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小麦嘴巴闭得紧紧的,心里却在喝彩:干得漂亮!
米爱国慌了,王春花嫁过来十多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顶撞过他,甚至还出言辱骂他。
一次都没有过.
她就跟头老黄牛一样,自己干什么,她就干什么,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都是先孝敬了父母,再给孩子,然后是自己这个老公,最后才是她自己,今天这是怎么了?
都是跟米小麦学的吧?
家里第一个发生变化的就是米小麦,胆子肥得可以上天。
大伯娘她顶了,大伯她也顶了,自己她也顶,她顶人已经顶成习惯了。
后面又把米大富也带坏了,一天到晚往外跑不着家,跟他说话也是爱搭不理。
现在更加不得了,把王春花都带偏了。
多好一个女人啊,现在也跟着学得不像样。
他如果不振一振父纲和夫纲,以后这个家就再没有他说话的余地了。
“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必须都给我去,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就给我滚出这个家。”米爱国一反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形象,恶狠狠的放话。
哟嗬。。。。
真没看出来,这个人也有硬气的时候。
只可惜他的硬气拿来面对的是自己的妻女和儿子。
“米爱国,你他n的有病吧,有病就去看病,这个家是你一个人赚起来的吗?
我每天起早摸黑的干活,这个家没我的份?
凭什么是我们娘三滚,你要是过不下去,你可以自己麻溜的出去。
就去你那好大哥家,看人家会不会收留你,会不会一日三餐的给你喂食。”
米小麦偷偷的给王春花竖了一个大拇指。
像米爱国这样的人就欠响话捶打,多捶几回估计就真老实了,也能认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米爱国就是这样一个怂人,王春花真的硬气起来了,他倒是又偃旗息鼓了,饭也没心思吃,气鼓鼓的在门槛上捣鼓他的旱烟。
明天还要不要去给老大家干活呢?
心里七上八下的,真不是个滋味,要是王春花还像以前一样听话就好了,也没这么多烦心事。
想到这,他回头看了一眼饭桌上的几个人,你给我夹一块肉,我给你夹一块肉,好亲热,好欢乐。
没有人关心他饿不饿,也没有人来宽解他。
心里更堵了怎么办?
王春花几个人吃完了饭就直接收拾了碗筷,顺便把碗洗得干干净净,几个人说笑了一番就各自回屋睡觉,从头到尾就没有人问过米爱国一句。
他一个人在门槛上坐了个把小时,蚊子都快把他抬走了,王春花还是没来说软话。
这人,真的是,他只是说说,怎么就这么大气性呢?
不去干活就不去干活,至于对自己发这么大脾气吗?
米爱国委屈了,刚刚就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提这话,把饭吃完了再提也好啊,那么好的卤猪蹄,他都没吃两口,这会肚子饿得咕咕叫。
平日里他要是没怎么吃东西,王春花总会在木橱柜里给他留点吃的,也不知道今天有没有给他留?
米爱国把木橱柜从最上面一格翻找到最下面一格,一丁点吃的都没有,干净得跟狗舔过了一样。
那么大一个猪蹄,三个人吃得一干二净,猪毛都不剩一根,也不怕拉肚子。
什么都没找到的米爱国只能饿着肚子上床。
床上的王春花屁股对着他,一动不动已经睡熟,米爱国只能静静的躺在一边,慢慢的合上眼睛。
罢了,不帮就不帮吧,先把自家地里的谷子收回来,有空自己再去帮着大哥干点活吧,家里其它人是指挥不动了。
天亮了,米家四口人陆陆续续的起床,一个桌上吃早饭,王春花和米小麦还有米大富有说有笑,好像是不约而同的忽视了米爱国。
米爱国觉得手里的干饭都不那么香了。
早饭吃完,米小麦还是骑着她的自行车去市里。
米大富也背着白色泡沫箱准备去卖冰棒。
最近搞双抢,田地里的人多,干了活口喝累了买根冰棒吃的人很多,可好卖了。
他可是说了好多的好话,他姐才答应他,再给他加一箱的量。
等卖完这一箱,他还要回来再拿一箱。
“大富啊,背这么大的箱子背不背得动,要不要阿大帮忙?”
米爱国想缓和一下家里的关系。
米小麦就算了,那个刺儿头,一开口能噎得他说不上话。
王春花他也不想软下身段,下意识里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个男人,没有跟女人低头的理。
今天低了头,以后王春花不得一直踩到他头上?
想来想去,也只有儿子这里好说话了,两个人都是男子汉,有共同的话题。
谁知道,他都软声和米大富说话了,米大富头也不回的背着箱子走远了。
“这孩子。。。。”
米爱国更郁闷了。
王春花还是没搭理她,自己提着镰刀带着斗笠背着水壶就走出门去。
这斗笠还是米小麦给她买的呢,当然米小麦也给米爱国买了。
只不过王春花现在心里不爽,米爱国的不打算拿出来给他,就让他晒着吧,晒晒看能不能把脑子里进的水晒干了。
米爱国见状也提着镰刀跟了出去,两个人一前一后下了田,从头到尾还是一句交流的话也没有。
王春花只顾埋头干活,累了就在树荫下歇一歇喝口水,水壶就放在树荫底下,她也不招呼米爱国,自顾自的。
她不知道的是,胡喜妹这会正坐在家里扇着扇子等着米爱国一家子来帮她们家双抢,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
真是见了鬼,往年米爱国是最积极的,每次双抢都是一家人先尽着老人和她们家的搞,搞完了才是老三家,最后才会收自家的。
今年吵了架,面皮撕破了,她没好意思自己去他家张罗,但是米学本前天回来了一趟,说是已经和他二叔和好了,昨天又让人递了话,米爱国也没说不来她家帮忙啊,怎么今天到这个点了还没来?
是不是先去他三叔家了,那可不行,长幼有序,怎么着也得先干她们家的活。
一想到这,胡喜妹坐不下去了,她准备先去老三家看看,要是在他们家,那得把人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