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那天,娘多给了我几百元钱,不然的话,退掉小娟城里的亲事,也不会办得那么顺。
有了小娟的坚持,和我的主动出击,小娟的爹妈,无论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事后,也默许了,我和小娟的交往。
但是,他们也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我必须把家里的草房子,换成青砖大瓦房,否则,小娟不会嫁过去。
这个,我是同意的。
就算他们不说,我也会尽快把新房子盖好。
我怎么会让娘,让小娟,一直住草房子呢?!
日子还要继续。
我每天照常准时起早,往西部山区的中兴设备厂,运送2500斤蔬菜。
回程的时候,再运回银水县大豆油厂2500斤豆粕、豆饼,返回齐黄庄销售。
但是,没有多久,问题就来了。
齐黄庄毕竟只是一个村庄,不可能每天,都能消化掉2500斤豆粕、豆饼。
必须扩大销售市场,到齐黄庄附近的村子叫卖。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距离齐黄庄最近的张庄。
张庄是一个大的村落,有12个生产队,总人口在3000出头。
当天,我没有把“铁牛”装满,只在里面装了一千多斤的豆粕、豆饼。
准备先试试水。
我开着“铁牛”,一路“腾腾腾腾......”,到了张庄的村口。
五六个年轻人,听到“铁牛”的响声,围了过来。
我以为他们是买豆粕、豆饼的,就停了下来。
一个长头发的男青年,叉着腰说:‘你是齐黄庄的齐涛吗?’
我有些吃惊:“我是齐涛,你怎么认识我?”
长头发冷哼一声:
“你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开个手扶拖拉机,就自以为,很牛逼吗?!告诉你,这是张庄,不是齐黄庄!在这里卖东西,是要交管理费的!”
管理费?
开玩笑!为什么要给你们交管理费?!
我很不客气地说:“凭什么,给你们交管理费?!”
长头发点着了一根香烟:“告诉你吧!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就得付出代价!快拿出十元钱,就放你走!不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另外几个小青年,也跟着起哄:“快交十元管理费,不然有你好看的!”
我大为不解。
张庄,我是第一次来,以前也不认识,这个村里的人,怎么就得罪住谁啦?!
不可能!这几个小混混,应该就是在讹诈!
我微微一笑说:
“各位张庄的朋友们,我又没有得罪你们,你们何苦,要为难我呢?!
长头发狠狠瞪了我一眼:
“别踏马废话!交钱就放你过去;不交钱,别怪兄弟不客气!“
看来今天,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是无法脱身了。
上一世,我离开齐黄庄以后,正赶上武术热,我身上又有钱,就跟着一位武术教练,学了几个月,打下了,一个好的底子。
后来,我发财以后,雇了一个武师做保镖,也时不时,跟他学两手。
因此,多的不敢说,对付三五个地痞、流氓,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从“铁牛”上下来,黑着脸,说:“听着!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们!趁早让开,别让我发火!”
几个小混混哈哈大笑起来:“你发火?快点发呀!不发火,是王八!哈哈......"
其中一个瘦高个子的小混混,突然扬起手,想打我耳光。
我右臂一挥,像铁钳一般,牢牢地抓住,他已经伸出来的胳膊。
一松手,“啪啪“两声,瘦高个两边脸上,分别挨了我一巴掌。
又飞起一脚,把瘦高个踢倒在地。
小混混们看我出手凶狠,都急急的,向后退了几步。
长头发大喊:“兄弟们,这家伙看起来,还有两下子,一起抄家伙,上啊!"
小混混们,有的拿出了,系在钥匙串上的小刀,有的随手在地上,捡了根树枝,猫着腰,围定了我。
长头发看准了一个机会,偷袭到我身边,用右腿,向我的腰身,狠狠踢过来。
我早有防备。
轻轻一躲,抓住了他的右腿。
就那么一拽。
“扑通”一声,长头发头朝后,倒了下去。
其他人再也不敢,向前冲了,都退的远远的。
我掐住长头发的脖子问:“快说!是谁让你们,来挑事的?!”
长头发嗷嗷连叫两声,萎顿不堪。
原来我用力,有点猛了,掐的长头发,差点晕过去了。
我适当松动开他一些:“快说!谁指使你来的?!“
“是......是......是齐胜利!他......他给我们一人一包香烟,要我们,对付你!我......我们错啦!对......对不起!“
尼玛!
怎么又是齐胜利!
我彻底松开了长头发。
长头发犹如惊弓之鸟:“涛哥!你大人不跟小人怪,以后,我们再也不堵你了!你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赖皮狗一个!
”起来吧!“我冷冷地说。
长头发战战兢兢站起来,拍了怕屁股上的灰尘:“涛哥,你看我们,能不能走?”
“滚吧!”
我一挥手,这一帮小混混,争先恐后地跑了......
赶走了小混混,我还得继续推销豆粕、豆饼。
这年头,手扶拖拉机,相当稀罕。
开手扶拖拉机,卖豆粕、豆饼,就更稀罕了。
“腾腾腾腾......”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广告。
我专门在张庄村人多的地方,停下来。
“铁牛”一停,就有村民围了过来。
“卖豆粕、豆饼喽!猪、牛、鸡吃了,又肥又壮又下蛋......”
我放开了嗓子。
“多少钱一斤?”一个村妇问。
“一毛五一斤,十斤起卖。”
“那我买十斤......”刚才那位村妇说。
我给她称了十斤豆饼。
买豆粕、豆饼的,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一个大娘,手里拿着一个大筐子,兴奋地说:
“太好啦!前几天,我就听说,齐黄庄有卖的,可是,我嫌远,没有去,想不到有送货上门的!给我称三十斤......”
“好嘞!”我说,“大娘,齐黄庄的豆饼,也是我卖的。”
“是这样啊!那你以后,还来不来?”大娘问。
“还会经常来,放心吧!大娘。”
“那就好!那就好!家里养了两头猪,现在正是长膘的时候,只要你来,我就会买!”
大娘很满意地说......
不大一会儿,在停车的地方,就卖出去三百多斤豆粕、豆饼。
接下来,又把“铁牛”开到好几个人多的地方。
一千多斤豆粕、豆饼,还没有走过村里一半地方,就被抢购一空。
没有买到豆粕、豆饼的,还在急切地问我,啥时候能再过来......
看来主动走出去,和坐等生意上门,就是不一样......
尝到了上门推销的甜头,以后,我每次从银水县大豆油厂,拿到豆粕、豆饼,就直接开到,齐黄庄临近的几个村子销售。
周围十来个村子的村民,都成了我,忠实的客户。
只要听到“腾腾腾腾·......”的拖拉机声响,就会主动跑过来,买豆粕、豆饼。
我做生意,不是那么一根筋。
有的村民,手里没有现金,拿小麦、黄豆、绿豆等来交换
我也会同意的。
并按照公平价格,给他们兑换豆粕、豆饼。
至于兑换来的,这些东西,我也有办法处理。
大豆,收的多了,我可以直接卖给银水县大豆油厂。
绿豆,我可以熬绿豆汤。
小麦,磨成面,等我盖房的时候,请盖房的师傅们吃。
.........
反正,每一种东西,都有它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