打的就是个措手不及,但是次波军果然具有非常严格的纪律意识和执行力,阵一冲散,很快就又组织起来,连续七八回,李如松都没有达到彻底冲垮队形,后续步兵跟进攻击的目的。
眼看体力不支,李如松策马转向,向城内退去,小西行长眼见李如松就要进城了,马上指挥步兵加强城门处的攻势,一万多次波军涌向城门,别说杀回去,就是跑回去,也要让这群人堵死在门外。
无奈李如松又转头向敌军大营杀将过来,后路被堵死了,就只能继续冲,一路上披荆斩棘,和次波国人拼起了命,战士们跟着李如松,毫不退缩,抱着杀一个赚一个,杀两个赚一双的心态,直至精疲力尽,血染沙场。
而次波军也逐步开始合围,包围圈也越来越小,李如松眼见不敌,又要突围,却被一次次的封住了口子,再也没有机会冲出去。
就这样,一万多精锐骑兵,在次波军的重重包围下,一点一点被消耗,人困马乏的李如松还在拼死抵抗,直至李如松最后一个人被次波军围住,活活被长枪戳死在了马背上。
小西行长挥挥手,毫不在意刚才的损失,继续命令加强对城墙的攻势。
副将查大寿仍然领兵在城墙上坚守。
但是,明军实在是支撑不住了,近三天没合眼不说,主将又冲阵失败,死在了敌营中,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后援可以等待了。
查大受看到了李如松一去不返,心知凶多吉少,这位身经百战,一生为李家效力的武将,此刻没有任何的退意,提起一坛酒,狂饮而下,一把将酒坛扔下了城墙,喝到:“兄弟们,坚持住,人在城在,人死城亡,不要退缩,给我顶住,往死里打”
受到查大受的鼓舞,全军又一次发起了反击,为了防止敌人爬城墙,能扔的东西都已经扔下去了,甚至连口粮都已经扔下去了,明军这是摆明了要拼命了,而次波军却非常狂躁,一直进攻不止,到的最后,已经不需要天梯了,城墙下的尸体加各种投掷物已经堆起了一个坡面,后续的士兵只需要顺着往上跑就可以到城墙上了。
大量次波军登上城墙,和明军们厮杀在一处,近身肉搏之下,不停的有人摔进内城,场面之惨烈,画面之血腥,无以言表。
到的最后,也没有一个明军逃跑,这些士兵,用尽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点燃了佛朗机大炮,对准面前的敌军,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无数炮兵和敌人在这窄窄的城墙上同归于尽。
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惨烈的一场拼杀。
这一役,次波军伤亡也非常惨重,攻城部队近十万死伤,大营部队近四万死伤,且损失的都是精锐兵力。
明军这一侧,主将李如松、副将查大受双双战亡,损失精锐骑兵一万三千余,损失城墙守军近八万人。
十万将士,牺牲在了这座城墙上,次波军终于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