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三元车费我来出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如果说前年夏秋之交的那次烫伤事件,戳中了古月村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引发了大家对刘明岳的同情和怜悯的话,那么,这次的水冲麦子事件,基本上向全村人展示了刘家的脆弱性!刘家人基本上得到了全村人的谅解和帮助。
很少有人还会记恨着三年前那场麦场失火事件,给他们自己带去的经济损失和生活不便。因为谁都知道,那件事是他的父亲刘文超干的,刘文超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和生活的惩罚。媳妇改嫁、儿子烫伤和大水冲麦,这些事情,如果刘文超不坐牢,也许就不会发生。
所以,村里人看到刘家这一老一少的苦难生活,也就不再记恨刘文超犯下的错误了!选择了对刘文超的谅解,选择了对刘老太和刘明岳的同情。
日常生活中,只要看到刘老太一个人在田地里劳作,大家总是伸手帮一把。只要看到放学后的刘明岳做饭,总是会送给他一把豆角或者一把青菜。最让刘明岳感动的还是他与奶奶的一次赶集的经历。
暑假的一天,雨过天晴,田地里都是水,没法下脚田间劳作,刘老太说,今天有空闲时间,就带领着刘明岳到孝水镇去赶集,顺便给他买一身衣服和一些学习用品,好在入秋后,进入二年级读书。
刘明岳很高兴,因为妈妈改嫁后,他几乎都没有走出过小山村,终于可以到繁华的孝水镇看热闹了,他甭提有多高兴了。
虽然古月村离孝水镇有二三十里路,刚刚下过雨,还有十来里的泥巴路需要步行,但是,一想到孝水镇的繁华和新奇,还可以得到许多好吃的和新衣服,他就难以抑制自己的兴奋心情。
祖孙俩早早地吃过了饭,便上路了。
八月的冶州,雨水很多,从孝水镇延伸过来的山间小路,泥泞不堪。穿上鞋子,鞋底沾泥不说,还磨自己的脚后跟。没有走上一半的山路,刘明岳的脚后跟就磨出了两个大水泡,水泡磨烂后,里面露出清水一样的组织液,里面粉红色的肌肉都能够清晰可见。走路的时候,肌肉与鞋袜粘连在一起,每走一步都会发出钻心的疼痛。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刘明岳索性脱掉了鞋子,拎在自己的手里,跟在奶奶的身后,向着孝水镇走去。可是,这样,他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硌脚!自从妈妈改嫁后,他跟着奶奶没少干活,但依然是细皮嫩肉的,山路上布满了小石子,走在上面钻心的疼痛。每走一步,他几乎都要疼得跳脚。就这样,好不容易走出了那段泥泞路,来到了通汽车的沥青路上。
刘明岳在路边的小河沟里洗了洗脚,将鞋子重新穿上。祖孙俩坐在路边歇息。
这时,突然过来了一辆开往孝水镇的公共汽车。刘老太高兴极了,连连向人家招手。客车嘎的一声,在他俩的跟前停了下来。刘明岳搀扶着奶奶上了车。
可是,在掏钱买票的时候,刘老太与售票员发生了争执。刘老太递给了售票员十元钱,人家没有找给她一分钱,刘老太不乐意了,非要说,售票员多收了自己的钱。
售票员说,从上车地点到孝水镇差不多还有十公里的路程,她一直都是按照六元钱的车票收取的。而刘老太身边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按理说也应该收取六元钱,已经给他优惠了两元钱,只收了四元,已经算是对他俩的同情了!
可是,刘老太偏偏不是这样认为的。她说,自己过去坐车,一直都是五元钱的车价,小孙子还是个学生,司机也一直都不要钱,现在小孙子长大了,最多也是按照半价收取的,也就是说,她俩加在一起,最多只能收取七块五毛钱。
两个人争执不下,惹恼了司机,非要赶他俩下车不可。
这时,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说话了,“算了,师傅!一老一小两个人,挣钱也不容易,这么远的路,走起来更加不容易,不要赶他俩下车了!这三块钱,我拿出来,替你们还给老太太!”
可是,刘老太不同意,不但不愿意接受陌生人递过来的三元钱,反而还一个劲儿地指责司机和售票员,“你俩都看到了吧,连别人都觉得,你们多收了我的钱!你们还这么凶,还要赶我俩下车!”
“老太太,我并没有赞同你的说法。我只是觉得你年岁大了,挣钱不容易,如果被赶下车,就很难再等来车,这一二十里山路,走起来很不容易的!所以才愿意掏出三块钱,平息你们之间的争吵。其实,我们后山地区,坐车也没有个具体的价目表,都是凭着感觉收钱的。从你俩上车的地方到孝水镇,究竟有多远,谁也没有具体测量过,售票员收取六块钱也许是一种正常的估算收费,并没有错误!你坚持说五块钱,也没有不对,只是时间变了,物价高了,收费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人家收你六元钱也是应该的。这就好比你身边的小孙子,他过去小不收费,或者收半价车票都是正常的,可是,现在孩子都长大了,不可能再继续按照原来的标准收费了!坐车收费也是应该的!”眼镜男耐心细致地给刘老太讲道理。
“道理我懂,我还是觉得,他们收费有些高!就这不到二十里的路程,她就收取了我十元钱。就是按照六元钱的车费,向我孙子收半价车费也是九块钱,至少应该退还我一块钱呀!”刘老太坚持道。
“给,拿着!老太太,这是三块钱,总是比那一块钱要多吧!不要再争那一元钱了!这个钱,算是我补贴给你!”眼镜男将手中的三元钱,强行塞进了刘老太的手里,继续安慰道,“其实,你们双方都没有多大错误,错就错在你上车的时候,没有向售票员问清票价,售票员也没有向你说明收费标准。由此产生了误会!权当是一个教训,你俩以后都多长个记性,今后就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了!”
说话间,汽车已经悄然来到了孝水镇,汽车停稳了,刘老太和刘明岳小心翼翼地下了车,那个眼镜男打开车窗,还向他们祖孙俩招手示意哩!这一幕,深刻地烙进了刘明岳的心中,让他感动不已。
如果说,车票风波是一场意外的话,那么,集镇上发生的事情,就更加暖人心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我们下章再来详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