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苏长青一剑破敌营
大梁将士,手持火把武器,迅速跟随中年将领而去。
“你们竟敢抗命!”
赵弘君怒声开口。
可这些将士多是苏震天带出来的将士,个个神勇、不畏生死,他现在虽是军营的主帅,却无人听从安排。
数万将士冲出,军营内转瞬之间剩余不到千人。
张碧良愣愣看着这些不畏生死的将士,开口问道:“我们怎么办?”
“你们也想去送死吗!?”
赵弘君正在气头,闻言双目一瞪,怒声喝道。张碧良几人顿时低下脑袋,不敢再多言。
“哼!”
赵弘君眉头紧皱,双目精光闪烁的望着逐渐远去的大军。
斗转星移,天空逐渐明亮,但却北风呼啸阴霾无比,似有风雪来临。
“报!”
大虞皇朝军营,一位黑衣暗哨口中大喊,声音瞬间如黎明的光束般,打破寂静。脚步飞快的向主帅营帐冲去。
军帐内,一位老年将领,闻言皱眉,快速穿上红色盔甲,向主帅营帐而去。
“发生了何事?”
刚入主帅营帐,便见暗哨面色焦急的立于营帐中。
“报告将军,大营数里外,发现一队数十人的黑甲将士,气势汹汹的向大营方向赶来。”
“再探!”
老将领挥了挥手,而后眉头皱起。
“黑甲将士……难道是大梁皇朝苏震天的黑甲军!”
如今军营中高级将领和主帅都不在营中,只留他一个老将领。如今听闻黑甲将士,顿时心中有些紧张,不过还好只是数十人。
大虞这所军营中,将士数万,倒也不至于畏惧。不过,他想不明白为何苏震天的黑甲军会连夜到大虞军营来。
“报!”
这时,又一位暗哨面色惊恐的冲来。
“又发生了何事?”
老将领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报告将军,大营数十里处,发现数万气势汹汹的大梁将士,正在向大营而来。”
“什么!!!数万大梁士兵?”
老将军闻言一惊,心脏狂跳,难以置信的开口问道。
“是!数万大梁将士。”
“再探!!!”
黑衣哨兵火速离开。
“难道大梁要开战不成?”
老将领眉头紧锁,随后命人吹响战斗号角。
“呜~~~~”
号角声音低沉响亮,传遍整个大虞军营,将士纷纷不明所以的从军帐中火速爬出,盔甲都未来得及穿戴。
不远处,苏长青提着赤须男子一步步走来,黑甲将士紧随其后。
“列阵!”
眼见苏长青气势如虹,带领一群黑甲将士一步步走来。
老将领沉声道,随后,数百手持怒狮盾牌的长枪将士迅捷的停在前方,枪头从盾牌缝隙中露出。
而后,数百弓箭手弓拉满月对准十点钟方向。
“大梁皇朝与我大虞皇朝井水不犯河水,你们来我大虞军营作甚?”
老将军见是有一位挂着酒葫芦的白衣青年和数十名黑甲军,心中稍安。随后怒声问道。
“井水不犯河水……”
苏长青冷哼一声,随手将赤须男子的头颅抛向大虞老将。
‘嘭!’人头落在地上。
大虞老将双目微眯,看向人头,待到看清时,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目眦欲裂的看向苏长青:“你……你们竟杀我我大虞主帅!!!”
不过,片刻,心中更加震惊,主帅已是武君级强者。就算在整个大虞,都鲜有敌手。如今却被人砍下头颅。
“杀你主帅……”
苏长青抽出龙渊剑,一步步向大虞战阵走来。怒声喝道:“你们屠杀我大梁数万百姓,怎么算?”
“屠杀数万百姓?”
老将明显不知道这件事,但苏长青没有给他任何机会,龙渊剑倏然划过,一道巨大银芒激射而出。
“砰砰砰!”
大虞为首的一排怒狮盾牌顿时被剑芒斩成两半,长枪兵被剑光斩中,身体倒飞砸向身后的弓箭手。
“剑气外放!你……你是武皇级强者!!!”
战阵瞬间被破,大虞千余名将士人仰马翻,大虞老将双目震惊的看着其貌不扬的苏长青。
不远处,大梁数万将士到来,见到苏长青一剑破开大虞数百人的战阵,顿时士气大振。
“杀!”
面色凶狠的大梁将领一声令下,数万大梁将士齐声厉喝声音震天,凶猛的冲入大虞军营,展开拼杀。
眼见数万将士展开厮杀,黑甲将士对视一眼,也加入战团之中。
大虞高级将领都已在相州城被杀,现在又看到主帅头颅。士气低迷,转眼间已节节败退。
数息间,整个大虞军营变成了人间炼狱,哀鸿遍野,满地残肢断臂。
……
数日!
大梁皇朝,朝堂。
“宁安王,不知现在可有他们的消息传来?”
张首辅面色忧虑,走出文官行列,开口问道。
“首辅大人放心,他们并不会有事。目前暂无消息传来,不过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
宁安王先是安抚他一声,随后开口说道。
当看到苏震天时,目中闪过一丝笑意。想来此时苏长青应该已被杀死,赵弘君正在邀功的路上。
下一步,便是分化苏震天兵权。
数十年大计就在眼前。
青幽女帝看着宁安王背影,暗自叹息。
在这皇朝之中,她虽是女帝,却如同牵线木偶。诺大的帝宫之中,却无一人是靠山。
抛开女帝身份不讲,她也只是一个需要人疼爱的豆蔻年华少女而已。
原本想要借助苏长青之手,争政权,打压宁安王。
现在看来,恐怕苏长青已遭不测……
深深叹了口气,心中不由怀念孩童时代,有几位皇子哥哥疼爱,不用为了帝位而忧。
可惜他们……
“报!边关大捷。”
这时,一位小太监带领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士进入朝堂,口中尽是喜色,高喊道。
闻言,宁安王嘴角勾起,露出一抹笑容,不用想他便知发生了何事。
既然传来捷报,必要再大力为他的儿子赵弘君请赏。
在将士还未开口时,便开口笑道:“果然不愧是我大梁青年才俊!”
“太后,此去剿匪,路途遥远,劳苦功高,切莫寒了将士们的心!”
“这是自然,能以文人身份剿匪,势必天才,哀家必定重赏!”
皇太后闻言点头,笑道。
一众大臣则松了口气。
此去之人,不是苏大统领之子,便是张首辅之子,每一个都是金贵无比。
幸好是捷报传来。
苏震天则面若寒霜,他知道,宁安王绝没这番好心。肯定又有所图谋,行踪不由更加担心苏长青安危,心中不由揪了起来。
宁安王面目尽是喜色,神采奕奕的向传达捷报的将士说道:“细细讲来,让诸位大臣听听,是哪家公子,有这番能耐!”