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由许兄弟创立。
品评天下氏族众子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便是许对曹操的评价,此评价一出,曹孟德之名,天下皆知。
若没有月旦评,曹操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贤才......
只不过,这月旦评由杨修来主持,应该也是曹操吸纳天下英才的一种手段,天下氏族皆好名,肯定想来许昌,让人评价一番,广为流传。
这种评论,在很多地方,非常管用,水镜先生评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仅凭,此句话,便将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让天下英主,为之向往。
陈凡闲来无事,倒也想听听杨修主持的月旦评,到底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这杨修到底是不是如同传闻中一样,才高八斗,智慧超群。
尚书府。
荀彧正在查~看着荆州来信。
当他看到曹操痛失陈凡的时候,眉头紧皱。
此等大才,若是不能为朝廷所用,反而流落民间隐居,岂不是暴殄天物?
许褚能够屡屡献策,碾压周瑜和诸葛亮,便是靠得此人在背后支招。
恐怕攻心凤雏的计谋,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好歹毒的一招攻心之策,仅仅一句外号,便让凤雏再也抬不起头来。
这一次荀彧误会了陈凡,他可没有教许褚喊凤雏小鸡崽子,这完全是许褚歪打正着,将凤雏虐得体无完肤。
陈凡,陈凡,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荀彧对陈凡,更加好奇了。
此人若是退隐,隐居山野的话,那还好说,最怕此人被孙权所得...
外面有侍从进入了书房。
“家主,杨修正在主持新月的月旦评。”
“有多少才俊来许昌?”
“启禀家主,来自各个州郡的才俊,有一百四十七人.....”
“噢….…”
荀彧看着丞相的书信,书信之上陈凡的名字,开口说道:“把这个人给杨修,让他品鉴。”
“是。”
荀彧提笔写下了陈凡二字,顺便写了一条评语:运筹帷幄无出其右。
“拿去交给杨修。”
侍从离开之后,荀彧起身,命人抬来一顶轿子,他要去月旦评看一看,挑选一些良才,为社稷所用。
杨修的月旦评品名开始。
诸葛亮和周瑜已经盛名在外,月旦评并不会将这些人归为品评的行列,毕竟杨修本就不是水镜先生这等天下闻名的大家。
他主持月旦评,只能评价一些尚未进入仕途,以及一些氏族的晚辈,借月旦评,获得一些名望,举孝廉入朝堂。
陈凡刚到场,一顶轿子,已经到了月旦评的外围,饺子帘微微挑起,一副锐利的眼睛,迅速在所有人的面前扫过,最终落下了陈凡的身上。
他招了招手,有家丁贴近了轿帘。
荀彧指着陈凡说道:“你去将此人,请到我的府中,务必请到。”
“是。”
轿子并未停留,起轿离开,陈凡见到那顶轿子离开,转头看了一眼台上的杨修。
“月旦评,今日开启,众多才俊到来,主簿杨修虽无什么才学,但是受丞相所命,主持月旦评,为朝廷挑选才俊,也当竭尽所能。”
“丞相南下攻打江东,天下畏服,诸葛亮和庞统出世,杨修才疏学浅,便不点评卧龙凤雏了,杨修的手中,有一封信,今天杨修便点评,运筹帷幄无出其右之大军师!”
“当然,这份点评,也不是杨修所评,杨修何德何能,敢品评天下军师?”
“这份点评是荀令君交给在下的!”
那一瞬间,在场的才俊,全都竖起了耳朵。
无不全神贯注的细细听着。
荀令君的品评,他们需要仔细的听好,千万不能遗漏一字。
运筹帷幄无出其右的大军师?
天下军师众多。
谁能称之为,无出其右?
周瑜?诸葛?凤雏?鲁肃?还是贾诩?
所有人都想听个清清楚楚。
陈凡也在翘首以盼,荀彧品评天下第一军师,他也好奇,谁在荀或心中的地位,如此之重。
正当陈凡准备听月旦评的时候,两个家丁装扮的人,来到了陈凡的面前。
家丁拱手道:“这位才俊,我家家主有请,请先生随我们去府上拜会家主。”
“噢,你家家主?谁?”
两个家丁在陈凡的耳边说出了一个名字,陈凡的神情微变:“刚才轿子里的人,竟然是荀令君?”
陈凡转头看了一眼杨修正在主持的月旦评。
看来这一次,听不到月旦评的品评了。
到底谁是荀彧心中的大军师?
陈凡跟着家丁进入了荀彧的尚书府。
尚书府内,荀彧竟然在等待着陈凡的到来。
荀彧前往月旦评的现场,本来想听一听杨修的品评,但是他看到陈凡之后,便有一种感觉。
此人不凡。
他起轿回府,让人将陈凡寻来。
荀彧看到陈凡到来,竟然没有问陈凡的名字,而是挥手让座。
陈凡看着荀彧,荀彧为曹操谋主,工于心计,仿佛一眼便看穿此人的所有秘密。
“我有几道题,想考一考你。”
陈凡笑了:“荀令君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不问姓名,也不问我是否愿意出仕,便要拷问我。”
荀彧也笑了:“或许你不想出仕的原因,只是没有遇到明主,你不想出仕,但是,你还是想出仕,你若没有抱负,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你便不会去月旦评,你若不想出仕,便不会来此。我告诉过家丁,若你拒绝的话,并不会为难你.....”
····求鲜花·····
“但是,你还是来了,所以,你在待价而沽!”
陈凡听到荀彧的话,也没有否决。
他已经被刘备赶走过一次了,他若去了曹营,恐怕也不会得到什么重视,曹营之中,人才济济,氏族名门众多,他如何在曹营栖身。
这荀彧,果然厉害.......
“那荀令君出题吧。
“第一题,如果给你五干兵马,你如何抵挡十万兵马?便以合肥荆州为界.....…”
陈凡听到荀彧此言,心中暗道:“这荀彧不会知道我的身份吧,竟然用这种时事来拷问自己..
合肥,荆州。
这不就是关羽取合肥,变换了一下位置吗?
如果荀彧询问那些在月旦评等待品评的名士学子,他们肯定答不出来,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战场,如果让他们写诗作赋,他们肯定手到擒来。
但是如果让他们作为两方的主帅,来谋定战场,这几乎就是要了他们的小命。
不过,对于陈凡来说,这道题,倒是十分好解。
只是陈凡在考虑着,是解答的出乎预料一些好呢,还是中庸一些好..
“还是剑走偏锋吧.....…”
陈凡想到这里,开口道:“以关羽率领十万精兵,两万骑兵,八万步兵,以我五千兵马,必不可敌,但是十万兵马,也有十万兵马的弱点,粮草补给艰难,尾大不掉,十万精兵的调动与运筹,不如五干兵马.......”
“合肥一条南淝河,东南流向,若蓄水待攻,十万精兵,顷刻间,便可化为鱼鳖。”
“若水攻无效,则伏兵于山岳之间,遍插旌旗,丞相在荆州有百万兵马,帐下名臣众多,关羽忌惮,必不敢来攻..….…”
荀彧听着陈凡之言,十分吃惊!
“先生什么名字!”
荀彧的目光,紧紧的盯着陈凡,一开始,他以为自认稍微有些奇特。
可是,当他听闻陈凡的两道计策之后,彻底沉静了!
“必须要为丞相得到此人!此人大才!”
陈凡开口道:“山野陋室之人,无名。”
荀彧开口道:“先生稍等片刻,我给先生准备一些佳肴美酒,同先生畅谈一番!”
“多谢荀令君了,那晚辈便却之不恭了!”
荀彧离开之后,立刻手书了一封书信,信上写道:“我为丞相寻得一位大才,此人兵法不逊色与兵仙韩信!我为丞相留住此人!此人若领兵打仗,周瑜诸葛,顷刻间灰飞烟灭!”
“若丞相信我,可封此人为首席大军师!若失此人,怕是天下又起一枭雄!”
荀彧激动的为曹操举荐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