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的温度虽然较低。
火性却很柔和。
最适合冶炼以及金属锻造。
就像煲汤一样。
小火慢熬才能熬出汤的营养和美味。
来到荒岛监狱……
在一个偏僻的小峡谷,这里有欧冶子留给他的锻造工具。
峡谷里有一条从月牙湖流下来的*,正好适合用来淬火。
将部分铁瑛沙倒进坩埚。
加入适当比例的木炭粉、玻璃块,河沙等,最终用粘土将坩埚完全封闭。
再将埚放进冶炼炉内。
上面倒进大量木炭将其掩埋。
最后引火,拉动风箱,木炭开始徐徐燃烧。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蕴含了极其复杂原理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时期,拉动风箱的速度、力度都有要求。
否则炉火将会破坏铁瑛沙的灵性,到时候锻造出来的剑与体内真气的契合度很低,威力将大打折扣。
再比如铁瑛沙、木炭分、玻璃块、河沙等,它们的比例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木炭粉在坩埚内燃烧,会释放碳元素,以此增加铁瑛沙的含碳量,提升金属的硬度。
玻璃块与河沙也会在高温下融化,产生化学反应,吸收埚内的杂质。
最终得到一块高纯度、高灵性的埚钢。
一旦比例分配不对,要嘛得到的是纯度不够的钢,要嘛灵性欠缺。
这一技术是欧冶子在后期才领悟到的。
最初锻造龙渊剑时,他冶炼的是百炼钢,其品质跟现在的坩埚钢是有不小的差距。
可以说,在锻造修真者使用的兵器时,每一道工艺,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它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奥的道理。
就像现在张新广使用的”三轻一重”法。
在拉动风箱时先轻轻拉三下,再用力拉一次,如此循环。
待到温度慢慢起来后。
手法又会有所改变。
这一切都是为了契合自然原理,尽量保证铁瑛沙中的灵性不被破坏。
一个小时候后……
冶炼炉因为被改进过,大量温度蓄积在里面,此时的炉内温度接近两千五百度。
张新广又开始使用九轻一重的手法拉动风箱
三小时后……
一锅高品质的埚钢出炉,在修真界的器普中,这种钢被称为”灵铁”。
夹出被烧得通红的甘埚轻轻一敲。
甘埚以及外面包裹的粘土被一起敲掉,哗啦一下散出里面的杂质。
一块高品质的暗红色灵铁成型。
张新广将灵铁放到砧子上,均匀的快速敲打。
这时候力量一定要均匀。
不能太重,因为欧冶子交给张新广的冶炼技术,类似真菌培育的方法。
铁瑛沙在封闭的坩埚内,配合合理的材料搭配,以玄妙的手法慢慢冶炼。
就像在坩埚内培育某种真菌一样,使灵铁内滋养出了另一种东西―――灵胎!
灵胎是类似于灵魂一样的东西。
它能大大提升剑的威力。
当然。
此刻的灵胎只是最初的形态。
还需要后续更多复杂的工序,才能使剑拥有灵魂。
所以在一开始锻造之初就必须小心谨慎,避免灵胎受损,从而影响剑的灵魂。
以科学的角度来说。
灵胎也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它们在灵铁内呈不均匀的模式分布。
所以需要轻轻的反复敲打。
最终将它们均匀的挤压,糅合在一起。
再经过淬火的一刹那蜕变新生,成为剑灵!
按照《天工铸器》中的记载的功法运转,张新广只用了一天时间的锻打,剑胎已经糅合得很均匀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锻形了。
剑的形制非常重要。
无论是军队佩剑,还是修真者使用的剑,都不会是游戏中那种花里胡哨的外形。
秦汉时期的军队佩剑。
它涉及到物理学、人体结构学、空气动力学、黄金分割点等等知识。
当然。
那个时候的人类并没有这么多专业知识,铸剑师们对剑的形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古人锻剑是从实战厮杀中,摸索出剑的形制应该做成什么样才最合理。
至于那些纸上谈兵的原理,则显得不重要了。
一切只为实战!
修真者使用的剑要考虑得更多。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知识,还要考虑该形制是否适合剑气外放,以及御空飞剑等。
一把重剑。
先不说御空的速度,光是笨拙的剑身就会影响飞剑射出的穿透力。
所以修真剑绝大多数轻薄修长!
如此看来。
四面汉剑简洁的剑身,符合力学的黄金分割式收腰,反而更适合修真者使用。
真实的四面汉剑并非网上流传的四面汉剑。
网上大多数汉剑为了方便机床裁剪钢板,省略了很多细节,将剑做得毫无美感。
同时因为钢材质量差。
为了加强剑的抗冲击力,工业刀剑往往都做得很厚,通俗的说那根本就是一把”棍子剑”,极其难看!
若要锻造出真实汉剑的形制和神韵,绝非易事!
《天工铸器》中除了记载着锻剑的知识,还有与之匹配的功法辅佐。
相互结合便能将锻造速度提升无数倍。
在开元丹的帮助下,张新广自然早就学会了。
又花一天时间。
张新广完成了锻形、粗磨、正火、配件锻造等。
此刻即将淬火。
这是一道令无数锻剑师欣喜若狂,或沮丧懊恼的工序。
成功则一飞冲天宝剑问世。
失败则一番心血付诸东流。
淬火是赋予剑生命的一道工序,对修真剑而言,更是赐予它灵魂的步骤。
淬剑的理想温度是在750――760度。
只有10度之差。
超过温度则碎掉,温度低了品质又会大打折扣。
工业机炉淬火虽然能精准的控制温度,但那是以电升温的火,非天地自然之火。
极炉淬火后的剑几乎没有灵性。
对修真者而言就是一根废铁。
张新广有规律的拉动风箱,被开元丹改造后的双眼金光乍现,一直盯着剑胚在锻造炉中颜色的变化。
剑胚渐渐变成橘黄色。
张新广屏息凝神,注意力越发集中!
渐渐的.……从剑胚的颜色判断,温度已经达标。
张新广迅速夹出剑胚,放置于淬火缸上空,心里默数三秒.……
二
三.
霎那间。
张新广夹着剑胚,以四十五度角缓缓插入水中。
顿时水缸里青烟乍起,直冲天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