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邦城。
浓浓的夜色之中,无数士卒高举火把,缅王莽达立于高台之上,此时正披着一身铁甲的他在对手下的将领们发号施令。多年未曾征战,而今的他有些年迈,又挺着将军肚,重达几十斤的铁甲压得他走路有些发喘。
“大王,我军十万锐士已集合完毕。”
“好。”
缅王莽达颇有些吃力地拔出腰刀,一声令下,给各将领布置了最后的进攻任务。
“耶哥昂,本王命你率三万大军攻打景线西面明军驻守的山谷。记住,此战不必强攻冒进,一切只为拖住明军。”
“臣领命。”
缅王莽达又将刀锋指向另一人,一脸霸气继续道,“兰波,本王命你率三万大军绕道南面,从宣罗处打开局面,占据木瓦城,以待我大军后续行动。”
“臣领命。”
交代完这些,莽达才将最重要的任务给到了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之前放大明使团离开的丹拓。自从事情败露后,丹拓可是没少挨骂,甚至被缅王莽达下了大狱,严刑拷打了好一阵。
幸好他的家族比较识趣,在朝中也有人脉,多番寻找关系,才终于把事情打点下来。
丹拓也很自觉,将大明使团送给他的东西尽数上交,这才终于得到了缅王的原谅!
此战缅王让他执行奇袭任务,看中的正是丹拓的复仇之心!
“丹拓,你是我缅国年轻一代的将才,本王很看重你,所以将此行最危险却也是收获最大的任务交到你手中。”
“本王要你绕道木瓦城,从景线南面攻进去。这一战本王调拨两万大军给你,这些可都是我缅国精锐,希望你会给本王带来好消息。”
“臣必定为大王拿下明廷。”
丹拓一脸激动,难得缅王将这样的任务交给了他,此番若是他能够将功折罪的话,这对于他而言便是一个天赐的良机。
兵力布置完毕,各将领便率领部下陆续出发。缅王莽达并不会作战,而今年龄不小的他打算坐镇木邦,居中调度指挥,让这凑出来的十万大军去打就够了。八壹中文網
待到缅兵出发之际,缅王莽达也等到了吴三桂的使者。一队清军装扮的骑兵进入木邦城,一行七人,为首者身着将官服饰,见到缅王莽达后拱手给莽达行了一礼。
“缅王,我家王爷与您约定两个时辰后冲明军发起进攻。我方还是依照先前所约定的那般,从北面进攻明军。”
“你们王爷也来了吗?”
“是的。”
“好。待到战事胜利之后,本王再邀请平西王一同宴饮。”
清军小队得到确凿情报,快马返回营地之中。待到先前出去的将领回到大营,驻守在此地的吴国贵才仔细询问他们,“缅人可曾出兵?兵力多少?”
“据末将估计,缅人此番兵力不下八九万。木邦城此时依旧有两万之众,想来其他的都应该被缅王派出去了.……”
吴国贵很耐心听将领们汇报完情况,心情一下子变得愉悦起来,待到屏退左右之后,才喃喃自语起来。
“明军不过五六千人,却要对抗缅兵八九万的兵力。此战吾只要作壁上观,待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才出兵便可。”
吴国贵很是期待接下来的战斗。
此番他独自领兵两万前来,为的就是捡便宜的。一旦缅人与明军陷入混战的话,他只需要远观便可,这也是吴三桂交给他的任务。不到时机成熟时,不要轻易与明军死战。
也正因为此种局面,吴三桂并没有来,更没有派其他将领来。只单单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了作为心腹的吴国贵。
“传令下去,密切注意明军与缅兵动向。一有消息立即来报。”
“诺。”
战事一触即发。
李定国率领两千余兵马驻守在景线西侧的关隘上。此关隘可是他特地命士卒们修筑的,在皇帝决定以此地为大本营的时候,李定国便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来朱慈煊的水泥开始量产,李定国便用此物修筑了一座碉堡。
此地地形狭长,中间的山谷只能容纳少数兵力通过,在关隘入口处则是一处上坡。李定国在上坡的顶点修筑防御工事,士卒们只需居高临下去守住便可,如此一来,仅以少量兵力驻守,便可扼守这等咽喉之关。
此地又存有大批军粮,及用来防御的滚石与檑木,短时间内,不管有多少兵马来袭,此地易守难攻的地形都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这也是李定国敢领兵两千余就来驻守此地的原因。
“将军,来了。”
李定国闻声朝下方看去,只见静谧的夜色之中,无数火星散布在山谷之外。瞧见缅兵如此大的阵势,李定国不由得神色凝重起来。
“将红夷大炮拉到城楼上去!”
“一旦这些缅人大举进攻,立即开炮。”
“诺。”
李定国居高临下指挥,作为主帅的他当然不会亲临一线,而是站在较高的地方不断观察敌军动向。
明军准备充分,当然不会惧怕缅兵的偷袭。只不过,让李定国深感困惑的是,缅人出现在山谷前方之后,却并未大规模进攻,反而是暂时停留下来。
略一思索,李定国便有了一个猜测。
“他们在等天亮!”
果不其然,缅兵迟迟没有进攻的举动,见状李定国也不着急,令将士们暂且放松下来,以逸待劳。
同一时间,白文选部的两千余人也遇到了情况。如同朱慈煊所担忧的那般,清军果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中。
数以万计的清军队伍出现在北侧关隘的外面,相较于西侧的山谷地形,此处的地势较为平坦,即便修筑了一处城堡可供防御,却也难以抵挡大规模的进攻。
白文选位于城楼之上,一边观察着清军的举动,一边让手下士卒赶紧给皇帝传回命令。
“去,禀告皇上,清军此番来了不下两万人。”
“还有,告诉皇上,一旦我这里撑不住了,定会谴人送消息回去的。让皇上别再派救兵来了,赶紧带着文武百官和百姓们转移吧!”
“如今来看的话,宣罗未必不是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
如此多的清军来袭,白文选已然生出了死战之心。他很清楚,己方就这点人马,一旦清军大举进攻的话肯定是扛不住的。即便此前大军已经将大部分的红夷大炮都运到这里,可此处还是难以抵挡如此多的清军。
要是战事不利,派遣援兵也是不管用的。
但凡明军能再拉出一万兵马,白文选绝对敢出城与清军野战。可而今朝廷根本不可能拉出一万兵马,仅手中六千兵卒都是省着在用。
一旦城破,再派援兵来也也是不管用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转移。否则清军要是围困光武城的话,连攻城都根本不用考虑,直接围上一年半载就够了。
待到城中无粮,恐怕不等皇帝乞降,就会有人开门逃出。
“将士们,生存死亡的时候到了!此番清军大举进攻,吾等若是不能拼死抵抗,那么我们身后的那些家眷恐怕都无法活下来。”
白文选把众将集合起来,站在城楼上给众人训话。大战在即,收拢军心是极为必要的。
“你们知道会发生什么?要是清军破了光武城,你们的父母会被屠杀,你们的女儿和妻子会被欺辱,家没了,活下来有什么用?”
白文选说到此处,将士们的脸色都变得严肃起来。他们很清楚清军的尿性,一旦他们守不住的话,那么一切可都完了。
这里的将士大多都有家眷,因而白文选的话激起了他们心中浓烈的死战之心。
“孤已经让人去禀告皇上,一旦我们守不住,就让皇上带领家眷们转移。皇上年少有为,乃我大明雄主。孤相信,即便我们死了,皇上也绝不会亏待我们的家眷,也一定会为我们报仇的。”
“绝不投降!”
“绝不投降!”
将士们一个又一个举手高呼,纷纷表达自己的坚持。白文选看到这一幕很是欣慰,不过,等到众将们稍稍安静下来之后,白文选又告知了众人一个天大的秘密。
“为了守住此地,孤在后方的必经之路上命人埋设了地雷。一旦战事未毕有任何人擅自离开,那么守在后方的人便会引燃地雷。到时候,一旦入口堵塞下来的话,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走掉!”
众将士听闻此消息皆是一惊,尽管不知道白文选到底说的是真是假,可以白文选的性格,他从来都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面哄骗士卒们。
一旦有人敢退缩逃跑的话,根本没有可能往后撤离,撤离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葬身地雷之中。
“将军请放心!末将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不论如何,末将都会陪着将军同生共死!陪着大明共生共死!”
“死战到底!”
“好。”
“不过是我大明儿郎!”
就在白文选打算拉着士卒们拼死一战的时候,他派回去的骑兵也终于赶到了光武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