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大地即将陷入一片黑夜之中。这才是初春的天,道路上依旧寒冷,冷风呼啸而过,直刺得人脸上生疼,如同被刀子刮过一般。
北京城外,西城门处,守城的士卒将双手蜷缩在宽大的袖袍之中,听闻城头上的鼓声,见时候已到,依例打算关闭城门。
“这天气,咋就这么冷?俺记得上一次这么冷的时候,还是俺十六岁那年……”
说到十三岁的时候,城门左侧的老卒愣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四下偷瞧了几眼,见周围没有其他人,才跟站在右侧的同伴悄声说了一句,“那时候可还是崇祯爷在位的最后一年,俺记得那个冬天冻死了不少人,城里连吃的都没了……”
“俺可是亲眼瞧着闯王带兵入城的,那些义军们开始纪律倒是不错,对俺们这些穷哈哈也挺好的,可惜后来不知咋的他们就退了,听说是打了败仗,再后来那个吴三桂就把清人给领进来了.……”
“嘘,你不想活了,这些话可不敢乱说.……”同伴见状嘘了一声,见到确实没有人过来,这才松了口气。
他对着老卒指了指城门,两人默契十足,一同将城门从内往外推去。一边推,趁着城门发出低沉的摩擦声,同伴又对老卒压低声音道,“老丁,你这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我可不像你,生下来没几岁大明就已经亡了,等稍微记事的时候,脑袋上这玩意儿就留起来了!俺在家里俺祖宗的画像,还问俺娘咋跟祖上不一样,为何俺多这么个狗尾巴?”
“听俺娘说,大明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倒是太平了,不过,俺娘说,有时候还不如以前大明在的时候.……这些清人们可没把咱当成自己人,瞧见内城那些混蛋没有,一个个跟大爷一样,把咱们当奴才一般使唤.……”
“那些听说昨儿在城外圈地呢!张庄那个最有钱的王财主就让他们给欺负了……俺确实不喜欢啥土财主,可是,听说那些人把王财主一家都霍霍了,家里的女眷都扒得一个不剩,后来被乡民们发现,据说报衙门都没人敢管.……”
城门即将合上,老卒瞟了一眼城外已经落下的红日,重重地叹息一声,“虽说大明在的时候,那些坏家伙也不少,可是,俺们好歹比奴才强一点,倒是这些清狗们来了,俺们连奴才都不如了.……”
城门即将关闭,老卒与同伴也打算去找换守的人来与他们交接。不巧,就在此时,城外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马蹄声由远及近,马上一名骑士颇为焦急,还未到达城门前就大声吼叫,“快开城门!”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可不敢怠慢,老卒与同伴立即将城门打开大半,待这名士卒出示令牌之后,他们随即顺利放行。此名传令兵一路驶入城中,战马扬起地上的大片尘土,道路两侧百姓皆惊呼闪躲,此人却无丝毫减速的意思。
慈宁宫。
一名太监疾步跨过宫门,进入宫殿后一路小跑,上了台阶之后,又在长廊上转悠了好一阵,才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
“王公公,奴才终于找到您了!太皇太后可在此处?”
被称作王公公的太监面白无须,身材有些微微发福,见来人开口,并没有多么热络,反而是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小李子,出了何事如此慌慌张张?你入宫第一天咱家就告诉过你,宫里的规矩很多,你一个奴才可要小心点,切莫慌乱冲撞了贵人们,你脖子上那颗脑袋也就只够砍一次.……”
“公公,出大事了!”
“大清威震四海,天下太平,能出什么大事?”王公公脸色有些不喜,“你若再这般口不择言,休怪咱家让人给你掌嘴.……”
小李子急得没办法,却又不敢打算王公公,好不容易等王公公训斥完,小李子才开口急道,“公公,是索尼与苏克萨哈几位大人让奴才来找皇太后的,听说方才有八百里加急军情.……”
“大人们已经去了暖阁,说是事情十万火急,请皇太后赶紧过去……”
王公公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他可以瞧不上小李子,可以故意出言敲打,可他绝不敢对索尼与苏克萨哈等人说什么!
索尼与苏克萨哈等人皆是顺治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而今更是深得皇太后信任,纵使他是皇太后身边的心腹宦官,却也没资格与这几位相提并论。
啪。
王公公给了小李子一巴掌。
“该死的东西,出了这事儿不早说?耽误了朝廷大事可有你受的……”
言罢,也不管小李子是何种反应,起身便疾步来到寝宫外面。见门内灯火依旧未灭,这才小心翼翼地捏了捏嗓子,用一种与训斥小李子时全然不同的温柔声音对门内轻声问道,“太皇太后,您睡了吗?奴才有事禀报!”
“索尼与苏克萨哈几位大人说有紧急军情,正在暖阁等您过去呢!”
话音落下不到几个呼吸的功夫,门外便传来一道硬朗的女声,声音苍老却充满力量,有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隐藏其中。
“哀家马上过去。”
“速去备轿。”
一炷香的功夫后,暖阁内,清廷的四位辅政大臣终于等来了孝庄皇太后。这四人可是顺治帝死前亲自指派的,皆是为清廷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而今康熙小皇帝年纪太小,还达不到亲征的年龄,因而朝政大权基本上都落在这几人手中。
幸好,清廷还有孝庄太皇太后这个超长待机的女人!她本是皇太极的妃子,而后经历清廷入关,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执政。也正因为某些原因,她的儿子福临被扶上龙椅做了皇帝。
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待到顺治帝早逝,孝庄太皇太后则扶持自己的孙儿登上皇位。主少国疑,若不是孝庄太皇太后从中斡旋平衡各方势力,恐怕清廷的时局绝不会有这般稳定。
“臣等叩见太皇太后。”
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跪地叩首。
孝庄太皇太后缓步上前,坐到椅子上之后冲他们招招手,“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
“到底出了何事?”
索尼率先站出,脸色有些低沉,拱手道,“太皇太后,今儿个晚些时候,有八百里加急军情从南方传过来。”
说到这的时候,索尼顿了一下,似乎不太敢说下去。
遏必隆与鳌拜同样如此,两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孝庄太皇太后一时间也有些纳闷儿,以前的四人可不是这般模样,还以为他们是在商量什么,打算隐瞒自己,顿时有些恼怒起来。
“说啊!”
“你们这是怎么了?”
“在皇上面前的时候,哀家可没见你们这般吞吞吐吐……”此话看似简单,实则也是敲打这四人。
康熙皇帝年龄尚小,而今还处理不了政务,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这四人作为打天下的老臣们,对顺治帝尚且还能有几分恭敬。可是,对一个八九岁的小毛孩子当然不会怎么在意。
即便他的身份是皇帝,可他也只是一个嘴巴没毛的孩子!
四人听到孝庄太皇太后这话,吓得顿时纷纷跪倒在地,口称有罪!孝庄太皇太后有些不悦,“大半夜让人请哀家过来,难道就是为了看你们请罪的吗?”
“若是不说的话,哀家可就走了。”
此话一出,这才有人站出来。
苏克萨哈是个直爽性子,见众人不敢言语,索性顶着头皮自己上,他跪地拱手道,“太皇太后,是这样的……军情上说,咱们先前派去的五千兵马战败了,吴三桂在云南的主力也出了点问题,而今,恐怕已被明廷拿下了昆明城.……”
“什么?”
孝庄太皇太后猛地站起身,却又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很快将情绪隐匿下来,只对着索尼来了一句,“将战报拿给哀家!”
索尼将揣在怀中许久的战报恭恭敬敬递了上去。
孝庄太皇太后在灯火下翻阅起来,越是往下看,脸色就愈发铁青。看到最后,眉头更是彻底皱到了一处。
不过她还是没有发火。
“事情已经出了!为今之计,是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件事情!你们四位乃先帝指派的辅政大臣,想来也对西南战场上的事情极为了解,那么,你们四位有什么主意?”
“尽管开口,但说无妨!”
孝庄太皇太后按捺住心中怒火,竭力稳定下自己的情绪,对着四人开口说出了这段话。
这一次,鳌拜是最先发话的。
“太皇太后,臣以为朝廷应当立即出兵。”
“明廷此番大胜我们,恐怕用不了多久,此消息便会传遍天下。那些中原人本就心系明廷,若是不立即将他们剿灭镇压,恐怕过不了多久,天下便会烽火四起.……”
“派兵是必然的,只不过,到底派谁去?”
孝庄太皇太后问。
鳌拜继续答,“臣以为,吴三桂虽败,却还有一战之力。况且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与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麾下皆有大批兵马,不如这一次就派他们去,朝廷还是跟之前一样,派一些兵将前去督战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